全球下架,AZ疫苗跌落神壇



5月7日,英國最大製藥公司阿斯利康宣佈,在全球範圍內下架該公司的新冠疫苗Vaxzevria(以下簡稱“AZ疫苗”)。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AZ疫苗曾大放光彩——據統計,AZ疫苗在全球被接種超過30億劑,理論上至少挽救了650萬人的生命。

對此,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將AZ疫苗稱為“英國科學的勝利”。英國布裡斯託大學醫學教授亞當·芬恩也給予了高評價:“AZ疫苗與輝瑞的另一種疫苗相結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們擺脫了當時正在發生的災難。”當時更值得關注的是,因為比其他新冠疫苗更便宜、更容易儲存,AZ疫苗還一度被譽為“世界疫苗”。

然而,如今的AZ疫苗不僅早已風光不再,母公司更是被困於風口浪尖。在一片質疑的聲浪中,救命疫苗迎來了它的謝幕:由於AZ疫苗的副作用,阿斯利康正面臨著集體訴訟,AZ疫苗被指控導致接種者的身體出現嚴重損害乃至死亡。


阿斯利康因AZ疫苗的副作用而面臨訴訟


據英媒披露,英國高等法院目前已受理了51起相關案件,涉及賠償金額高達1億英鎊。外界認為,AZ疫苗如今的退市,正是受到這些官司的影響。

不過,阿斯利康反駁稱,退市的決定是基於商業考量——隨著多種應對新冠病毒變異株的疫苗開發,市場對AZ疫苗的需求已經大幅度下降。

短短幾年便從“神壇”跌落谷底,AZ疫苗離場的背後,有著怎樣的離奇故事和醫學考量?


低冷凍要求得以全球推廣

AZ疫苗由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聯合研發,在新冠疫情期間,它是全球首批投入生產的疫苗。追根溯源,該疫苗以經過改良的非複製型黑猩猩腺病毒載體為技術基礎,而其載體內含有新冠病毒表面刺蛋白的基因。

當被注射進入人體之後,該疫苗會產生刺蛋白,繼而引發免疫反應,也就是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

在2020年,相關醫學研究表明,在接種首劑AZ疫苗的22天之後,人體預防新冠病毒的有效性為76.0%,第二劑接種後為81.3%。另外,AZ疫苗對新冠病毒變異種“阿爾法”的預防有效率為81%,對變異種“德爾塔”有效性為61%。

雖然這些有效性低於輝瑞和莫德納的新冠疫苗,但由於AZ疫苗的腺病毒恢復能力強,它也並不比前兩者遜色。

再者,AZ疫苗不需要在超低溫下儲存,其非常適合在世界各地運輸。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全球健康研究員邁克爾·海德對其稱讚道:“輝瑞和莫德納的新冠疫苗對冷凍要求特別高,但AZ疫苗在普通冰箱的溫度下就可以保存了,並且該疫苗的價格比較便宜。”

“因此,幾年來,AZ疫苗是一種適合全世界的疫苗,它可以更容易地在低收入國家和地區使用,例如在非洲農村地區。”



正因如此,在2021年“德爾塔”肆虐全球之際,AZ疫苗成為了全球為數不多能夠大規模拯救人類生命的新冠疫苗。由此,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流行病學主席凱瑟琳·貝內特非常認可AZ疫苗,並認為,AZ疫苗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特別是在疫情初期,新冠疫苗的數量非常有限。“它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這不應該被遺忘。”

其實,AZ疫苗不應該被遺忘的,不只是它的有效性,還有它“非營利”的初衷。

為了挽救更多生命,作為AZ疫苗的主要研發機構,牛津大學本想將生產和銷售AZ疫苗的權利捐贈給任何一家製藥公司。不過,最終應英國政府和蓋茨基金會兩大資助方的要求,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達成了合作協議。

該協議在2020年5月簽署,要求阿斯利康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以“非營利”價格出售AZ疫苗。同時,雙方還通過協議將至少58個開發中國家列為有資格永久獲得廉價AZ疫苗的國家。

因為“非營利”,AZ疫苗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為11億美元,遠低於競爭對手輝瑞的130億美元,以及莫德納的48億美元。

憑藉著這些優勢,在疫情初期,AZ疫苗成為全球普及最廣的新冠疫苗。據統計,截至2021年6月21日,全球共有173個國家及地區採用了AZ疫苗,遠多於排名第二位的輝瑞新冠疫苗,後者僅有99個國家及地區採用。


腺病毒是元兇

AZ疫苗雖然為人類戰勝疫情作出了巨大貢獻,但自從它開啟接種以來,就一直飽受“致殘致死”的爭議。尤其這幾年,醫學界接連有研究指出,AZ疫苗在人體內會引發罕見併發症——血栓形成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簡稱“TTS”),其特徵是人體出現血栓和血小板計數低。

據稱,在AZ疫苗接種人群當中,每10萬會有兩三個人會出現“TTS”的相關症狀。更嚴重的是,不少患者因此死亡或者傷殘。為此,阿斯利康遭到AZ疫苗副作用患者及其家屬的集體控告。

今年,45歲的英國人傑米·斯科特是最早一批向阿斯利康提起訴訟的患者之一。2021年4月23日,為了能早日帶上孩子們去看望自己年邁的父親,傑米到了英國西米德蘭茲當地的一家社區醫院接種了AZ疫苗。


