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離糖尿病僅一步之遙,做好 1 件事可逆轉
“我沒有口渴、多飲、多尿的症狀,怎麼就血糖超標了?”

看著體檢單寫著“肥胖、脂肪肝(中度)、糖尿病前期”等診斷,35歲的小章,一臉的困惑和焦慮。

糖尿病前期,是正常血糖到糖尿病的過渡階段,也可以理解為一隻腳已踏入糖尿病大門。

而在中國,糖尿病前期人群,預估有1.48億人,也就是將近1.5億[1]。他們的血糖正在偷偷地升高,距離真正的糖尿病僅一步之遙。

可能很多人和小章一樣迷惑:血糖高到什麼程度算糖尿病前期?怎麼避免發展到糖尿病?要不要吃降糖藥?有沒有機會逆轉?

今天,我們就幫大家認清糖尿病前期這個潛伏的“殺手”。

科學家其實很早就關注到,某些人群中存在血糖輕微升高現象,最初用空腹血糖受損(IFG)或糖耐量受損(IGT)這兩個名詞,來定義這部分未來可能進展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但這兩個拗口的醫學專業名詞,很難讓普通人和醫生產生足夠的重視。

為此,2001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用一個更加通俗易懂的名詞——糖尿病前期來代替“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受損”,並通過ADA糖尿病指南迅速推廣到全球[2]。

那麼,醫生是怎麼診斷糖尿病前期的呢?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6.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後2小時血糖<7.8mmol/L;

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後2小時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前期就是介於兩者之間,空腹血糖在6.1~6.9mmol/L,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後2小時血糖在7.8~11.0mmol/L之間[1]。

如果有任何一個指標符合,就說明你已經加入糖尿病的“後備軍”。

2020年發佈的《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預的專家共識》[1]顯示,中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15.5%,預估有1.48億人,這個數字比糖尿病患者數量更為龐大。

當然,我們現實中不可能對所有人直接進行糖尿病篩查,醫生一般是先通過中國糖尿病風險評分表來評估糖尿病風險。這個表格適合20~74歲的群體,評分值的範圍為0~51分,總分≥25分者屬於高風險人群,需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篩查。

有興趣可以給自己打個分,看看自己是不是高風險人群。

(中國糖尿病風險評分表[1])

糖尿病前期雖然還不是糖尿病,也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但如果不加干預,每年約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進展為糖尿病[1,3]。而且,糖尿病前期還與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變、腫瘤、痴呆、抑鬱等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

所以,趁還沒發展成糖尿病,我們必須找機會及時阻止它。

很多人一聽到“糖尿病前期”就非常緊張。但實際上,只要及時進行積極的生活習慣干預,這個階段的病情是有可能被延緩的。

糖尿病前期怎麼生活干預?要不要吃降糖藥?

《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預的專家共識》建議,先別急著吃藥,重要的是先控制體重。

也就是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讓自己的體重指數(BMI)達到或者接近24kg/m2,或3~6個月內體重至少下降5%,並長期維持。(註: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通過長期堅持生活方式的干預,能讓糖尿病的風險下降39%~58%[4]。

糖尿病前期為什麼格外強調控制體重呢?這是因為肥胖和超重的人,由於身體脂肪過多,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對胰島素需求更旺盛,胰島β細胞長期超負荷工作,更容易變成糖尿病。

對於超重或肥胖者,每日飲食總熱量至少減少400~500千卡(1千卡=4.184 千焦),控制飽和脂肪酸攝入佔總脂肪酸攝入的30%以下[1]。

運動方面,優先選擇跑步、游泳、自行車、健身操、太極、乒乓球、羽毛球等中等強度(運動時有點費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運動,每天不少於30分鐘[1]。

不想被“糖尿病”找上門,就得在體檢上留點心。

大家要養成定期體檢和測血糖的習慣,對糖尿病前期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把糖尿病的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建議[5]:

  • 40歲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檢測1次空腹血糖;
  • 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個月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後2小時血糖。

下面這些特徵滿足任意一個,屬於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議每年查1次血糖[4]:

● 有糖尿病前期史;

● 年齡≥40 歲;

● 體重指數(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5 cm);

● 一級親屬有糖尿病史;

● 缺乏體力活動者;

● 有巨大兒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 有多囊卵巢綜合徵病史的女性;

● 有黑棘皮病者;

● 有高血壓史,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者;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0mmol/L 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藥治療者;

● 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 有類固醇類藥物使用史;

● 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或抗抑鬱症藥物治療;

● 中國糖尿病風險評分表總分≥25 分。

總的來說,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上,你的血糖、你的身體未來何去何從,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請相信,只要通過適當及規律的生活干預,就可能逆轉為血糖正常人群,避免糖尿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等. 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預的專家共識[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20,36(5):371-380

[2]醫學的進步還是藥企的福利?科學雜誌炮轟糖尿病前期概念的是與非.醫師報.https://mp.weixin.qq.com/s/wzL0ezoM8-_SO0XkCYj0Yw

[3]Knowler WC, Fowler SE, Hamman RF, et al. 10-year follow-up of diabetes incidence and weight loss in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Outcomes Study[J]. Lancet, 2009, 374(9702):1677-1686. DOI: 10.1016/S0140-6736(09) 61457-4.

[4]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第一-四章.中華糖尿病雜誌.https://mp.weixin.qq.com/s/_P6kfSxa05IPEIKSyi34kw

[5]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騰訊醫典)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