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瘋狂的銅價,也嚇崩了

美國「對等」關稅震撼全球金融市場。隔夜,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美元指數一日暴跌近2%,10年期美債殖利率盤中一度跌破4%,創下自去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但黃金穩如泰山。昨日,COMEX黃金下跌不足1%,現價超3,130美元/盎司,較年初的2,640美元仍上漲18.8%,引發關注。

先前瘋狂的銅也崩了,昨日大跌4.5%,但今年以來仍大漲19.75%(期間最大漲幅高達34%),壓過黃金之表現。

那麼,接下來的銅怎麼看呢?又孕育著什麼機會呢?

01

今年3月26日,美銅刷新歷史新高,倫銅則超過10,000美元,隨後迎來一波劇烈調整。而此前轟轟烈烈的大漲,又是為何?我們不妨分階段復盤一下背後的驅動因素。

去年11月初至12月,國際銅價迎來一波流暢下跌,回到當年8月擔憂美國經濟衰退時的水平。彼時,市場情緒悲觀,交易川普上台,會兌現競選承諾,對外普徵高額關稅,擾動全球經濟成長,進而影響銅需求。

翻年之後,銅價止跌快速上行(1月2日-1月16日),其核心邏輯是市場對川普關稅政策預期進行了修正。

1月6日,《華盛頓郵報》的「關稅範圍可能縮小」報導引發預期分歧。儘管川普迅速闢謠,但市場基於美國通膨壓力、國會反對聲音,認為關稅落地很可能「雷聲大雨點小」。疊加中國財政政策發力訊號釋放,市場情緒全面回暖,銅價快速反彈。

1月17日至1月底,市場對銅需求(全球經濟)擔憂捲土重來,尤其是川普揚言針對中國加徵關稅。這期間,引發銅價階段性回呼。

不過,1月底,有外媒消息指出川普最快將在2月中旬開始對多個產業實施新的進口關稅,包括銅,市場預期再度逆轉。

要知道,美國本土精煉銅產量不足100萬噸,而需求量為170萬噸,需要大量從智利、加拿大、墨西哥進口。

一旦美國對銅加徵高額關稅,內外價差拉大,對美銅價格自然是大利多。因為基於關稅預期會導致下游廠商提前補庫以及內外套利貿易,會驅動海外銅加劇向美國市場轉移,打破了全球銅市場平衡格局,帶動全球銅價全面上漲。

Mercuria金屬交易主管KostasBintas就曾估計,約有50萬噸銅被運往美國,導致全球其他市場嚴重短缺。

緊接著,先前媒體報導得以證實,推動銅價繼續上漲。2月26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啟動對進口銅產品的「232調查」。根據232條款,美國相關部門會在270天之內調查,截止時間為2025年11月22日。 3月5日,川普在對國會的講話中提到對銅加徵關稅,稅率為25%,比市場預期還要激進一些。

總之,基於關稅預期以及供需緊平衡狀態下,美銅與倫銅(滬銅跟隨倫銅)的價差被顯著拉開,尤其是美銅漲速更快,推動倫銅也一度突破10000美元/噸的高位。

在美銅突破歷史新高之後,市場再度傳來針對銅加徵關稅的消息——銅關稅可能在「幾周內」實施。

這比270天期限大幅提前,那麼意味著先前持續上漲邏輯有些鬆動,加上川普「對等關稅」大超市場預期誘發經濟衰退擔憂,銅價隨即迎來劇烈調整。

這給A股剛燃起的做多銅礦股的亢奮情緒澆了一盆冷水。尤其是連續大漲的北方銅業,最近6個交易日大跌19%。當然,此前漲幅較小的紫金礦業、江西銅業因漲得少,跌幅也更小一些。

02

未來,銅價中長期又會如何演化?

