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對的事,把事做對,剩下的,交給時間。
中國商界有著這樣一個傳奇人物。
比起傳統的精英,他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自小和父母被下放到農村長大,高考兩次才考上大學,初次接手的企業更是負債高達百萬,卻能僅花幾年時間就赤手空拳打下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
中國現存實業龍頭企業將近一半都是他的「嫡系子弟」。
他,就是段永平。
這位從江西山城走出的企業家,用40年編織了一個橫跨實業、投資與慈善的千億商業網絡。
實業方面,他初創“小霸王學習機”,開啟了遊戲機在國內的創銷先河。
在理念發生分歧時,毅然另外組成團隊創辦「步步高」。
但他並沒有止步於此,他手下的嫡系弟子們還陸續締造了OPPO、vivo等多個產業巨頭品牌。
乃至於橫空出世幾年就和淘寶並駕齊驅的拼多多,該計畫創始人黃崢都是在段永平的點撥下才出現的創業思路。
實業市場他和弟子成立了“段氏版圖”,投資市場他同樣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2年以0.8美元抄底網易,獲擊近百倍回報。
2013年以120—180元抄底茅台,穿越白酒產業周期波動;
2018年逆市買入騰訊,在網路寒冬中堅守社群網路價值。
此後20年持續重倉蘋果、茅台、騰訊等核心資產。
即便經歷做空百度虧損1.5億美金、錯失網飛千倍漲幅等挫折,他仍將失敗轉化為「不碰複雜衍生品」的戒律。
這位「中國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段永平的半生,就是寒門貴子逆襲路。
1961年,段永平出生於江西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年代的特殊性讓段永平很早就隨父母下放到井岡山下的農村生活。
這段生活無疑是困苦的。
但好在青春期的段永平運氣不錯,趕上了恢復高考。
段永平第一次落了榜,但第二次他就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無線電系。
在這裡,段永平學到了受用一生的知識。
大學畢業後,段永平也沒有選擇當時大部分人選擇的下海或當教師,反而繼續深造。
隨後又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計量經濟學,成為罕見的「理工+經管」複合型人才。
在這裡閱讀期間,段永平接觸了《第三波》《大趨勢》等西方商業著作。
這對於剛剛懵懂瞭解商業的段永平來說,無疑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他開始對企業的發展與轉型產生濃厚興趣,並有系統地思考中國企業的發展路徑。
其實一開始他也並沒有投身到這個行當中來,所以人大畢業後,他就去了北京電子管廠擔任技術員。
在這裡,他做了整整三年。
目睹了當時的國企內部低效與僵化的問題,可能正是因此才最終使他萌生「我得辭職創業」的念頭。
1989年,28歲的段永平接手中山怡華集團旗下年虧損200萬元的日華電子廠。
這家電子廠在段永平接手之前已經累積三年虧損,困難到連薪水都發放不出來了。
段永平接手後他敏銳捕捉到遊戲機市場的空白。
當時市面上的遊戲機基本上有兩個特點:一是價格高昂,二是只有娛樂遊戲功能。
基於這兩個原因,很多家長不是不想給孩子買,就是有心無力,就是擔心孩子沉迷遊戲。
段永平憑藉浙大鎚鍊的電子技術功底,將日本任天堂紅白機拆解重建。
但他並未止步於簡單模仿,透過將鍵盤與遊戲機結合,預先安裝Basic 語言學習軟體。
成功把遊戲機和電腦結合,推出了一款價格只有兩三百元的新產品:小霸王中英文電腦學習機。
此後也邀請成龍拍攝「望子成龍」廣告在央視黃金時段「轟炸」。
短短三年,小霸王年銷售額突破4.8億元,淨利超8,000萬元,市佔率躍居第一。
但即便如此,小霸王依然因為體制束縛的侷限性,導致推行股權激勵等對策舉步維艱。
於是,1995年段永平就帶著百餘名骨幹離開,創立了步步高。
並以全員持股的機制啟動團隊,以「央視標王」策略讓電話機、VCD等產品迅速登頂業界巔峰。
產品創新是根基,機制設計是靈魂,價值投資是昇華。
段永平用十年實業旅程,完成了自己的商業版圖佈局。
如果只是到這為止,那麼段永平只能說是一時的實業家。
但實業家要不斷推陳出新,否則就會被時代洪流淹沒。
段永平卻另闢蹊徑。
在段永平的商業帝國建構中,嫡系團隊的組成堪稱現代企業師徒傳承的典範。
早在小霸王時期,他便從技術骨幹中篩選出陳明永、沈煒等核心成員。
透過股權激勵和「白天跑市場、夜晚研技術」的狼性文化鍛造團隊凝聚力。
當股份制改革受阻後,段永平敏銳地察覺到這樣耗下去不行。
便帶領嫡系弟子轉戰東莞創立步步高。
他將公司拆分為教育電子、視聽電子、通訊科技三大事業部。分別交由金志江、陳明永、沈煒執掌,同時保留交叉持股的資本紐帶。
這種架構,既能確保每條賽道都有獨立領導專門集中負責,最大限度地催化產品結果。又能緩和企業中一人獨大的壟斷問題。
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金志江接棒步步高教業務後,垂直於教育品類,打造出年銷超200億元的小天才電話手錶;
陳明永執掌的OPPO後,將曾經多角度行銷的OPPO理念撤下,把重心轉而挪到影像效果上,2017年全球手機銷量突破1億台;
2018年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居榜首。
沈煒帶領的vivo則是堅守線下通路價值,寧可犧牲短期銷售也要保障經銷商利潤空間,最終在5G時代躋身全球前五名。
除此之外,光靠兩年就席捲全國的拼多多背後也有段永平的影子。
黃崢透過網易創辦人丁磊引薦認識段永平後,段永平對黃錚極為欣賞。
不但做了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還特地帶著黃錚共赴巴菲特的午餐。
段永平的商業版圖,上到實業,下到互聯網,幾乎圍繞著他成就了段氏嫡系班底。
從一無所有到中國財團背後的男人,他的致富邏輯是什麼?
