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晶片大廠輝達 CEO 黃仁勳 16 日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共進晚餐,肯定其報價公平值得。17 日談及中東晶片管制放寬時,他強調控管技術流入中國,否認推 H20 降級版。半導體機構預測台積電 2030 年毛利率或達 65%,2025 年其計畫新增 9 座廠區,加速 3 奈米產能提升及 2 奈米量產,強化自動化與可持續發展。
2025 年 5 月 16 日晚,輝達 CEO 黃仁勳抵台首日便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台北私廚「鄒記食鋪」舉行高規格會晤,這場被稱為「兆元宴」的閉門會議吸引業界高度關注。台積電派出超 7 人高管團隊,包括魏哲家、人力資源資深副總何麗梅、法務長方淑華、財務長黃仁昭等,黃仁勳之女黃敏珊亦出席,凸顯非官方場合的合作誠意。
黃仁勳表示:台積電報價對每個人都是「一致且公平」(consistent and fair),非常值得(worthwhile) 。談到產能配置時,再次強調台積電定價公平,還透露 2 奈米及以下製程難度極高、價格不菲,但非常值得。
黃仁勳進一步解釋,2 奈米製程需突破原子級製造精度、散熱管理等技術瓶頸,台積電憑藉准壟斷的先進製程能力,其定價邏輯與技術稀缺性高度匹配。魏哲家回應稱,台積電將持續加碼 CoWoS 先進封裝等技術投入,以支撐輝達在 AI 晶片、資料中心等領域的高端需求。
此次會晤釋放雙重戰略訊號:一方面,輝達對台積電先進製程的依賴深化,2 奈米技術將成為雙方在下一代 AI 晶片競爭中的核心壁壘;另一方面,台積電通過定價權與技術壁壘,進一步鞏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
分析指出,黃仁勳的表態不僅是對台積電技術實力的背書,更為雙方後續 3 奈米產能增長超 60%、2 奈米 2025 年下半年量產等合作埋下伏筆。隨著半導體產業鏈向先進製程集中,2 奈米的「高價共識」或將重塑全球晶片成本結構,加速行業馬太效應。
17 日晚間,黃仁勳宴請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和碩、廣達)、台達電、英業達、緯創、華碩等 20 余家台灣地區核心供應鏈夥伴,慶祝輝達 Grace Blackwell 高性能計算系統成功量產。
這款重達 2 噸的 AI 基礎設施核心產品,依賴台積電 CoWoS 先進封裝技術,標誌著雙方在晶片設計與製程工藝上的深度協同。
黃仁勳席間提及未來將在全球佈局 AI 超算,並暗示將在美出口管制框架下為中國市場定製產品,引發業界對供應鏈調整的關注。
當日中午,黃仁勳在文華飯店外親切回應媒體,用中文表示「睡眠充足、無時差」,並針對兩大爭議點作出明確表態:
1、否認 H20 降級版計畫:針對「因美國將特供中國的 H20 GPU 納入管制而計畫推出降級版」的傳聞,黃仁勳強調「輝達仍在評估如何調整中國市場策略」,並未確認新的產品規劃。
2、技術管控立場:談及川普政府放寬中東 AI 晶片出口限制時,黃仁勳指出,輝達產品(如 Grace Blackwell 系統)因體積龐大、可追蹤性強,非法轉移難度極大,合作方須嚴格遵守技術轉移禁令,「任何想繼續採購輝達產品的國家或企業,必須做好管控」。
除商務行程外,黃仁勳的家庭活動亦引發關注。17 日中午,他與家人在台北「十二月粥品」用餐,8 人消費 4000 余元新台幣,餐後主動為粉絲簽名,並向店員發放紅包,展現親民一面。此舉被解讀為其個人風格的體現,同時微妙傳遞出對台灣地區供應鏈生態的重視。
半導體研究機構 SemiAnalysis 指出,台積電憑藉先進製程定價權、產能利用率及 CoWoS 等先進封裝業務,2030 年毛利率有望達 65%。
2025 年,台積電計畫新增 9 座廠區(8 座晶圓廠、1 座封裝廠),3 奈米產能增長超 60%,2 奈米製程於下半年在新竹、高雄量產。同時,其美國亞利桑那州廠(4 奈米已量產)、日本熊本廠(2025 年初投產)及德國德勒斯登廠(特殊製程)加速建設,以應對 AI 晶片需求爆發。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台積電目標 2040 年實現 100% 可再生能源供電,2050 年淨零排放。
黃仁勳此次訪台,既展現了輝達對台積電先進製程的依賴(尤其是 2 奈米技術的戰略價值),也通過高層互動與供應鏈聚合,強化了其在全球 AI 晶片產業鏈的主導地位。而其對中國市場策略的「評估」表態,以及台積電的全球化產能佈局,均折射出科技企業在中美博弈下的謹慎平衡 —— 既要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又需維持技術領先與市場份額。未來,雙方在先進製程、封裝技術及供應鏈安全上的合作,將持續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 (芯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