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現在到底能不能抄底?

全球股市近期幾度跌入技術性熊市(熊市一般定義為近期高點下跌超過20%)。高盛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回顧歷史上的熊市,可以幫助我們判斷這一輪下跌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

雖然美股在川普宣佈對大部分國家關稅「緩徵90天」後出現反彈,但Oppenheimer認為,市場要真正反轉,還差幾個關鍵條件。他寫道:“估值還需要進一步修正,股市才可能進入新一輪'希望期',也就是牛市啟動前的強勁反彈階段。”

熊市分三類,不同成因帶來不同後果

高盛團隊總結,歷史上的熊市大致可分為三種:

1. 結構性熊市

典型代表是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這類熊市由系統性風險和資產泡沫破裂引發,通常伴隨著物價劇烈下跌、銀行危機、經濟深度衰退。

2. 周期性熊市

這類熊市源自正常的經濟周期波動,例如昇息、利潤下滑或經濟即將衰退。它們雖然劇烈,但更具規律性。

3. 事件驅動熊市

由突發事件引發,如戰爭、油價暴漲、新興市場危機,或技術性市場失衡。它們往往不會導致全面衰退,市場通常能較快反彈。例如新冠疫情初期的市場暴跌,就是典型的事件驅動型熊市。

數據顯示,周期性和事件熊市的平均跌幅約為30%,但持續時間不同:

1. 周期性熊市平均持續約2年,完全修復需約5年;

2. 事件型熊市通常持續約8個月,1年內可基本修復。

相較之下,結構性熊市的殺傷力最大,平均跌幅可達60%,持續時間超過3年,修復周期往往長達10年。

Oppenheimer提醒:“熊市的類型往往事後才容易判斷,在當下很難界定。一輪熊市可能從某種形態開始,但最終變成另一種。”

本輪下跌正從「事件型」向「周期型」演變

高盛認為,這輪市場調整起初是典型的事件驅動熊市——導火線是美國突然大幅加徵關稅。年初時全球經濟基本面其實不錯,因此初期反應相對溫和。

但Oppenheimer警告,這輪下跌可能演變為周期性熊市,尤其是在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的背景下。高盛已下調2025年美國GDP成長預期,衰退的機率也在上升。

目前美國股市估值仍處於歷史高位,失業率也處於極低水平,未來如果經濟下滑,估值和就業可能都將面臨調整。高盛的「多空指標」在4月8日仍處於高位,顯示市場短期仍有下行空間。

股市何時真正反彈?

回顧自1980年以來的19次熊市反彈,高盛發現它們平均持續44天,MSCI全球指數在此期間平均反彈10%-15%。

但要看到真正的“反轉訊號”,Oppenheimer團隊認為需要以下四個條件同時具備:

1. 估值夠有吸引力

2. 投資人情緒極度悲觀,部位超低,具備反轉基礎

3. 政策支援到位(尤其是降息)

4. 經濟指標的「改善趨勢」出現(即成長加速度轉正)

目前來看,這些條件尚未完全滿足:

1. 美股估值依然偏高,尤其是市值與GDP比值仍處歷史高點

2. 降息預期尚不明朗,若未來經濟衰退風險升溫,聯準會才可能轉向

3. 高頻經濟數據仍偏弱,難言反彈

4. 投資者情緒已顯著轉空

Oppenheimer認為:“目前這輪熊市不像是結構性崩盤。企業資產負債表總體健康,銀行資本也較為充足,美股雖貴,但還沒到泡沫破裂的程度。”

這讓他更有信心認為:“本輪熊市的深度和持續時間,應該不會像歷史上的結構性熊市那麼嚴重。”

非美市場:新的機會或許正在醞釀

過去15年,美股大幅跑贏全球市場,估值也漲水船高。然而,這輪從美國科技股開始的下跌,讓非美市場暫時「脫鉤」了。

高盛指出,年初歐洲股市的表現反而強勁,背後有德國財政刺激預期和中國科技突破的支撐。

但隨著美股跌幅擴大、衰退預期升溫,非美市場也未能獨善其身。 Oppenheimer指出:“一旦美股跌幅超過10%,其他市場也難以倖免,只是相對跌幅可能較小。”

在當前美國高估值、高通膨、企業獲利承壓的背景下,國際多元化組態或許更值得考慮。

不是每輪熊市都是災難,也不是每次下跌都該恐慌

現在的問題不是“是否抄底”,而是“什麼時候抄底才合適”。如果你能辨識熊市類型、觀察關鍵訊號,再結合自身投資周期,也許熊市正是一場危機的機會。

高盛的結論是:這一輪下跌不像2008那樣徹底崩盤,更像是周期性調整。對投資人來說,或許不是立即衝進去,而是盯緊那四個關鍵訊號,做好準備,一旦「希望期」出現,就別猶豫了。 (產業研究報告)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