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劇評|《玫瑰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勇敢去愛!

熱度一路走高的《玫瑰的故事》今日在總台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收官。

這是一部由亦舒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年代劇,重點刻畫一群靚麗、時尚、職場馳騁的女性形象,她們或清麗動人,或高冷才氣,或炫酷有范,或漠然風華,一個個性格獨具,清新可近。

劇中女性人物對於愛情母題的表現與演繹——“我不再尋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帶給全劇頗為奇麗的人物風姿及故事格調。


01 有點“甜”

當愛與被愛之時





《玫瑰的故事》中女主黃亦玫年輕美貌、才氣逼人、為人灑脫、有活力,彷彿是一個被“全員愛著”的人。


扮演者選取了號稱“神仙姐姐”的劉亦菲,更是將全劇從頭至尾演繹得甜絲絲一片。


白領麗人的職場戲間雜糅著“甜”戲。

為瞭解決職場大拿姜雪瓊(朱珠飾演)的困擾,初入職場的黃亦玫設計混入頂級酒會,接近神秘藏家滕先生,達成了滕先生與姜雪瓊公司的合作,還遭遇了一段激情又甜美的愛情。

女主的初戀透著一種朦朧的、驚奇的清甜。

莊國棟(彭冠英飾演)初見黃亦玫(劉亦菲飾演)之時,便眼神乍開,魂牽夢繞。進入熱戀期後你儂我儂,風花雪月,盡情渲染。


《玫瑰的故事》鋪排不少富有親情的家庭戲。

黃亦玫家裡有寵她愛她的父母與哥哥。父親把偷偷藏的私房錢拿給黃亦玫去買渴望已久的手機,妥妥的、甜甜的“小棉襖情結”。


愛與被愛,透過女主的都市經驗與人生故事,我們看到了一場關於生活與生命的甜蜜詮釋,也是該劇帶給觀眾的閱聽獎賞。

02有點“痛”

當生命受到折磨時

做故事不能總是一味地甜,還要讓人物受苦、受難、受折磨。故事結構帶來敘事之“痛”。

《玫瑰的故事》沒有秉承常規愛情故事“從一而終”的敘事模式,而是採取板塊式串聯。


全劇將女主愛情戲的主體故事分為與莊國棟的初戀、與方協文(林更新飾演)的婚戀、與靈魂伴侶傅家明(霍建華飾演)的同頻深情等三個板塊,還有臨近劇終與迷弟何西(林一飾演)瀟灑輕鬆的浪漫之戀,幾個板塊有甜蜜,也痛感,尤其是傅家明之死帶給女主黃亦玫的疼痛更是深入骨髓。

“紀念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他那樣的人”,在傅家明死後,黃亦玫風雨無阻地騎上他的摩托。


黃亦玫遭遇了與方協文的不堪婚姻以及婆媳關係,是全劇不折不扣的“痛”,把一路凱歌、一片鮮花走過來的女主擊得暈頭轉向,令觀眾唏噓不已。


有時,命運人物的出現,總會讓觀眾不斷猜測故事的走向與人物命運的結局。

蘇蘇(萬茜飾演)是該劇中令觀眾著迷的人物,看不透,神秘的她帶給觀眾一種痛感:蘇蘇一定有難以言說的隱私。

後面的劇情一點點撕開了這裡面的痛,直至最後擠破原生家庭的罪惡濃瘡。

一直伴隨痛感的命運人物蘇蘇的人生故事和她與黃振華(佟大為飾演)的愛情故事,成為貫穿全劇的敘事線索,與女主的幾個板塊故事,形成經緯狀式的敘事結構。


故事有“甜”有“痛”,甜久了有一點疼痛,疼痛完了有點甜蜜,《玫瑰的故事》契合了觀劇的心理曲線原理。

03有點“樂”

當生活有喜感時

《玫瑰的故事》敘事輕鬆,節奏明快,時不時來點喜劇的“樂”子,調劑一下觀眾的口味。

性格差異產生誤會,帶來喜劇的“樂”。

由於個性的緣故,黃亦玫讓周士輝產生某種幻想,導致醜男追美女的鬧劇上演,令人感嘆讓人笑。


風趣幽默,自我解嘲。

劇中黃振華是一個有喜劇人格的人物,話語與行動自帶喜感,加上他與蘇蘇、白曉荷的三角人物關係,諸多情節令人捧腹。


情節產生爽感。

黃亦玫本科畢業求職,面對一臉冷漠的面試官、挑剔的老總以及難以企及的位置,卻是一路闖關,這只“有野性的小狼”最終如願以償。

全劇襲用爽劇的一些敘事模式,喜樂且爽。


此劇改編自亦舒作品,但又超越了亦舒作品的時代侷限性,融入了當代青年男女的情感價值觀,無論男女主,都在情感的碰撞中,進行自我探索,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用自己的方式勇敢去愛。

此劇以“她”故事為主體,亦反映了當下“他”情感的特點與變遷,畫面唯美,製作精良,今日總台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雖首播收官,但後續長尾效應估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CCTV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