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騷亂一度“兵戎相見”,席捲全美,“見過大世面”的洛杉磯人卻覺得意猶未盡。當談到現實,他們會說“和川普反移民的鬥爭還遠未結束”,而當前的混亂形勢,“和洛杉磯2006年最大規模移民示威活動還差得遠呢”。說得都沒有錯,「移民」可以說是美國政治的核心問題之一,怎能依靠幾天的街頭運動就輕描淡寫呢?
不過,抗議群眾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幾天的示威與抗議將一個有野心的背後大佬捧到了台前,他就是加州州長民主黨人加文·紐森。
中國人可能對紐森的印象普遍還不錯,因為的對華言論相對溫和。但是在美國的政治角力中,他相對中立的態度並不是加分項。在美國談論華色變日益毒化的氛圍中,他遠遠不算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
但經過這一輪與川普的較量,紐森的名號被美國媒體、特別是親民主黨派系迅速傳開,成為對抗川普的標誌性形象。眾所周知,民主黨在大選慘敗之後陷入了低潮和迷茫,拜登重病了,哈里斯貓冬了,他們幾乎沒有力量找到一個可以獲得廣泛支援並和川普掰掰手腕的人物和問題,即使偶爾找到了,也會因為黨內分歧難以形成統一的意見。但是中期選舉和2028年大選是繞不開的話題,所以民主黨迫切需要打開新思維來對抗川普。
紐森拿「移民問題」作為關鍵抓手,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站在了幾乎是川普「政治敵人」的位置上,他用「來逮捕我吧」近乎挑釁式的語言回敬川普。不僅如此,他還公開罵川普是“一個冷酷的騙子”;製作了傳播很廣的諷刺川普表情包帖文和TikTok視頻,這使得他在社交媒體的粉絲幾乎翻了一倍,強化了他“站在反抗川普暴政第一線”這個深入人心的標籤。對同樣靠玩轉社群媒體的川普來說,紐森絕對是個能夠對症下藥且有來有回的強勁對手。很多美國人覺得紐森會是2028年總統大選的有力競爭者。
不過美國政治雖然有許多表演和作秀的場合,卻不完全是過家家的兒戲,隨著紐森聲望的上升,許多針對他過去的質疑也不斷湧現。除了來自共和黨的批評者,民主黨黨內也有許多對他不服氣的聲音,看來僅憑一次的嶄露頭角還遠遠不夠。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紐森先前和川普的關係幾乎是民主黨裡的「親川普」派,當然也可以說他順勢而為,眼下更加講實際。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中,因為紐森在新冠疫情上的表現很突出,川普還稱讚過紐森「他太棒了,我們相處得很好」。
紐森最令民主黨不滿的是他在川普上任後的政治態度,在今年年初的洛杉磯大火中,紐森承諾與川普開展合作進行災後重建,鏡頭捕捉到了兩人擁抱在一起的照片。今年2月,紐森在白宮和川普會談後發布了感謝川普的帖子,他在電視節目中接待了班農等MAGA派政治人物。這一系列行為導致他並不被看好,批評者嘲諷紐森「是一位天生政客,正以標誌性的方式抓住時機」。
其次,紐森在民主黨主力推的性別議題上與他們貌合神離。紐森曾公開表示,允許跨性別女性參加體育運動“不公平”,這招來許多民主黨支持者的批評。
在對待流浪漢的問題上,紐森身為加州州長這個身份明顯高於民主黨的身份。那些2023年底APEC期間「一夜消失」的舊金山流浪者帳篷,正是紐森在加州主推的政治議題,因為加州有18萬無家可歸者,位於全美之首。去年5月紐森發行政命令要求州政府機構拆除全州無家可歸者營地,只過了1個多月,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允許拆除流浪者營地的裁決。
同樣加深紐森負面印象的是新冠疫情期間,加州的防疫管理在美國相對比較嚴格,有禁止聚餐等禁令,但紐森卻在疫情最較勁的時刻被曝出在高檔餐館舉行生日派對,這無疑加重了美國民眾對精英們的信任危機。而不得不說,民主黨幾次敗選的重要因素就是候選人的「人設」與美國選民對他們的實際觀感差距過大,紐森在這方面也不是一個特例。
最重要的一點是,紐森和川普的交鋒並不會像拳擊賽一樣分出明顯的勝負,而移民問題鬧歸鬧,最終仍是美國政治中難以解決的一道深刻傷疤。
紐森本人的確實通過洛杉磯騷亂獲得了不少政治聲望,但美媒很快就發布了一份對洛杉磯騷亂的民意調查,彷彿潑來的一盆冷水。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暴動的態度是非常複雜的,支援川普派遣國民警衛隊維持秩序的有41%,反對的則有44%;而對於川普下令用執法方式驅趕移民的決定態度也近似,支援的有39%,反對的則是40%。
換句話說,對於「非法移民」這個問題,無論如何處理,在美國國內都有擁躉和反對者,紐森能通過這個問題讓自己出彩,並不是他提出了讓大家都滿意或者爭取了中間派的優秀政策,而是藉助川普引燃的這枚震撼彈借題發揮。但他自己對待非法移民的主張連在加州內部都有許多反對聲,還引來過幾次罷免程序的啟動,例如他曾經削減了這些無證移民的醫療保障。
所以說聲望急劇上升的紐森只能算打響了民主黨反川普的“第一槍”,而擺在他面前的依舊是民主黨對美國國內議題難以提出更優解的爛攤子,即使在民主黨內他能否成為領袖也是未知之數。如果紐森的目標真是2028年總統大選,他要走的路還很長。 (金金樂道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