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美國加關稅,補齊中國三大短板

川普一會說50個國家都打電話求饒了,一會又給除中國外的所有國家90天的關稅寬限期,對中國的針對性拉滿了,那麼美國這波加稅,對中國會產生什麼影響呢?現在的美國人每年消費3 兆美元,雖然還是全球第一,佔比30%,但美國人現在每花100塊錢裡,有40塊錢是藉來的,要知道,美國的信用卡和車貸違約率,已經飆升到近5年的高點了。

更關鍵的是,對美出口占咱們出口總額的比例,從2016年的21%,一路下降到2024年的14.7%。雖然仍是最大的單一市場,但對咱們整體經濟的影響幅度,已經大不如從前,根本不足以傷筋動骨。

生產和消費有嚴重錯配

其實過去20 年裡,全球經濟最大的失衡,就是生產和消費有嚴重錯配。咱們幹活太多,花錢太少;美國不怎麼幹活,反而一直花錢享受;南美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迫切想要改善生活,但無奈囊中羞澀。其實咱們早就想解決這個隱患了。 2007年家電下鄉,2009年汽車下鄉,消費品以舊換新,外加發放消費券;2020年再度發放消費券;2024年重新啟動以舊換新補貼;2025 年,更是推出了力度空前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但問題就在於,人是有慣性有惰性的,只要出口的錢賺得還算舒服,經營國內市場的動力就沒那麼大。所以反過來想,現在美國的史詩級關稅,反倒會讓國內經濟的各個環節,從工廠到商業,從平台到消費者,通通丟掉幻想,一門心思把內需給搞起來,一旦出口轉內銷,反而能帶來一波優勝劣汰,讓那些糊弄事的工廠商家,改進了嗎,要麼倒閉,行業質量升級不就優勝劣汰,讓那些糊弄事的工廠商家,改進了嗎但這只是咱們要補的第一個短板。

高端技術需再次突破

再看第二個,雖然說生產工藝技術的商業應用,咱們都很強了,但源頭創新和基礎研究還有很大差距,例如新材料、創新醫藥和高端晶片。知道為什麼咱們每年得管美國採購將近1,000 億美元的服務嗎?這裡面,大部分都是專利授權費和產品研發費。說穿了,很多跨國公司只是把生產和供應鏈放在咱們國內,核心的配方和技術捂得那是相當嚴實。

趁著這次的關稅反制,不如乾脆收緊對美國的服務採購,倒逼國內企業把這些秘方和技術都給破解了。難度肯定很大,但咱們爺爺那輩吃著鹹菜窩頭,在戈壁灘上拿算盤,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原子能方程式。今天國內要電力有電力,要算力有算力,要財力有財力,難道還搞不定晶片和光刻機嗎?

削弱美國金融體系的影響力

第三個短板,也是最難啃食的骨頭。美國頂級投行高盛、大摩,發幾篇研究報告,就極有可能左右全球市場的走向;美國投資機構先鋒、貝萊德,滿世界買入最優質的核心資產,似乎有用不完的資金;美國的三大國際評級機構—— 穆迪、標普、惠譽,動不動就給別人降職評級,能直接影響別人在國際市場市場的利率稍微增加。

美國的金融體系,幾乎是360 度無死角的強大。自二戰結束以來,操控市場如布棋子。咱們的金融機構跟美國相比,綜合實力和國際化水準差距非常大。不如趁著美國加關稅,適當限制美國金融服務的引進,推動國內金融機構整合升級,尤其是讓他們配合產業組團出海,提升國際服務能力。

所以還是那句話,絕對不能按對方的節奏,得按咱們自己的節奏來。別看他蛇形走位分外妖嬈,只要咱們把短板補上,到時候一招就讓他四仰八叉。 (金鑰匙商學堂)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