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認證
林昌興(興哥)
幣圈達人
想提早退休嗎?小小觀念,扭轉金錢人生!!@^++^@ 非典型金融斜槓人!台灣金融培訓協會理事長** 東森、三立、非凡看的到我。 我不是老蘇,只是剛好有牌啦 https://taplink.cc/tiktokxingo 🌺花襯衫興哥(@xingotiktok) : https://www.tiktok.com/@xingotiktok
興哥就事論事 EP277 刺激消費市場信心增?
上證指數重返3400創年內新高受到消費與金融板塊帶動下,近期中國A股三大指數穩穩上揚,其中上證指數站穩3400點,創年內新高;今天陸股續漲:+港股創新高、+BAT創新高。川普開口喊”很快見面”!美對中關稅有轉圜餘地?美中峰會有眉目 川普:習近平會在不久將來訪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在「不久的將來」訪美。外界高度關注的「川習會」已傳出至少兩個時間點,華爾街日報指兩人有意6月舉行「生日高峰會」(川普生日為6/14,習近平為6/15)。南華早報:川普最快4月訪中。川習將會晤..."關稅貿易"成會談最大重點兩人如果在「不久的將來」會晤,貿易議題必然是重中之重。川普近期才對中國加大施壓力道,將原本對中國銷美商品課10%關稅提高為20%,加上這波20%關稅後,美國對中國銷美商品的平均關稅將升至約33%。美中兩國在貿易及其他議題的談判仍停留較低層級,談判已陷入僵局,這次高峰會可能是破冰的關鍵時刻川習會將登場!中國官員最怕”這場面”重演!中美在貿易戰、關稅、台灣問題、芬太尼危機等議題上爭執不斷;然而川普的強硬立場,也讓中方對此次會談抱持謹慎態度,外界傳出中方對於習近平訪美存有顧慮,擔心可能重現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川普在白宮發生「總統級大吵」的場面,擔心川普會在公開場合 「翻桌」或發表激進言論,進一步惡化兩國關係中國”經濟回暖+振興政策出擊”也稍稍拉升市場信心?中國經濟春燕到? 3經濟數據報喜中國1~2月消費、工業、投資均優於預期隨著穩增長政策逐漸收效,中國2025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均勝預期。2025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4%,優於預期的3.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5.9%,高於預期的5.3%;固定資產投資年增4.1%,不僅遠超預期的3.2%,亦創下2024年5月以來新高。振興政策打下去真的有效?消費真的回升了?2025年前兩個月,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繼續發力顯效,經濟延續回升態勢,消費回升主要來自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激勵。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額年增10.9%,通訊器材類年增更高達26.2%。分析師普遍認為,隨著促消費政策的持續發力,2025年的消費表現值得期待振興政策有效?中國再砸8招30項措施振消費!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8方面共30項具體措施,內容提及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慧穿戴、腦機接口、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開闢高成長性消費新領域等出招要穩股市與房市 2025經濟成長拚增5%中國2025年為達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可說火力全開,尤其外需因貿易戰充滿變數的背景下,擴大內需更成為穩經濟的重中之重。以2024年來說,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4.5%,出口為30.3%,中國官方亟欲提振消費的拉動力財政部安排就業補助資金人民幣667.4億促消費政策連發,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發改委等六部門舉行聯合記者會,財政部將安排就業補助資金人民幣667.4億元,支持各地落實就業創業的扶持政策,促進充分就業,支持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為進一步提振消費,中央財政擬透過財政貼息方式,引導信貸資源支持消費市場,希望多方發力,促進全年消費增長中國經濟病了?砸振興政策…消費方式卻”越來越差”?