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官方認證
小星星
753
發文
12
粉絲
個人牆
長文
影片
粉絲
官方認證
小星星
前天 20:05
•
北影節閉幕式星光璀璨!耿樂&海一天獲最佳男配
4月26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式紅毯及 “天壇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當天的北影節閉幕式紅毯星光熠熠,包括“天壇獎”國際評委會主席中國導演姜文,華人演員陳沖、中國演員倪妮、英國導演大衛·葉茨、芬蘭導演泰穆·尼基、主賓國瑞士導演文森特·佩雷斯、中國香港藝術指導葉錦添一同亮相。《好好的》《大風殺》《如意飯店》等劇組主創集體亮相紅毯。“天壇獎”國際評委齊亮相閉幕式紅毯:主演馬麗、趙淑珍、海一天及《好好的》劇組亮相閉幕式紅毯,導演張琪、演員耿樂隨《大風殺》劇組亮相閉幕式紅毯:《如意飯店》導演李永一、主演楊子姍 、於晞悅、潘斌龍亮相紅毯林志玲劉曉慶15部入圍佳作跨越山海與文化隔閡,用獨特視角、精彩敘事和震撼視聽,編織出一場光影盛宴。在光影交織中,世界萬象盡現;在故事碰撞間,用鏡頭訴說藝術的無限可能。“天壇獎”國際評委會主席姜文挪威電影《愛的暫停鍵》成全場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女主角四項大獎,該片也是女導演莉莉婭·英戈爾夫斯多蒂爾的首作。耿樂&海一天在頒獎禮上,海一天(《好好的》)和耿樂(《大風殺》)攜手拿走最佳男配角獎。《大風殺》同時也獲得最佳編劇獎,該片已定檔5月1日上映。最佳藝術貢獻獎由《音訊》獲得,該片女主角瑪拉·貝什泰利同時獲得最佳女配獎,最佳男主角由《最美小鎮》皮埃爾·巴斯丁、本傑明·蘭比羅特獲得。其他獎項方面:最佳音樂由《貝林格:宏圖大志》伊恩松諾加內獲得,最佳攝影由《音訊》古斯塔沃·斯奇亞菲諾獲得,評委會特別榮譽由《納維》斬獲,終身成就獎頒發給表演藝術家田華。頒獎禮嘉賓:演員倪妮、導演薩布頒獎禮嘉賓:陳沖、唐國強、劉曉慶頒獎禮嘉賓:林志玲(Mtime時光網)
#北京國際電影節
#耿樂
#海一天
57人
讚
留言
分享
官方認證
小星星
前天 20:00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新質光影·美美與共
2025年4月26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北影節”)在春日裡的懷柔雁棲湖畔圓滿落幕。這場歷時9天的全球影壇盛會,以“新質光影·美美與共”為主題,在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與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的歷史坐標下,架起連接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光影橋樑。來自103個國家和地區的1794部影片匯聚“天壇獎”競技場,超300家國際影視機構參與交易,122個國家和地區的2002名記者現場報導,共同見證了這場兼具藝術高度與產業深度的文化盛典。從致敬經典到AI前沿,從青年影人扶持到“票根經濟”創新,北影節以多維實驗探索電影藝術的邊界,向世界展現中國電影強國的雄心與北京的文化活力。國際賽場的中國坐標本屆“天壇獎”評委會由姜文領銜,陳沖、大衛·葉茨(《哈利·波特》系列導演)、葉錦添等組成跨文化評審團,兼顧藝術深度與商業價值。匈牙利電影大師貝拉·塔爾坐鎮“注目未來”單元,挖掘新銳力量。本屆“天壇獎”吸引來了全球1794部影片參賽,海外作品佔比近90%,較去年增長18.9%。芬蘭治癒系家庭片《夏日之書》、土耳其神話寓言《白天是阿波羅,晚上是雅典娜》、中非合拍片《納維》等佳作,拼合成多元文化的光影版圖。北影節展映策展人、親身參與了十一屆北影節邀片工作的沙丹對此深有感觸:“我今年是第十一年參加電影節展映的邀片工作,最深的一個感受就是,我們的朋友圈在不斷擴大,和剛開始相比,今年北影節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這麼多部佳作匯聚北京,正是北影節影響力不斷擴大的體現。”