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領跑,Temu上榜! 2024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出爐

隨著全球經濟放緩的挑戰日益嚴峻,各大品牌紛紛探索新的成長路徑與突破口,而全球化,正是企業間博弈的下一個階段。

行至2024年,中國品牌的全球化處理程序如逆水行舟,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與活力,以字節跳動、SHEIN、速賣通等為代表的老牌選手,持續在全球舞台上發光發熱,而Temu作為新晉力量,在海外更是勢如破竹,首次亮相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便躋身前十,其潛力不容小覷。

在品牌出海的浪潮中,僅依靠供應鏈為支撐,以價格為優勢的早期打法已成過去式。那麼,在新階段的全球化競爭中,中國品牌靠什麼搶灘海外?

在這篇文章中,品牌約櫃將為大家深入解讀《Google x Kantar BrandZ 中國全球化品牌2024》報告,分析50強品牌榜單的變動趨勢,並探討成長型品牌的出海秘訣。


2024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

報告顯示,儘管2024年的宏觀經濟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但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的整體品牌力卻實現了顯著增長,相較於2023年增長了17%,創下歷年新高。



回顧過去兩年的榜單,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的前十名大體上維持了穩定的格局。

字節跳動連續兩年穩坐榜首,其全球化佈局始於2015年,至今已成功覆蓋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支援35種語言,其影響力遍佈世界各地。

其中,TikTok作為其代表性產品,更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 Earnest Analytics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TikTok擁有近1.5億美國使用者。而TikTok Shop作為其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也在多個國家穩步發展中。

而SHEIN在2024年躍升至第三名,相較於2023年上升了一位。透過深化平台策略,SHEIN建構了「自主品牌+平台」雙引擎的獨特發展模式,其全球版圖的拓展也正在加速進行。有外媒報導,2023年,Shein的銷售額達到322億美元,年增40%。

此外,速賣通作為老牌跨國平台,今年的排名略有下滑,但依舊穩居前十名。在全球版圖擴張的道路上,速賣通正在日韓、歐美等市場持續發力,並在韓國市場取得了卓越成績,今年3月份,速賣通月活躍使用者達到887萬,增長8.4%,已對本地電商平台構成了強烈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50強榜單中,這是首次出現Temu的身影,一進入榜單,Temu便強勢衝進榜單前十,排名第八。自2022年9月出海以來,Temu手持「行銷裂變+超級性價比」的極致雙刃,拓展全球化版圖的速度不斷加快。

截至目前,Temu已在全球開設了55個海外市場,涵蓋亞洲、歐洲、北美、拉丁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等眾多國家和地區。

分品類來看,智慧裝置、汽車電商等產業整體品牌力增速最快,中國產業鏈生態優勢疊加創新科技成為中國全球化品牌的新競爭力。



中國全球化品牌成長明星榜

在今年的《中國全球化品牌成長明星》榜單中,一共有15個出海品牌上榜,它們傳遞著年輕、時尚、科技感的品牌訊息。

而在品牌方舟的往期文章中,也對這些品牌做了詳細的解讀。



1、Aelfric Eden:借TikTok多元行銷成為Z世代新寵

據悉,Aelfric Eden是一個街頭時尚品牌,致力於整合來自不同文化的曾經小眾的街頭元素,例如滑板、塗鴉、網球、印花等等,透過這些款式時尚、設計新穎的產品向消費者傳遞包容性和多樣性的理念。

2023年,Aelfric Eden登上了GoodsFox的服裝出海榜前TOP 9,在TikTok上的相關影片播放量超過了8億。

憑著歐美街頭文化深厚的市場基礎,Aelfric Eden瞄準中低端街頭時尚服飾的市場空白,借TikTok精細化、多元化的行銷策略,成為了Z世代的新寵。


2、Creality 創想立體:實現流量良性循環

Creality(創想立體)是一家3D印表機品牌,專注於3D印表機的研發和生產。如今,Creality產品遠銷近200個國家地區,累計出貨量超過500萬台,服務超350萬全球使用者。

在出海的路上,Creality懂得靠流量紅利打造爆品,也深知積蓄私域流量才能有效反哺品牌。其透過亞馬遜+獨立站並行搭建了廣闊的流量池,再藉助多管道推廣令品牌產生巨量傳播效應,成功在海外強勢出圈。


3、Govee:另闢蹊徑實現品牌突圍

在亞馬遜上,智慧家居品牌Govee不僅多次衝進亞馬遜照明類別BSR榜,也是PrimeDay北美熱銷榜單中唯一入選的照明品牌。據悉,Govee的年銷售額在2020年已正式突破2億美元,其母公司智岩科技更是獲得了由安克創新投資的4,000萬融資。