中國提振消費方案被看衰 「沒人敢大膽消費」人民意願不足…政策刺激消費效果恐怕不足?美國經濟學者表示,北京官方希望藉助消費的拉動作用,使經濟重新進入增長軌道,官方措施短期內或有一定刺激作用,尤其是針對特定行業,如汽車、家電、文旅等領域。但居民消費意願不足,在房地產市場低迷、失業率上升、收入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居民更傾向於儲蓄而非消費,單純的信貸刺激可能不會有效果。已經沒本錢”炫富”?現在中國改極致低消費”比窮”?!陸財經網紅:五座大山壓垮老百姓2021年中國炫富風氣盛行,更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但近年掀起消費降級現象,還出現專有名詞「極致低消費」;中國財經網紅直言,其實百姓不是沒有錢,而是對未來前景充滿擔憂;永遠追不上通膨速度的薪資條,卻要面對高昂的房貸、育兒費、孝心費、醫療費,成為「壓在老百姓身上的五座大山」連中產階級都開始降級消費!消費市場大受打擊...金融精英不再出入高檔餐廳,轉而青睞人民幣12元(約新台幣55元)的便當。星巴克部分門市客流甚至大減40%。連存款破百萬的中產階級,也跑來搶百元機票。男性消費市場也受到巨大衝擊,男裝巨頭「海瀾之家」近3年關閉超過一千家分店。電商電動刮鬍刀銷量下降35%,茅台股價下跌,超商零售啤酒卻逆勢增長。中國經濟「吹窮風」!網友誇張比窮 還要”結伴上廁所省沖水”中國經濟成長趨緩,35歲以上求職困難,好不容易有份工作,賺的錢卻不夠日常生活,民眾再也沒有炫富的本錢,現在中國網友竟然開始流行「比窮」有人停用信用卡,1天只吃2餐,喝酸奶(優格)開始舔蓋,改用低價肥皂甚至結伴一起上廁所,就為了少沖馬桶網友把泡麵的調味包,煮1次不倒掉,買麵往裡加,一個料包可以泡3次這場”比窮”的消費革命 正在重塑城市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在上海虹橋商務區的全家便利商店,39元的午餐時段套餐銷量同比下滑27%,而隔壁微波食品貨架補貨頻率提高至每日三次上海白領們將「帶便當率」視為新的社交貨幣,金融街茶水間的微波爐前,每天中午排起的長隊成為寫字樓新景觀理髮行業正在經歷結構性洗牌。傳統美髮沙龍客單價從258元降至138元,而家庭理髮工具銷量暴漲300%奶茶行業上演著冰火兩重天。喜茶、奈雪的茶客流量減少41%的同時,蜜雪冰城門店數量突破3.5萬家,其4元檸檬水單品年銷量突破25億杯滴滴出行日均訂單量較峰值時期減少180萬單,而共享單車品牌「哈囉單車」會員數量突破1.2億。在深圳甚至有白領開發出「地鐵+步行+共享單車」的混合通勤模式,將通勤成本壓縮至每月80元以內
興哥就事論事 EP276 美中較量不只政治戰?
科技戰場”熊熊烈火正在燃燒! 科技戰場1》機器人 美國代表》GTC大會前夕! Google催生AI機器人先暖場? 輝達GTC大會下週開展前夕,Google在3/13提前端出超強AI機器人模型,讓機器人不只會摺紙、還會灌籃,將先導入Google轉投資美國機器人開發商、有「特斯拉機器人布局最大勁敵」之譽的Apptronik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引爆新一波機器人大商機。 Google旗下DeepMind大語言模型 給機器人加添智慧! Google旗下DeepMind推出以Gemini 2.0大語言模型,訓練出用於控制機器人的Gemini Robotics和Gemini Robotics-ER兩種AI模型,前者強調通用、互動與敏捷性,可開發更擬人化的機器人,後者專注於空間理解,能更精準感知與推理環境,Google積極切入「AI大腦」,打造能執行更精細的操作任務的機器人模型。 DeepMind讓機器人能夠做到摺紙、投籃等等高精度動作 Gemini Robotics模型可以快速適應新情境,同時也能理解並回應日常指令,對突然變化的指令或環境作出反應。像是玩圈圈叉叉、根據需求拼字、將食物放進餐袋中。該模型結合了語言、視覺和動作,讓機器人能夠理解並適應各種環境,執行如摺紙、整理桌面、包裝耳機線和投籃等任務。 Apptronik是Google大力扶植的美國機器人開發商 Google旗下DeepMind 2024年12月與Apptronik達成策略合作夥伴協議,將結合AI軟體與硬體,推進人形機器人發展,Google 2月更參與Apptronik上的3.5億美元A輪融資,合作關係愈趨密切。Google規劃,相關新AI機器人模型將率先導入Apptronik的人形機器人,雙方攜手加速人形機器人發展 Ø Google力挺下,Apptronik在業界有「特斯拉機器人布局最大勁敵」之譽,並以打造低於汽車價格的家用機器人為終極目標 高盛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或超1500億美元 據悉,Meta、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科技公司都在大力研發人形機器人產品。