1.“做正確的事,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段永平這句被商界奉為圭臬的箴言,絕非空洞口號,而是他締造多個商業傳奇的核心密碼。
這點從他初入商戰,接手負債企業時就可見一斑。
其實段永平執掌瀕臨破產的小霸王電子廠時,還有個極為特殊的背景環境,中國正經歷「山寨電子潮」。
市面上充斥著貼牌組裝的學習機,用盜版遊戲吸引消費者,一台機器成本僅60元,零售價卻高達300元。
但當團隊建議「快速仿製,薄利多銷」時,段永平卻選擇了一條當時外人看來的笨路。
全年投入利潤的40%,研發自有晶片和作業系統,並斥巨資購買《魂鬥羅》《超級瑪莉》等遊戲的正版授權。
此舉在當時看來,無疑是自毀生路。
盜版滿天飛,用戶也不在意,跟砸錢聽個響基本上沒什麼差別。
但段永平卻不這麼認為,他的經濟帳有另一套演算法。
透過核心技術突破與策略升級實現多維競爭力重構,依託自主研發的SB-218A晶片實現教育智慧終端運算效率提升50%,故障率由產業均值30%壓縮至3%,建構起技術壁壘與成本優勢。
在此基礎上實施品牌價值重塑策略,透過正版遊戲內容矩陣搭建及「小霸王其樂無窮」品牌IP煥新,完成從電子玩具向智慧教育裝備的品類升維,推動目標客群支付意願提升60%。
同時推進通路體系垂直整合,建構涵蓋2000家授權網點的三級管控系統,實現終端價差率低於2%、存貨周轉效率提升28天的精細化運營,形成「技術溢價—品牌賦能—通路增效」的協同效應,戰略轉型後市佔率估值環
結果也正是如此。
1995年小霸王產值突破10億元,市佔率超80%,甚至倒逼任天堂退出中國市場。
段永平事後總結:“做對的事,就是永遠站在用戶這邊,那怕暫時犧牲速度。”
段永平對「做對的事」的極致實踐,已經儼然成了一套可複製的商業邏輯。
正如他在演講中所說的:“聰明人總是在找捷徑,但真正的捷徑,是把笨功夫花在不變的事物上。”
這種以本質對抗不確定性的思維,或許正是段永平穿越30年商業激流而不倒的終極答案。
2.保持正直,遠離急功近利。
這點很多人可能聽來都覺得,像是毫無意義。
但事實上卻對段永平的創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意義。
1995年創立步步高時,段永平遭遇管道「潛規則」圍剿。
彼時代理商普遍要求“返點+賄賂”,當時絕大部分公司的團隊都選擇尊重這個潛規則。
就連段永平的團隊中都有人建議他妥協。
也是,產業都這樣,適者生存,這也算順勢而為。
但段永平卻立下鐵律:“寧可放棄區域代理,也不參與灰色交易。”
為此,他獨創「專營店+直供」模式:
嚴控終端機:全國鋪設2,000家授權店,統一售價、服務標準;
透明分利:取消中間商,將通路利潤直接讓渡消費者;
零容忍稽查:成立獨立監察部門,違規代理商永久除名。
雖然初期通路拓展舉步維艱,但三年後,步步高憑藉「無假貨、服務優」的口碑逆襲,代理商主動上門求合作。
1998年,其複讀機市佔率67%,通路成本反而比業界低15%。
在「捷徑」與「正道」的抉擇中,段永平用誠信重建商業生態,證明了只有乾淨的錢最長久。
3.長期主義是稀缺的品質。
在投資的世界裡,長期主義是一種稀缺的品質。
段永平就是靠著這句長期主義才成功成為投資界高手的。
2011年10月,蘋果因賈伯斯過世股價暴跌28%,市值跌破3,000億美元。華爾街分析師預言「蘋果將淪為平庸公司」。
但段永平卻逆勢重倉,其實他看到的不是蘋果一時的股價漲跌,而是蘋果背後的用戶。
他曾直言,「蘋果的生態系統和用戶粘性,就像不斷滾動的雪球」。
果然,到了2018年,蘋果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破兆美元公司。
印證了段永平6年前的預判。
在此後段永平深度參與蘋果生態,持股十年間經歷3次重大技術變革都始終不變初心,從未放棄蘋果股份。
後續更是和蘋果來往密切,甚至親測iPhone15續航力。
2023年,他透過賣出蘋果選擇權建構「保險公司」模式,年化高達15%的保費收益。
截至2025年,蘋果市值較建倉時成長超5倍。
而蘋果,也不是他唯一長期戰略眼光的成果。
2014年,白酒產業深陷塑化劑風波與反貪風暴,茅台股價跌至118元,市值不到1,500億元。
市場當時唱衰的聲音高昂:“白酒黃金時代終結!”
