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百年歷史的香港置地公司在本周二向股東發出通函,宣佈公司最新戰略調整,其計畫退出建售型開發業務(build-to-sell),專注於亞洲門戶城市的超高端綜合商業地產項目。
香港置地行政總裁史米高(Michael Smith)先生在接受《商業時報》採訪時表示:“香港置地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綜合體,這就是我們想朝這個方向轉型的原因...理想的情況是,我們成為一家更加注重投資地產、收入質量高的公司。我們希望獲得第三方資本。我們希望成為一家基金管理公司。”
香港置地將完成所有正在進行中的建售型開發項目的交付,同時積極從中回收資金,投入到新的綜合商業地產業務中。該策略將增強其核心實力,促進長期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並期望為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
該集團計畫到2035年回收高達10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從建後銷售業務回收60億美元資本,包括中國大陸、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開發項目。另外40億美元資本通過將部分成熟投資型物業出售給房地產信託基金或其管理的私人投資工具。
香港置地還計畫將資產管理從目前的400億美元增加到近1,000億美元,目標是到2035年通過LP資本合作夥伴關係、私募基金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等方式,將其管理的資產規模增至970億美元,其中第三方資本佔總資產管理規模的約60%。香港置地表示第三方資本的參與將為公司的增長提供資金,並且可收取管理費,其計畫在2035年賺取22億美元的經常性收益,其中管理費收入和新投資將佔37%。
除了這些舉措之外,集團期望到2035年息稅前利潤及每股分紅均能實現雙倍增長。
香港置地計畫通過在亞洲主要城市開發、持有或管理超高端項目來增加其長期經常性收入。雖然沒有具體說明新項目將位於那些城市,但其表示將聚焦於匯聚跨國企業區域辦事處、金融中介機構與高淨值人士的亞洲主要城市。
集團將進一步加大對香港、新加坡及上海等核心市場現有的旗艦綜合體項目的投資,並選擇性拓展到其他亞洲主要城市中,尤其是在房地產周期的各個階段都能享受到更高租金回報和出租率的城市。這一策略方向旨在利用各個門戶城市市場的增長潛力及抗風險能力,創造多元的收入來源。
香港置地還將利用各類合作夥伴關係,例如利用與金融服務機構和奢侈品行業的租戶以及母公司怡和集團旗下的文華東方酒店集團的合作夥伴關係。
史米高先生補充道:“一切都還沒有定論,但我們已經有一些初步想法正在研究。”
新策略將會即時實施,其起始階段將集中於資本回收、以及建立交易來源開發和募集資金的能力上。
香港置地集團專注於開發、持有或管理位於亞洲主要城市的尊尚綜合物業,包括甲級寫字樓、高端零售、住宅及酒店項目。集團持有超過850,000平方米的綜合物業總樓面面積。
集團在香港中環持有約450,000平方米的優質物業。作為集團中環物業組合內的奢華零售地標,置地廣場正進行為期三年、總投資額達十億美元的升級項目。此舉旨在鞏固置地中環物業組合作為奢華零售、生活品味及商業中心的國際級地位。
此外,集團主要通過合營公司在新加坡擁有165,000平方米的高級寫字樓物業,並在中國內地擁有五個零售中心,包括一座位於北京王府井的高檔零售中心。
集團在上海徐匯濱江持有一個超過1,100,000平方米的綜合商業項目之43%的權益。該項目預計將於2028年落成,提供甲級寫字樓、高檔零售空間、高端濱水住宅公寓、酒店、會議和文化設施。
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標準類股擁有第一上市地位,同時亦在百慕達及新加坡作第二上市。集團的資產及投資由香港置地集團公司於香港管理。香港置地乃怡和集團成員之一。 (全球地產投資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