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提到,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未來十年科技投資的最大主題之一。而高盛預測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40億美元。 中國人形機器人迎量產元年 企業競推新品、新技術 人形機器人成為當前中國市場最火熱的話題,各家機器人品牌接連發布新品、新技術,市場也對該產業表現出極大興趣,各地政府更相繼發布政策鼓勵發展機器人產業,中國業內普遍預計,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也是商業化落地的元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正經歷商業落地的關鍵轉折,而量產能力正成為人形機器人能否真正落地的終極考驗。 全尺寸科研人形機器人「天工行者」來了!打破業界地板價 優必選發布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機器人「天工行者」,售價29.9萬元人民幣,將在2025年第二季交付。「天工行者」具備高仿生、高強度、高性能、高穩定、高拓展、高開放的「六高特性」,全身多達20個自由度,能以10km/h的速度穩定奔跑,具備在山坡、台階、沙地、雪地等複雜泛化地形平穩移動、抗衝擊干擾等 天工行者搭載了創新中心「慧思開物」通用具身智慧平台,能為大學及研究機構提供完整的人形機器人研究解決方案,天工行者的機器主體可自由拓展,可裝配深度相機、光達、NVIDIA Orin算力板、六維力感測器、七自由度協作雙臂、五指靈巧手等人形機器人核心零件 中國天才少年又推新雙足人形機器人「靈犀 X2」!還能騎腳踏車? 智元機器人發表最新研發搭載情感模型的雙足人形機器人「靈犀X2」,靈犀X2不僅可走路,更能完美駕馭跳舞、奔跑、踩滑板車、玩平衡車甚至騎自行車等高難度動作;搭載情緒運算引擎,能夠實現毫秒級的智慧對話響應和精準辨識物體;當彭志輝與靈犀X2對話時,針對各種問題,靈犀X2也能精準判斷,例如被問及晚上睡不著該喝牛奶還是喝咖啡,靈犀X2回答「建議喝一杯牛奶,有助於睡眠」。這款機器人未來還可成為家用的「吉祥三寶」也就是,保全、保母、保潔 智元機器人由「稚暉君」中國設備巨頭華為出身、被稱為天才少年彭志輝創辦的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也是上海首家實現人形機器人量產的企業 中國代表》機器人黑馬飆漲!越疆推”最像人的機器人” 越疆全球首款「靈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發布 「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推出面向工業級精細操作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搭載自研神經驅動靈巧操作系統NDS和仿人直膝行走系統AWS。這是操作能力最像人的人形機器人,精度達±0.05mm的雙臂靈巧操作,高還原度仿人直膝行走,不挑工作環境,能像人一樣靈活自如地完成複雜早餐製作。 越疆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 Dobot Atom是人形機器人靈巧操作的進步,腦-手協同進化使得雙手越來越靈活,具有工具製造和使用的精細操作能力。能像人手一樣靈活自如地使用多種多樣、形態各異的工具完成上百種靈巧複雜操作任務,完全基於其強大的泛化和自適應力,能在不到2小時內通過收集少量數據就學會執行新的任務。 越疆已開展國內一線車廠、電子製造廠、咖啡奶茶店的場景合作,並將於2025年年中實現試產和批量 機器人風口之下 越疆大漲53%創新高! 協作機器人第一股越疆3/13盤初一度漲超17%,報60.9港元,股價再創上市新高,市值突破240億港元。該股2024年12/23在港上市,迄今不到3個月,股價較發行價18.8港元已累漲2.23倍。近三個交易日,越疆股價累計漲幅達53.4% 不只如此!中國汽車業也跟進特斯拉要研發機器人 小鵬汽車砸千億人民幣打造「鋼鐵人 Iron」! 近年來電動車市場競爭白熱化,車商紛紛尋找新的增長引擎。而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不僅想造車,還要造「鋼鐵人」!CEO何小鵬近日宣布,公司計劃未來20年內投入高達1000億人民幣,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瞄準這個可能改變世界的智能市場 小鵬早在2020年便進入人形機器人市場,並於2023年發布其首款人形機器人「Iron」,對標特斯拉的「Tesla Bot」,正式進軍智能機器人領域 機器人也有分等級?小鵬拚2026年量產L3人形機器人 自駕技術分L1~L5等級,小鵬也為人形機器人制定了類似的發展路徑。