但段永平卻以130元、160元、200元買茅台。
他始終認為,“茅台佔白酒行業0.3%的產量,卻拿走行業30%利潤”,這證明了茅台的特殊屬性。
一時之間的起伏並不能證明這個產品本身已經過了生命周期。
但產品的特殊稀缺性卻能斷定,長期來看總能重回巔峰。
他用行動對長期主義下了定義。
2002年全球網路泡沫餘波未消,納斯達克中概股網易深陷下市危機,股價跌至0.64美元歷史低點,市值僅存2,000萬美元。
段永平卻認為,網易帳面現金儲備達6,800萬美元,市值較淨現金折價70%,足以形成格雷厄姆式「安全邊際」。
除此之外,網易轉型網路遊戲的業務在當時已然初見成效,《大話西遊》單季營收突破百萬美元,商業模式驗證獲客成本邊際遞減法則。
段永平就以均價0.8美元建倉205萬股,佔流通股5.05%,動用資金規模佔個人資產1/5。
2003年Q4淨利年增460%,股價開啟戴維斯雙擊,2006年突破70美元。
經此一役,不僅為段永平創造超百倍回報,也奠定其「中國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根基。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保持長期主義的信念,或許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寶貴特質。
4.機會從不缺乏,缺乏的是發現機會的眼睛。
段永平在浙大師生見面會的問答實錄中提到過,“機會從不缺乏,缺乏的是發現機會的眼睛。”
有人問,如果機會已經飽和應該如何尋找新生機?
或許看看段永平的模式可以掀開一片新天地。
譬如他投資騰訊。
早在2010年,被雪球網友問及“貌似對小企鵝不感冒時”,段永平就回覆稱,“始終認為騰訊是不錯的公司”。
2017年他又在《長長的坡,厚厚的雪》一文中提到,騰訊屬於長坡厚雪的典範。
直到2018年,騰訊股價從2018年初的458港元一度跌至240港元,跌幅達47%。
段永平在此時入場,2018年10月16日,他透過雪球帳號透露,已在騰訊股價下跌之時買入騰訊。
僅2019年內,他至少兩次談及對騰訊的判斷。
「騰訊在未來10到15年內一年可賺2,000億到3,000億人民幣」。
此後幾年間,段永平斷斷續續買進騰訊。
還曾經公開帖稱,“今天買了點騰訊控股,再跌再多買些。”
面對“越買越跌”的質疑,他的回應是:“如果你認為一家公司值1兆,現在市值3000億,下跌只是給你更多買入機會。”
所以你看,機會從不缺乏,缺乏的是穿透噪音的眼睛。
同樣一個時間段,只有段永平抓住了暴跌的騰訊,其他人卻失之交臂。
就像他說的,“當你用企業所有者的心態看問題,暴跌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這種以本質對抗波動的思維,或許正是資本市場的終極生存法則。
段永平的財富傳奇,從不是風口上的僥倖,而是一場關於「本分」的持久修行。
無論是實業戰場的步步為營,或是資本市場的逆向狙擊,他始終實踐著最樸素的真理。
財富的本質是價值的投影,而價值的根基,永遠是對人性的敬畏、對規律的臣服、對長期主義的篤信。
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段永平的故事如同一盞不滅的燈塔。
財富自由的終極密碼,或許就藏在最簡單的「本分」二字裡。
做對的事,把事做對,剩下的,交給時間。
● 參考資料
[1] 雪豹財經社丨跟著「小霸王」段永平,能抄到騰訊的底嗎?
[2] 上觀新聞丨段永平,重新買入騰訊!
[3] 澎湃新聞丨段永平浙大見面會萬字實錄:最重要的不是勤奮,而是做對事情
[4] 澎湃新聞丨段永平浙大見面會萬字實錄:最重要的不是勤奮,而是做對事情
[5] 礪石商業評論丨這200條思考,解釋了段永平為何既是企業家,又是投資大師
[6] 雪球丨雪球特別版-段永平投資問答錄(商業邏輯篇)
[7] 浙商丨段永平:深陷破產傳聞「小霸王」背後的大霸王傳奇依舊
[8] 證券時報丨段永平再出手:買了騰訊,也買了茅台 (最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