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報告顯示:
世界十億美金企業家數量前三國家分別為美國(870位)、中國(823位),印度(284位)。
亞洲城市層面對比,2025年上海擁有92位十億美金企業家,超過北京(91位)、孟買(90位),問鼎亞洲“十億美金企業家之都”的寶座。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海擁有87位,落後於孟買(92位)、北京(90位)。
2025年,上海首次超越孟買成為亞洲富豪之都、全球第三,得益於上海新興產業的佈局。根據上海2025重點產業佈局圖顯示,上海已全面形成電子資訊、汽車、高端裝備、軟體和資訊服務四大兆級產業叢集,引領長三角世界級產業叢集建設。
相比較孟買富豪從事領域主要集中能源、傳統製造業,上海高附加值產業(如AI、半導體)富豪佔比顯著提升,則反映了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定位,科技創新和經濟結構升級的成效明顯。
1. 科技與網際網路
代表人物:
虞仁榮(韋爾股份創始人,半導體行業代表,歷史財富曾達950億元)。
黃崢(拼多多創始人,歷史身價曾達1972億元),代表電商行業。
瞿芳(小紅書聯合創始人,身價13億美元),社交媒體領域代表。
2. 新能源與先進製造業
代表人物:
曾毓群(寧德時代董事長,身價2700億元),受益於新能源車市場增長。
馬韜(上海超導科技董事長),其高溫超導帶材項目總投資25億元,預計年產值達50億元。
3. 金融與投資
代表人物:
其實家族(東方財富,財富61億美元),代表金融資訊服務領域。
郭廣昌(復星國際,歷史身價540億元),通過多元化投資佈局醫療、消費等領域。
4. 物流與供應鏈
代表人物:
王衛(順豐創始人,身價133億美元),物流行業標竿。
賴梅松(中通速遞創始人,歷史身價440億元)。
5.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
代表人物:
李革(藥明康德創始人,歷史身價超400億元)。
四川新綠色中藥項目落地青浦,投資15億元,聚焦現代中藥研發與生產。
好處:富豪數量增加通常意味著企業成功、創新活躍或資本積累加速,反映城市經濟活力。富豪財富增長往往能帶動就業崗位增加,尤其在科技、製造業或服務業領域。
壞處:對於富豪聚集的大量財富,一旦缺乏科學的管控,很容易出現城市經濟結構出現單一化、壟斷化,造成大量的財富資源聚集在少數人手中,進而導致居民貧富差距持續擴大,擠壓中低收入群體的生存空間、加劇社會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