目前市場上的人形機器人大多處於L2階段,也就是能夠行走、執行簡單指令,但靈活度有限,無法完成高精度或自主決策的任務。而L3階段的機器人不僅能夠移動,還要能夠整合手、腳、嘴、眼、大腦,讓機器人真正具備高階感知、靈活操作與自主決策的能力,才能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 2026年,小鵬計劃量產L3級工業機器人,這將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重要突破口 科技戰場2》AI代理 什麼是AI Agent(AI代理人)? 上面提到的「AI代理人」就像是一個聰明的數位助理,可以幫忙查資料、整理文件,甚至完成一些電腦操作,例如有企業打造了專屬的客服機器人,能夠即時回答顧客問題,而不需要人工客服24小時待命,還有財務助手,能幫忙分析財務報表、找出異常數據,甚至自動產生財務報告,另外也有企業自己開發AI秘書,可以幫忙整理郵件、安排會議、提醒待辦事項等,但以前,開發這類AI代理人需要大量的程式設計和調整模型的功夫 DeepSeek後繼有人?中國AI「Manus」火速竄紅 中國AI公司蝴蝶效應3/6發佈了影片介紹新的人工智慧模型Manus,而且在網路上引爆DeepSeek之後的另一波AI熱潮 蝴蝶效應聲稱Manus「不是另一個聊天機器人或工作流程,而是一個真正的自主人工智慧代理」,共同創辦人季逸超說。「我們將其視為人機協作的下一個範式,並有可能一窺人工通用智慧(AGI)」 AI代理Manus發布7天 200萬人申請等候體驗 中國AI初創公司3/6正式對外發布能夠將用戶想法執行為成品的通用型AI Agent(AI代理)產品「Manus」;Manus AI發文表示,發布後7天來,Manus使用申請等候名單增加到200萬人,「我們對驚人的需求感到非常興奮和謙卑,正在夜以繼日地工作,儘快將Manus帶給更多的人」 Manus為何形成熱潮? Manus與ChatGPT DeepResearch等其他人工智慧代理不同之處在於「Manus電腦」功能,允許用戶直接觀察和打斷人工智慧的思考和執行過程,隨時進行補充或編輯內容。季逸超稱用戶可以透過Manus分析求職者的履歷表選出最好的一份;分析某地區的安全與房價數據,找到最可行的房租選擇。Manus的運行成本僅為DeepResearch的十分之一,運行單次任務的成本為2美元(約合66新台幣) Ø 除了分析面試者,Manus還能分析股票,將股價長線趨勢和各種技術分析,快速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然而,同樣的分析要求對於DeepSeek來說,因資料庫僅更新到2023年,而且只能進行基本分析,效果並不理想,與使用ChatGPT的結果相似 強強聯手!一夜爆紅的AI新秀Manus牽手阿里 Manus日前並宣布,為滿足中文用戶需求,Manus與阿里巴巴旗下通義千問團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通義千問系列開源模型,致力於在中國國產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實現Manus的全部功能。目前兩家技術團隊已展開緊密協作,共同致力於為中國用戶打造更具創造力的通用智慧體產品。 迎戰中國AI!OpenAI推Responses API和Agents SDK 最近中國新創Monica推出了AI代理人「Manus」,並宣稱其性能超越了OpenAI的DeepResearch代理人,促使OpenAI加速推出新的開發工具,Responses API和Agents SDK,目標要讓AI更聰明,也更好用,它是Chat Completions API的升級版,內部開發了8個月,讓AI不只可以對話,還可以看圖、聽聲音就能互動。 Responses API(回應API)主打哪些功能? Responses API是一個能幫AI更快速回答問題的工具,結合了OpenAI先前的API功能,並且內建了許多方便的工具,例如:網頁搜尋,讓AI自動查詢最新的網路資訊,提供更準確的回應,例如:「告訴我今天的天氣?」AI會去查最新的天氣預報,然後告訴你,另外也可以幫你搜尋和整理內部文件內容 Agents SDK(代理人開發工具包)是什麼? Agents SDK是一個幫助企業管理多個AI代理人的工具,譬如公司可能有客服AI、財務AI、秘書AI等,以前這些AI可能各做各的,沒辦法協同合作,而Agents SDK讓這些AI能夠互相合作,變得更有組織性,譬如有一個任務來時,客服AI解決不了一個複雜問題時,它可以把問題轉交給財務AI來處理。 相關概念股
股神巴菲特,神預測