北影節國際會客廳匯聚了300余家中外影視企業,特邀10家國際版權公司與5位國際電影節選片人參與。秘魯發行商阿倫·卡普爾感慨:“中國電影製作水平實現飛躍,全球競爭力顯著提升。”其家族四十年深耕南美市場,見證了中國電影從《紅高粱》到《流浪地球》的產業巨變。星光熠熠生輝的各類演出、新銳思想碰撞的名家論壇、如火如荼的影視交易、色香味俱全的電影主題集市,也吸引了大批國際知名媒體的宣傳報導。據組委會統計,本屆北影節共收到來自122個國家和地區2002名記者的註冊申請,其中包括來自境外140家媒體的275名境外記者。同時,CGTN、國際線上、China Daily等主串流媒體平台也充分發揮強大的海外傳播能力,進一步提升了北影節作為國際影視賽場上“中國坐標”的影響力。文明傳承的雙向解碼120年前,由京劇名家譚鑫培出演的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在北京城南誕生,這部當時被人稱為“西洋鏡”的電影,既是中國電影的起點,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初次融合。120年後的今天,同樣是融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科技的中國電影《那吒2》橫空出世,並以超157億元票房進入全球影史前五,為中國電影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導演黃建新解讀其成功的密碼時說,因為那吒的叛逆與正義,建構了全人類的情感公約數,“可以說這是一部世界級電影,這是中國人的一大進步,也是中國電影人的一大進步。”從1905年《定軍山》到當代神話重構,中國電影正在實現著從跟跑到領跑的蛻變。在本屆北影節開幕式紅毯上,“致敬經典”環節實現了文化轉譯。京劇《定軍山》與《羅馬假日》同台輝映,李小龍截拳道表演串聯功夫電影史……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既是向世界電影經典的致敬,也凸顯中國電影的文化主體性。產業未來的創新實驗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不僅是全球銀幕藝術的展示盛會,更搭建起融合經典傳承與產業創新的多維對話平台。組委會通過多場核心論壇、影人沙龍交流等活動,重點聚焦行業前沿議題,包括人工智慧技術革新帶來的影視創作範式轉變,短影片與微短劇的創作浪潮對傳統影像美學的衝擊,以及影視工業化處理程序中人才培育和產教融合的實踐痛點。這些深度探討既體現了北影節對電影本體價值堅守的追求,又展現出對產業變革的敏銳洞察,通過搭建產學研對話橋樑,為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方法論支援。這場年度光影盛會,正以多維視角建構中國電影的發展坐標系,既直面流量時代的內容生產焦慮,又積極探索技術賦能下的藝術新可能,彰顯了中國電影人在守正創新中開闢產業新局的開拓精神。作為發現行業新人、孵化電影新作的重要類股,本屆北影節項目創投共收到507個報名項目,在終審路演上創投評委會主席陳思誠、評委董潤年、饒曉志、許月珍、張子楓等人與青年創作者們進行了深度的溝通與交流,評委們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助力這些創作者們的項目早日孵化成功。同時,創投訓練營類股同樣體現了北影節對青年影人的系統性扶持。訓練營集結監製、導演、編劇文牧野,演員周冬雨,製片人、編劇應蘿佳等8位行業資深導師,形成覆蓋電影創作全產業鏈的培訓體系,從導演、製片、攝影、美術多維度提供專業指導和培訓課程,助力學員們進行創作實踐,搭建起青年影人的成長通道,持續為行業培養新力量。此外,針對短影片與串流媒體的崛起,北影節今年推出了微短劇計畫。這一計畫的設立,既是應對觀眾注意力碎片化的現實選擇,也體現了北影節連結市場、著眼未來的戰略佈局。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已突破500億元,使用者規模超過5億。