傑米·斯科特


然而接種不久後,傑米出現了血栓和腦出血。醫院連續給傑米的妻子凱特打了三個電話,告知傑米病危。對於凱特來說,該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起初她十分不解,身強體健、熱衷10公里長跑的丈夫,為何會因為打疫苗而瀕臨死亡。

所幸傑米的生命最終被搶救回來,但身體遭到重創的他,再也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了——他視力受損,連讀書看字都費勁,也無法再聽懂複雜的對話,同時失去了工作的能力。

“我們是不幸中最幸運的人。”對於丈夫能夠活過來,凱特如此說道。“我們既感激,又悲傷。我們為失去的一切感到悲傷,但我非常感激每天早上我都能在他(丈夫)身邊醒來。”

同樣接種了AZ疫苗,凱西·特納就沒能像傑米那般幸運地被搶救回來。2021年2月,作為英國醫護人員,18歲的醫學生凱西被優先接種了AZ疫苗。然而,在完成AZ疫苗接種不久後,凱西因劇烈頭痛而住院,緊接著死在了醫院。

事後,經過調查,凱西的死亡由腦靜脈血栓造成。而凱西之所以會出現腦靜脈血栓,AZ疫苗被懷疑是元兇。與凱西的死亡類似,英國至少81位疫苗接種者疑似死於TTS。而這些死者接種的疫苗大多是AZ疫苗。

對於AZ疫苗為何會造成TTS,2021年12月,英國卡迪夫大學和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在發表的研究報告中解釋:“AZ疫苗中的腺病毒(用於向細胞傳遞遺傳指令)可以與血液中發現的一種稱為血小板因子4的蛋白質結合。而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這可能會影響到免疫系統,從而導致血栓形成。”

經過多輪調查研究之後,2021年4月,歐洲藥品管理局安全委員會得出了結論——血小板低的異常血栓,應被列為AZ疫苗非常罕見的副作用。不過,該機構也宣稱AZ疫苗的益處大於潛在風險,並鼓勵民眾接種該疫苗。

近期,阿斯利康雖然認可了歐洲藥品管理局的說法,承認“AZ疫苗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會導致TTS”,但是其依舊堅稱:“從臨床試驗的證據和現實世界的資料來看,AZ疫苗不斷被證明具有了可接受的安全性。”


無法避免的“衰退”

在AZ疫苗因TTS陷入爭議之時,不同國家和地區對AZ疫苗的看法也出現了分歧。英國民意調查機構輿觀公司在2023年3月發佈調查報告顯示,部分國家因為AZ疫苗可能導致TTS,暫停了該疫苗的使用,歐洲多國民眾也因此對AZ疫苗信任度普遍下降。

2021年3月30日,德國衛生部宣佈,AZ疫苗不適用於60歲及以下的人士。2021年4月,韓國政府決定暫時推遲與暫停該國民眾接種AZ疫苗的計畫。同樣在2021年4月,丹麥衛生部門也宣佈,AZ疫苗不會被安排在當地疫苗接種計畫之內。

但也有不少知名政治人物或機構出來力挺AZ疫苗。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2021年4月24日,在AZ疫苗的輿論風波中,接種了首針AZ疫苗。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和時任總理默克爾兩人,也在2021年4月先後接種了首劑AZ疫苗。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接種AZ疫苗


聲稱AZ疫苗是“英國科學的勝利”的英國時任首相約翰遜,在2021年6月3日完成AZ疫苗的兩劑接種。歐洲藥品管理局更是多次出來聲明AZ疫苗利多於弊,鼓勵民眾接種。

或許是“人紅是非多”,除了副作用的爭議,AZ疫苗還因為“不守承諾”,備受指責。2021年11月,阿斯利康在當時的季度財報中表示,預計AZ疫苗將在新的訂單上走向“適度盈利”。該財報立刻引發了外界的強烈不滿。

對此,國際慈善機構樂施會的衛生政策經理安娜·馬里奧特抨擊,阿斯利康違背了其一再公開的“非營利”承諾。“在疫苗獲取方面,製藥公司和發達國家政府違背‘非營利’承諾,一直是這場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的一個持久主題。”安娜補充說道。

英國倡導組織“全球正義”的主任尼克·迪爾登更是直接怒懟牛津大學,認為後者將公共資助的科學成果拱手讓給大型製藥公司,是完全愚蠢的選擇。尼克的此番批評並非無理取鬧——AZ疫苗背後的研發資金,幾乎全部來源於納稅人以及慈善信託基金。

尼克進一步指出:“非營利性承諾從來就不是一家慈善公司送給世界的禮物。”“如果你讓企業控制誰生誰死,他們就會永遠把利潤放在第一位。”

正是在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AZ疫苗的商業行情逐漸變得不容樂觀。AZ疫苗的年度財報顯示,2022年,AZ疫苗在全球的收入只有18.75億美元,比2021全年大跌近53%,到2023年更暴跌至僅剩下1200萬美元。

AZ疫苗收入的斷崖式暴跌,雖然主要與全球新冠疫情逐步消退有關,但也與AZ疫苗的故步自封有著莫大關係。隨著新冠病毒變異株的不斷湧現,全球各大製藥公司也不斷推出了新疫苗來應對,而只對阿爾法、德爾塔、貝塔等較早期變異株有較強保護力的AZ疫苗,明顯跟不上其他製藥公司的新疫苗。

因此,從2022年開始,AZ疫苗的需求及全球銷量開始呈現斷崖式下降。也或許早在當時,AZ疫苗退市的前哨,就已經吹響了。 (南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