現在我們終於知道巴菲特為何一直在賣股了 巴菲特果然神準 美股暴跌前已大減持股 巴菲特不負「股神」美名,2024年底美股狂飆時,當標普 500 指數創下 50 多次歷史新高時,巴菲特卻忙著在拋售股票,讓許多市場觀察人士摸不著頭緒,而現在答案似乎清晰許多,如今巴菲特坐擁龐大現金,可以進場撿便宜。 巴菲特2024年拋售1430億美元股票 波克夏現金部位大增至3,340億美元的新高 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的94歲執行長巴菲特在2024年最後一季拋售更多股票,2024年全年拋售1430多億美元的股票,現金部位增加到創紀錄的3,340億美元,超過所有美國企業,高於前季底的3,250億美元。 這次證明來得很快:波克夏13-F報告於2/14發布以來,標普500指數迄今重挫5%,吐光2025年來的所有漲幅。標普500週二3/4收盤價跌至2024年11/4來新低,但週三3/5翻漲1.12%,週四3/6下跌1.78%(104.11點)、收5,738.52點。 波克夏董事也學到股神的精隨 波克夏董事2020年神準抄底、近日逢歷史高出脫 曾在2020年疫情爆發不久進場抄底的波克夏海瑟威董事 梅瑞爾·維特默Meryl Witmer,最近趁股價來到歷史高峰附近時逢高減碼。 Barron`s 在3/5報導,Witmer之前在2020年5月新冠疫情熊市谷底進場,大手筆買進8股波克夏Class A股及1,000股Class B股,其中2股Class A股是她的夫婿Charles Witmer購入。當時Witmer以每股261,000美元承接Class A股,時至3/5,股價已上探746,940美元、總共翻漲186%。 根據呈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公告,Charles Witmer 在3/3出售2股Class A股,每股售價接近776,000美元、合計155萬美元落袋。 波克夏Class A股甫於3/3觸及777,749美元、創歷史盤中新高。 Meryl Witmer 2013年進入波克夏董事會,同時也是《霸榮圓桌會議》(Barron’s Roundtable)成員。她是知名的價值型投資者,也是投資機構Eagle Capital的合夥人。 Meryl Witmer擁有11股波克夏Class A股、當中包括家族成員信託的股份,以及2,000股Class B股。她夫婿手上的2股Class A股在賣掉前是存放在個人退休帳戶。 波克夏目前的股價淨值比(Price-Book Ratio)為1.7倍,接近過去十年新高。 梅瑞爾維特默-波克夏董事 https://youtu.be/SAXnGhYS2oo?si=oG7xFYq-u1J6f5Nd&t=29 https://youtu.be/9VXjwm8bhCw?si=qk1-CtuHcStlsToP&t=37 巴菲特大減持股 原因曝光! ◆原因一:政治+經濟面 巴菲特罕見公開評論川普加徵關稅:這是戰爭行為 政治方面,首先,巴菲特可能注意到貿易緊張風雨欲來,巴菲特3/2接受CBS News訪問時曾罕見評論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他表示,「關稅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戰爭行為。」被主持人Norah O’Donnell問到關稅會對通膨產生甚麼影響時,巴菲特回答,「過了一段時間後,這等同對商品課稅。」他笑著說,「我的意思是,總不能指望牙仙子來付帳!」 經濟方面,美國通膨頑強,持續高於聯準會(Fed)的2%目標,通膨會削弱消費支出,而民眾消費是美國經濟的主要推手。 ◆原因二:股票估值 巴菲特賣股的最大原因,也許是股票估值 巴菲特最大的考量或許是估值。2024年第四季,隨著市場一路飆升至新高,股票變得愈來愈貴,不僅相較於自身歷史估值昂貴,也較全球其他市場更為高估。當時的市場幾乎已經「預設完美」,這對於價值投資人巴菲特來說,絕對不是他樂見的局面。 同時,企業內部人士也更傾向於巴菲特的立場,而非市場的樂觀情緒,在2024年第四季大舉賣股以了結獲利。 「巴菲特指標」創新高 美股後市氣氛悲觀 ◆原因三:精心布局接班人 94歲巴菲特精心布局! 專家揭波克夏接班計劃"背後玄機" 部分人認為巴菲特轉趨保守等同看壞股市與經濟,但其他人相信,巴菲特只是在協助集團做好迎接繼任者的準備。 巴菲特在2/22公布年度致波克夏股東信。巴菲特在信中透露:「我今年94歲,阿貝爾(Greg Abel))再過不久就會取代我出任執行長,屆時年度股東信將由他執筆。」 專家分析,巴菲特可能會在2025年5月波克夏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交接計劃,而巴菲特也透過一些舉動替阿貝爾鋪路,如強化波克夏的現金儲備,並透過信託基金設下嚴格管理機制,以確保波克夏不會因他的離世而陷入動盪。 在阿貝爾接手之前,巴菲特的資產配置策略似乎顯示出,他正在創造一個理想的交接環境。馬里蘭大學財務學教授卡斯(David Kass)表示,波克夏持有334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或許是巴菲特刻意為阿貝爾留下充裕的資本,以讓阿貝爾之後能夠自由調度資金,執行自己的投資策略。 