行業的痛點在那裡、觀眾的需求在那裡,北影節的焦點就跟到那裡——北影節作為“行業風向標”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在本屆北影節技術論壇暨“光影未來”電影科技單元啟動式上,來自一線的電影創作者以及學界、業界和主管部門代表,圍繞“新質生產力引領電影強國之路”主題展開政策分析與實踐研討。論壇聚焦人工智慧重塑創作生態、電影工業技術自主化突破等核心命題,深入探討了電影技術革新與產業機制升級的協同路徑。來自論壇的金句也凝練了行業共識——“演算法解碼藝術基因,技術啟動創作潛能。”“科技長河奔湧向前,敘事母題永恆流轉。”等辯證思考,既直面AI時代電影工業的技術焦慮,又彰顯科技與藝術共生的前瞻視野。“電影+”模式的全民盛會本屆北影節一大亮點就是通過推動文商旅體融合,提高了全民參與的程度,使北影節從一場行業盛會成為了一個全民節日。千萬消費補貼、270家影院特惠、博物館免費開放日讓市民共享光影盛宴……一位帶著孩子觀影的母親感慨:“電影節的溫度,在於讓藝術觸手可及。”在綠蔭掩映下的北影節主會場郎園Station園區,由紡織廠廠房改建的會場內,各路業界英豪正沉浸式“華山論劍”,廠房外特意保留下來的廢棄鐵路邊“電影文創大集”已開得熱火朝天。首都博物館、北京天文館、榮寶齋、北京藝術博物館等三十余家博物館齊聚一堂,甚至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勝景區和博物館也風塵僕僕雲集於此,帶來各具特色的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除了這些難得一見的博物館,圍繞影視周邊產業的衍生產品、延伸服務成了“大集”的另一亮點。一位滿街推銷咖啡的年輕老闆笑容可掬,說起咖啡來頭頭是道,本以為他是深耕咖啡行業的生意人,可細聊才知,這個小夥子竟然是伯明翰藝術學院畢業的高材生,由他導演的作品還參與了本屆北影節原創電影短片的角逐。而在北影節上賣咖啡也是他電影夢的一部分,希望通過賣自己品牌的咖啡來為正在拍攝的短片積攢經費,實現“以商養影”。一對90後小夫妻的攤位上只賣一種產品:兩口子合寫的一部小說,這本書見證了他倆的愛情,也凝結著他們的心血,更滿載著他們的夢想——他們把青春的故事寫進了書裡。在北影節主會場外的這一方小小攤位前,他們認真地告訴記者:他們期待有一天自己書裡的故事也能被拍成電影,傳播給更多的人看。“這裡不僅是交易場,更是夢想孵化器。”組委會的工作人員不禁有感而發。詩一樣的季節裡,夢一樣的舞台。一群可愛的年輕人、追夢人,在這裡有他們的生活,更有他們的夢想。此外,在“看電影愛生活”活動,企業提供了1000萬元優惠券回饋觀眾;34家展映影院聯動周邊的300余家餐飲商戶推出了票根折現服務;北影節設計推出了12條主題旅遊線路,並提供10萬份出行權益券;全市270余影院也推出了限時特惠等方式的觀影優惠活動,惠民金額約5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本屆北影節各類活動參與人次達200萬以上。北京作為影視文化高地,不僅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影視文化資源,更有著國內其他地區難以匹敵的人才優勢、文化優勢,發展電影產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用資料勾勒北京影視版圖:1.1萬家影視企業佔全國14.7%,18家上市公司領跑產業,2023年20.9億票房佔全國5%,2024年全國31%的過億大片也誕生於此。《流浪地球2》《長津湖》等“北京製造”的大片更是彰顯了北京的內容生產力。北影節也正在借助“電影+”的模式不斷推動北影節的朋友圈和影響力逐漸擴大。十五年淬煉,北影節從區域影展躍升為文明互鑑的全球平台。它用“天壇獎”樹立藝術評判的東方標準,以“電影+”模式探索產業融合的中國方案,借青年計畫培育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基因。當雁棲湖畔的星光散去,留下的不僅是《那吒2》的票房神話,更是“美美與共”的現代詮釋——在這裡,傳統與科技共鳴,本土與全球共舞,藝術與生活同在,人民與電影同行。這場“光影實驗”給出的“北京答案”,正為世界電影的未來注入東方智慧。 (北京國際電影節)
#第十五屆
#北京國際電影節
#國際賽場
73人
讚
留言
分享
官方認證
小星星
前天 09:10
•
任達華獨女倫敦名校跳級,未來繼承30多處地產,仍極自律!
