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波持續席捲全球資本市場。市場巨震之下,包括瑞銀、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資機構紛紛發佈最新觀點。
4月8日,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發表中國股票策略稱,按歷史經驗來看,近幾日A股市場的走勢可能已經對潛在的負面影響大致進行了計價。當前,A股市場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下行保護。
高盛中國股票首席策略師劉勁津則表示,美國關稅通過多重變數影響中國股市的公允價值,他認為A股的策略性組態機會優於港股,在行業組態上繼續偏向消費類股。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Laura Wang)則認為,短期內市場波動性仍將保持高位,A股市場更具韌性,應被視為避險或分散風險的組態選項。
4月8日,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發表中國股票策略。
市場如何計價關稅影響?孟磊認為,參考2018年的經驗,A股市場的主要指數在關稅相關新聞公佈的首日出現約3%左右的回呼,但在此後的兩周內呈震盪走勢。這意味著A股市場對貿易摩擦的計價並沒有過度提前,也不會過於滯後。此輪美國加征所謂“對等關稅”幅度較2018年更大。按歷史經驗來看,近幾日A股市場的走勢可能已經對潛在的負面影響大致進行了計價。
孟磊明確指出,當前A股市場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下行保護。
據其介紹,當前,滬深300指數和全部A股的靜態市盈率為11.7倍和13.8倍,分別較五年均值低0.7個標準差。此外,目前A股市場的股票風險溢價仍比長期均值高出1.7個標準差,接近歷史最高點水平。放眼全球,當前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較MSCI新興市場(剔除中國)指數有著12%的折價,低於21%的溢價這一歷史平均水平。較低的估值水平可能使得A股市場具有更高的韌性。
孟磊還提到,市場的穩定需要大規模資金淨流入的支援。中央匯金公司公告稱,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4月7日尾盤滬深300ETF再度放量。
孟磊表示,從2025年全年的角度來看,除了中央匯金等機構,其它長線資金將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持續穩定地進入A股市場。2024年至今,監管部門持續推動長線資金進入A股市場。《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於2025年1月發佈。
“我們估算,保險公司、公募基金與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別為中國股票市場帶來1兆元、5900億元與1200億元的淨流入。長線資金作為市場的壓艙石,其管理風格穩健,投資期限長的特點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股權風險溢價。在極端的市場情況下,中央匯金等機構持股規模亦有進一步提升的能力以穩定市場。”孟磊說。
風格組態方面,由於近期市場波動,孟磊建議投資者在“價值”和“成長”兩者之間進行戰術性再平衡。短期內,市場情緒受制於美國宣佈加征所謂“對等關稅”與全球股市波動,大盤股可能在短期內因其相對較高的防禦性而跑贏市場。在行業偏好方面,戰術上看好受益於國內政策利多的行業。
高盛中國股票首席策略師劉勁津也發佈了最新觀點。他認為,美國關稅通過多重變數影響中國股市的公允價值,包括五方面:一是對中國出口商的直接收入衝擊,以及對全球和中國經濟增長的間接溢出效應;二是人民幣貶值;三是關稅向終端使用者的傳導程度;四是潛在的政策緩衝措施,特別是財政刺激政策;五是廣義中美關係。
“考慮到未來幾周中美政策日程仍將保持活躍,而且雙邊貿易緊張局勢正在升級,重申我們的觀點,即事件風險和獲利了結壓力將導致牛市漲勢放緩。我們現在認為,短期內市場可能下探我們的風險情景估值,直至貿易和政策明朗,達成新的關稅均衡。”劉勁津說。
劉勁津表示,在外部風險加劇之際,將繼續關注以國內為重、政策驅動且異質性的投資機會。他認為,A股的策略性組態機會優於港股,在行業組態上繼續偏向消費類股,並在投資題材上注重優選人工智慧受益股、面向新興市場的出口企業以及股東/現金回報題材。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Laura Wang)及團隊近日也發表了最新觀點解讀關稅衝擊影響。王瀅認為,短期內市場波動性仍將保持高位,全球範圍內,A股市場更具韌性,應被視為避險或分散風險的組態選項。
王瀅認為,高於預期的關稅上調引發短期市場波動。隨著市場試圖消化關稅對經濟增長的潛在衝擊,以及中美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預計短期內市場波動性仍將保持高位。
“A股市場更具韌性,應被視為避險或分散的組態選項。”王瀅稱,若中美關係變得緊張(包括關稅過度上調),由於A股投資者以散戶為主且對離岸市場投資管道有限,其對政策動態的敏感度較低,A股市場表現將比離岸市場更穩定。此外,A股與全球市場的相關性低。因此,建議投資者在中國資產組態中加大在岸市場比重,或在組合中逐步增加A股組態。 (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