巴菲特與阿貝爾-一同出席波克夏年會 https://youtube.com/shorts/4OdTz37R870?si=Se_hPK1Wj2jkNqLf 股神為何欽點"阿貝爾"為接班人? 查理蒙格盛讚:進化版巴菲特! 阿貝爾能落實股神理念與投資模式! 股神口中「適合的接班人」,指的就是現年62歲的波克夏副董事長 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 據《Business Insider》整理報導,阿貝爾生於 1962 年 6 月 1 日,於 1984 年畢業於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獲得商學學位,並於隨後持續展現對會計上的專才。 2013 年在母校的校友雜誌上,阿貝爾就曾談到他對會計學的熱情: 一開始我對金融具有強烈的興趣,但當我意識到理解收入和現金流量表等事情的重要性時,我對會計的研究就開始了。 ◆接管中美能源 1992 年,阿貝爾作為註冊會計師加入了地熱發電生產商 CalEnergy,不過 CalEnergy 於 1999 年收購了中美能源 (MidAmerican Energy)後,就沿用了後者的名字。 同一年,波克夏收購了中美能源,阿貝爾就此進入了巴菲特的視野。他於 2008 年正式接管中美能源擔任執行長一職,並於 2014 年將其更名為波克夏海瑟威能源公司。 目前,阿貝爾為波克夏海瑟威能源公司董事長,且在 2018 年也從波克夏海瑟威董事會獲得了董事席位,並被任命為波克夏海瑟威公司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 美國財經雜誌《財富》指出,巴菲特早在2021年便鬆口承認有意將公司交給阿貝爾管理,並再次於2023年5月舉行的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強調,自己堅信阿貝爾是接任執行長一職的不二人選,而阿貝爾除了曾帶領公司完成幾個重大收購案之外,也「懂得沿用巴菲特的投資模式」,甚至頗有「升級版股神」的架勢。。 ◆蒙格評阿貝爾:進化版巴菲特 阿貝爾在波克夏海瑟威的同事中廣受好評,其中就包括巴菲特的已故戰友蒙格。蒙格在2025年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年會上就曾表示: 阿貝爾在成為商業領袖方面非常出色,無論是作為思想家還是實幹家。 他也是一台巨大的學習機器,你可以說他在學習各種東西方面毫不遜色華倫。甚至有些事情他比華倫更擅長,華倫也知道這一點。 阿貝爾-波克夏副董事長 https://youtu.be/bMdSMgTGrO0?si=GgrimskedDH2AyJq&t=45 ◆原因四:巴菲特並未放棄股票投資 還要再加碼 巴菲特擬加碼日本五大商社 比重將逾10% 巴菲特年度股東信,重申股市投資仍以美國為重,但有意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份,凸顯其對日本經濟後市仍看好。 日本五大商社分別為: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丸紅。 巴菲特表示,波克夏致力於長期投資日本商社,已經和這些貿易公司達成協議,將持有超過10%的比例。 「從一開始,波克夏對每一家日商持股比例的上限在10%以下。但是等到我們接近上限時,這五家公司同意適度放寬上限。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能會看到波克夏對這5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巴菲特解釋說。 波克夏持有日本5大綜合商社股票,包括伊藤忠商事、丸紅、三菱、三井和住友,波克夏最初在2019 年7月買入這些公司的股票。 波克夏在2020年8月買進日本五大商社各5%持股,之後又陸續加碼到9%。日本五大商社為日本五大貿易公司,的業務範圍以貿易和批發業為主,也投資天然氣、礦產,並投資日本大型企業,投資範圍相當廣泛,在國內外不同領域進行投資,方式有點類似波克夏公司。 ◆五大商社股利真的不錯! 巴菲特會青睞五大商社,除了認同五大商社的投資理念外,重要的是五大商社配發給股東的股利不錯;僅伊藤忠商事的殖利率2.9%最低,其他四家商社都在3%以上,三菱商事和丸紅的殖利率更達3.9%。 ◆巴菲特投資首重現金部位 巴菲特在年度致股東信中強調現金部位的重要性,日本五大商社的現金部位都很高,其中有一項現金/淨利比值也很高。 上述比值中,三菱商事的比值高達8.91倍,住友商事的比值也有5.11倍,接下來是三井物產的4.24倍、伊藤忠商事的2.89倍以及丸紅的2.69倍。對一家企業來說,現金部位是最重要的,要有充裕的現金部位在營運上才能面對各種變數,更是企業能否活得下去的根本。 日本五大商社 https://youtu.be/5d6_gSf-4Yg?si=8An3LqTn8pgIDTf5 https://youtu.be/c2m9L_lRhuU?si=xuTis7BLql9OE9mj
興哥就事論事 EP274 AI警訊? 浮現四疑慮!