面對較小眾的智慧照明品類,Govee先從使用者層面切入需求,攻下最核心的使用者群,再找到品牌的差異化位能高點。以爆品打開市場之後,Govee逐漸拓寬品類,並針對品類的市場特性,注重產品的更新、迭代、升級;再用獨立站做使用者圈層,用社媒做品牌行銷,慢慢打開品牌聲量。


4、xTool:跨界轉型成為產業頭部

xTool從主做教培類產品到轉型雷射裝置,發力雷射切割機出海賽道,短時間內就做到了產業頭部。目前,xTool 以DTC的方式出海,主要銷售管道有亞馬遜、獨立站等,並開拓了多個產品線,在同類型品牌中穩居頭部,逐步進入桌面級雷射品牌前列。

根據創客工場公開訊息,2022年,xTool品牌全面發力,業務營收達10億。

基於產品差異化與高投入研發,xTool選擇走高價策略,增強品牌的溢價能力,並透過DTC模式與顧客建聯,透過社媒行銷擊穿使用者心智。


5.Ulike:直擊使用者痛點,深耕核心技術

Ulike創立於2013年,是亞洲最早專注於家用美容儀器領域的品牌,並率先提出「居家享美容院級效果」的全新概念。自誕生以來,Ulike就立志解決全球女性的除毛困擾,成為服務全球消費者的家庭美容院。

截止日期2022年2月,Ulike累計銷售近400萬台除毛儀,熱銷全球17個國家地區。

Ulike對產品研發和核心技術的持續深耕,幫助使用者解決了無痛除毛和在家護理的需求,又藉助品牌優勢做好全鏈路行銷,依靠高性價比在品牌激戰中突圍。

綜合上述品牌的出海案例,結合報告所指趨勢,對中國全球化品牌有何啟示?


1.洞察+智造:填補市場空白

這些品牌能夠敏銳地捕捉消費者的深層需求,從眾多市場領域中找到獨特的細分市場,並透過智造策略迅速佔領市場,實現品牌的快速崛起。


2.願景+連結:建立品牌護城河

這些品牌不僅具備長遠的眼光,能夠準確判斷市場趨勢,也善於創造與消費者深度連結的機會。它們透過差異化策略,不斷加深與消費者的情感紐帶,從而穩固了品牌的地位。


3.活躍+創意:加深品牌烙印

對同質化產品的激烈競爭,它們憑藉著獨特的創意和活躍的行銷手段,成功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

同時,它們也善於利用多種資訊管道,與消費者進行頻繁的互動和溝通,進一步加深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海外消費者偏好趨勢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中國全球化品牌在吸引新客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汽車、家居園藝、酒類、美妝個護、電子產品、線上時尚等各類品牌全面開花,皆收穫了不少首次嘗試中國品牌的海外消費者。

而中國品牌的競爭力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在價格上,其中25%的海外消費者明確表示,價格吸引力是他們選擇中國品牌的關鍵因素。不過,對於首次嘗試中國品牌的消費者來說,比例略低,為23%。

實際上,價格並非決定消費者選擇的唯一因素,有高達75%的海外消費者選擇中國品牌是出於價格以外的其他考量。



隨著中國品牌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開始意識到中國品牌的實力和價值。

他們更重視品牌背後的價值,願意為這些價值買單,甚至不惜放棄先前常用的品牌,轉而選擇同等或更高價位的中國品牌。

這一趨勢在汽車、智慧型設備、家電等單品價格較高的品類中尤其明顯。



在品牌選擇上,這些中國全球化品牌的消費者展現了高度的活躍度和開放性。他們總是積極尋找新的品牌,特別是在年輕、有消費能力的群體中,這種態度更加顯著。



然而,仍有一部分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全球化品牌持有猶豫態度,他們沒有選擇中國品牌的主要五個原因分別是:“我對這個品牌還不夠熟悉”;“沒有足夠的品牌/產品信息” ;「對之前的品牌很滿意」;「我不信任這個品牌」;「我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

基於此,品牌若想要消弭消費者的顧慮,更該考慮些什麼?

與國際領導品牌相比,中國品牌在引起好奇和價格親民方面已頗具優勢,但在滿足需求和贏得信任方面仍需努力。



除了依賴強大的供應鏈和技術創新,中國品牌還需深入理解消費者的需求,透過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他們的信任。 (品牌方舟BrandArk)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