這需要回歸到最根本的供需上來進行分析。需求端,中國作為基礎建設與製造業大國,佔全球銅消費量的50%左右,其次是日本、德國、美國等發達經濟體。

最近幾年,中國經濟成長下移,對銅的需求跟隨下移,但仍是拉動全球銅成長的主要動力。而歐美銅消費成長率基本維持在0附近,印度、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雖然對銅需求成長快,但基數太低,拉動效應十分有限。

從產業需求來看,國內與海外有明顯差異。在中國,電力電氣、建築工業、交通運輸、機械製造、輕工業位列前5,分別佔用銅量的60%、12%、9%、7%、6%。而海外市場,建築佔48%,電力電氣、交通運輸、機械製造分別佔21%、10%、10%。

中國電網投資規模大,成為決定銅消費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Wind統計,2019-2024年,中國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年增率分別為-9.6%、-6.2%、1.1%、2%、5.4%、15.26%。今年前兩個月,年增率更是達33.5%。

此外,雖然新能源車整體以銅量基數比較低,但伴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上升,未來也將成為拉動銅消費成長的主力產業之一。因為新能源汽車單車用銅量是燃油車的2-3倍。

不過,中國用銅拖累項主要是建築工業,受到地產持續不景氣的影響。

整體來看,中國乃至全球用銅量依舊保持溫和增長態勢。但值得留意的是,川普在2025年肆意揮舞關稅大棒,是有可能導緻美國自身或一些發達經濟體陷入經濟衰退的重大風險,進而導致銅需求銳減的可能,值得保持跟蹤。

再看銅供給端。據機構統計,全球銅資源主要分佈在智利、澳洲、秘魯、俄羅斯、墨西哥,佔比分別為21.3%、10.9%、9.1%、7%、6%。

過去25年,全球主要有兩輪銅礦開發熱潮。第一輪是2004年左右,驅動因素是中國工業化與城鎮化,銅需求持續成長,導致銅價於2004-2006年走出了一波牛市,刺激銅礦商加大資本開支。

第二輪是2010年左右。次貸危機後全球多國加大了政策刺激力度,尤其是中國「四兆」帶動全球經濟出現較好復甦,銅價也在2009-2011年出現一輪單邊牛市行情。

不過,銅礦投產周期性很長,一般需要至少5年以上。第二輪增加的資本開支在後來年份陸續投產,而需要又保持相對穩定,導致銅價從2011年見頂後熊了五年之久。

此後,全球銅礦資本開支增速都維持在較低水平,儘管銅價在2022年再度刷歷史新高,也再未驅動資本開支再度大幅走擴。

除了新增方面,存量銅也面臨開採成本走高趨勢,對銅價也是一種支撐。2010—2017年,銅品味集中在0.43%-0.45%之間。 2018—2021年,品味已下移至0.41%-0.42%之間。

展望未來,全球銅需求維持穩定成長,而供給​​整體處於偏緊狀態,且開採成本有所提高,銅價或將維持中長期上漲趨勢,原來的周期性屬性有所減弱。

這與必和必拓執行長韓慕睿的預測能夠相互印證。他近日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表示,預計未來十年全球銅供應缺口將達到1,000萬噸。

03

2024年3月至5月中旬,COMEX銅、LME銅均大漲了30%左右,引發一輪流暢的周期性股票行情。期間,北方銅業大漲逾120%,洛陽鉬業、紫金礦業漲逾40%,江西銅業、雲南銅業漲逾30%。

今年初至今,COMEX銅一度大漲30%,LME銅一度漲超15%,雖近日有所回呼但仍錄得較好表現,但相關銅業類股漲幅遠遠落後於去年。

一方面,最近幾個月市場周期屬性風格受到科技股前期大漲的壓制;另一方面,本輪銅價上漲重要驅動因素是美國加徵關稅擾動,能否繼續走好,市場面臨較大分歧。

若美國針對銅加徵關稅依舊依照270天時限來進行的話,且美國能夠更快推出減稅舉措避險經濟下行風險,疊加4月份中國銅企檢修季到來,倫銅與滬銅仍會有不小支撐力。若能收復近期失地,再創階段性新高的話,那麼銅類股仍有希望止跌回升,來一波補漲。

不過,目前A股大市對關稅利空仍未進行充分定價,加上國際銅價尚未走穩,銅相關公司仍面臨下行調整風險,最好是保持觀望跟蹤。當然,拉長時間看,紫金礦業這類全球礦業龍頭,又有銅,又有黃金,表現會更穩健一些。(格隆匯APP)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