AI疑慮壓垮科技股 那指跌逾1% 2025/2/24美國股市多收低,那斯達克指數跌逾 1%,主要拖累是大型科技股,投資人對支撐AI技術的需求感到擔憂,同時等待市場巨頭輝達財報結果。 ◆AI疑慮一:微軟正在削減資料中心支出 微軟調基建支出、傳砍算能租約 伺服器/重電股摔 2025/2/21晚間發布報告:TD Cowen證券分析師引述「通路調查」指出,微軟已取消在美國租賃大規模資料中心的計畫,已取消跟「至少兩家民營資料中心營運商」簽訂的租賃合約,而取消的租約算能相當於「數兆瓦(MW)」,暗示 AI 基礎設施可能出現供應過剩的風險。 TD Cowen:微軟也暫停了將資格證明(statement of qualifications)轉換成正式租約的作業。不只如此,包括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在內的其他科技業者,先前也採取類似行動來降低資本支出。 ◆微軟改口「可能調整2.6兆AI支出」 台積電ADR、輝達殺逾3% 微軟發言人2025/2/24雖透過電子郵件堅稱,超過8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畫維持不變,於 AI 和雲端基礎設施,但在某些領域「可能策略性調整」投資步調。 微軟是全球第二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除了建造專供自用和Azure公共雲客戶用的資料中心外,還向CoreWeave等供應商租賃資料中心產能。 Bernstein分析師Mark Moelder:這個消息可能暗示需求降溫,尤其是觀察到大型雲端商財報表現平淡。不過,這也反映微軟過去幾年對於建造自家產能的努力。 Moelder表示,微軟過去找不到足夠算能,為了滿足需求,高層或許不惜以高價租下資料中心和繪圖處理器(GPU)算能,並預訂了高於自身需求的額外算能。 微軟聞訊下跌1.03%、收404美元。 AI晶片龍頭 輝達下挫3.09%、收130.28美元,創2/7以來收盤新低。 輝達晶圓代工夥伴台積電ADR同步下挫3.32%、收191.65美元,創2024年12月12日以來收盤新低。 AI伺服器廠商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大跌7.95%、收51.61。戴爾(Dell Technologies Inc.)也下挫2.94%、收114.14美元。 歐美電力相關概念股應聲跳水。德商西門子能源(Siemens Energy)、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分別下挫4.04%、6.92%。美國能源商Constellation Energy Corp.、德州電力供應與生產商Vistra Energy Corp.也分別重挫5.88%、5.11%。 資料中心營運商Applied Digital(APLD.US)、Digital Realty Trust(DLR.US)則大跌15.31%、3.43%。 ◆AI疑慮二:中國AI崛起 美國的擔憂! 習近平會見馬雲後 阿里巴巴宣布投1.7兆元建設AI、雲計算,創中國民企紀錄 阿里巴巴股價重挫 川普行政命令引發美中貿易擔憂 阿里巴巴ADR大跌10.23%  收在129.04美元,稍早跌幅一度達 11%。 阿里巴巴股價2025年迄今漲52.19%。 因為美國總統川普2025/2/21宣布的最新行政命令,指示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 (CFIUS) 限制中國對美國科技和其他戰略部門的投資。引發投資人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加劇擔憂。然而阿里巴巴隨後宣布的衝刺AI大投資,顯見中美AI競爭角力。 阿里巴巴宣布:未來3年投入超過人民幣3800億元(約530 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7100億元)建設雲端運算和AI硬體基礎設施,創下中國民企在此領域史上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該計畫將讓阿里巴巴成為中國最大的 AI 基礎設施支出商之一。 新華社報導,這筆人民幣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端運算和AI硬體基礎設施的投資,總額超過阿里過去10年的投資總和。 阿里雲目前在大陸雲端運算市場市占率最高,自主研發的開源大模型「通義千問」。從2023年8月起,通義千問相繼開源Qwen、Qwen1.5、Qwen2、Qwen2.5等四代模型,衍生模型超過九萬個。 ◆AI疑慮三:超微賣廠 AI業績不好?超微要賣美國廠,台灣四大代工廠被點名 《彭博社》報導,超微有意出售先前收購、位於新澤西州與德州的伺服器廠,超微想轉售資產價值介於30億至40億美元間,四家台廠仁寶、英業達、和碩、緯創被點名有興趣,然而,最有實力買下的卻是鴻海。 為何賣? 「MI300」系列AI晶片有疑慮?! 超微今年2月公布第四季財報時,對於「MI300」系列AI晶片的營收表現或未來展望隻字未提。從過去的歷史來看,這恐怕不是甚麼好兆頭。 AI晶片怕跟客戶競爭掉單?! 根據《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報導,超微2024年8月以價值49億美元(約新台幣1606億元)的現金與股票交易,收購ZT Systems,部分廠房坐落於新澤西州與德州,AMD 2024年曾表示:計劃出售製造業務,以避免與戴爾和慧與科技(HPE)等客戶形成競爭關係。 ◆台廠若買下超微伺服器廠 將取得川普關稅戰免死金牌 恰好,超微要賣的ZT Systems廠房,有一部分就在德州,而緯創的帳上現金753.19億元,舉債搭配現金,甚至換股,是有機會的。 其他幾家伺服器代工廠實力也不差,和碩在2024年第三季帳上現金高達1113.2億元,仁寶也有600.7億元,英業達有332.4億元。 但不要忘了,最有實力的是鴻海,其帳上現金7千9百多億元,超過這四家代工廠的總和 ◆AI疑慮四:台積電日本擴廠延後與效應... 傳台積電熊本二廠延後動工 時間由本季延後至"今年內" 台積電曾在2024年10月透露,位在日本熊本的第二座特殊製程技術晶圓廠已經開始整地,然而日媒2/24最新消息指出,台積電調整九州熊本二廠的動工時程,負責熊本廠營運的台積電日本子公司「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JASM)表示,熊本二廠的動工時間,由本季延後至「今年內」,但未透露確切原因,不過該公司強調,二廠的投產時間維持在2027年底不變。 對於相關報導,台積電昨天傍晚回應:「JASM在日本的第二座晶圓廠計畫維持不變,目前無進一步資訊可分享。」 業界研判,台積熊本二廠延後動工可能原因,包括地緣政治驅動客戶群投資美國意願增加、車用半導體市況仍低迷等,使得台積海外足跡擴張優先順序可能有變,將靈活調整並專注先衝刺美國新廠投資。 台積電在日本設廠 也救不了.... 熊本掀破產潮"80家企業撐不住" 創12年新高 台積電位於日本熊本縣菊陽町的第一工廠自2024年12月開始投產,外界原本期待此舉能帶動當地經濟快速成長。然而近期數據卻顯示,熊本縣在2024年爆發企業破產潮。根據統計,債務超過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14萬元)的破產企業數量達80家,創下12年來的新高,其中近半數為經營超過20年的老字號企業。 根據日本九州經濟調查協會的預估,台積電在熊本設廠,預計將於2021年至2030年的10年間,為九州、山口縣及沖繩縣帶來約23兆日圓(新台幣4.8兆元)的經濟效益。這一數字較2023年的推估值上修了約3兆日圓(約新台幣6281億元)。 然而,雖然破產企業數增加,總負債金額卻降至87.89億日圓(約新台幣18.8億元),比2023年減少約35億日圓(約新台幣7.5億元),顯示多數破產為中小型企業。 引人關注的是,破產企業中有37家經營超過20年,占總數的46%。這表明,即便是經營時間長、根基穩固的老牌企業,也難以逃過倒閉命運。日媒專家分析,這一現象與新冠疫情持續影響有關,疫情導致許多企業業績未如預期,加上累積的債務壓力,最終陷入經營困境。 研究指出,熊本縣的中小企業正面臨勞動力短缺與物價上漲等挑戰,經營環境日益嚴峻。隨著這些問題在未來可能進一步惡化,企業破產數量恐將持續攀升。 興哥選股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