影帝任達華與琦琦育有一女任晴佳(Ella)。任晴佳現年 21 歲,憑藉高挑的身材與出眾的美貌,被封為 “最索星二代”。任晴佳目前就讀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這所學院在全球範圍內被公認為是 “世界一級的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機構”,在政治、商業、法學以及學術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它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共同組成了 G5 超級精英大學,是英國著名的金三角名校。任晴佳有著極為優秀的學習能力,堪稱學霸。在學業處理程序方面,她展現出非凡的實力,目前正在大二就讀的她已經開始跳級學習大三的課程。她自己表示:“雖然存在一定難度,但我特別享受這個過程。” 從她分享的大學生活來看,她的自律和努力令人欽佩。即便到了深夜 11 點半,大多數學生可能已經休息的時候,她依舊會前往圖書館學習,一直持續到接近凌晨 2 點才返回休息,而早上 9 點又能準時上課。任晴佳自幼就受到父母的精心培育。她曾就讀於香港拔萃女書院以及新加坡國際學校,14 歲時便前往英國留學,這一系列的教育經歷無疑為她如今在學業上的優秀表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深夜仍會到圖書館繼續學習!接近凌晨2點先返去休息!任達華,這位在娛樂圈有著 “娛圈樓王” 之稱的演員,曾經透露在女兒僅 2 歲時,就已經在上海和維也納擁有物業。他甚至還宣稱要將自己名下 30 多個海外及香港的物業留給愛女。儘管任晴佳一出生就擁有優越的物質條件,站在了較高的起跑線上,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憑藉自身的努力在學業上不斷進取,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充分展現了她的優秀品質。任晴佳與琦琦曾母女檔接Job。完美星二代!好勤力!好叻女!從任達華的態度來看,他表示將來會給予女兒自由發展的空間,支援女兒從事任何她想做的事情然而,他唯獨反對女兒進入娛樂圈。這一態度源於他自身在娛樂圈拍戲的經歷,拍戲過程中常常需要熬夜、承受巨大的壓力,他不忍心讓女兒也經歷同樣的辛苦,擔心這樣會損害女兒的健康。任達華與琦琦為愛女任晴佳ella舉行18歲生日派對。任達華與琦琦為愛女任晴佳ella已飛到泰國及馬爾地夫,展開Ella的慶生之旅。值得一提的是,任晴佳與琦琦還曾以母女檔的形式承接工作。任晴佳遺傳了媽媽琦琦超模的 9 頭身完美身材比例,她在學習上的勤奮努力以及自身的優秀條件,都讓她成為眾人眼中的 “完美星二代”。她在學業上的積極進取態度,無論是對於星二代群體,還是對於廣大青年學子,都具有一定的榜樣意義,激勵著大家在各自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前行,憑藉自身的奮鬥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港劇娛樂圈)
#任達華
#女兒
#任晴佳
84人
讚
留言
分享
官方認證
小星星
2025/04/25
•
中國國產懸疑劇,悄悄變天?
近年來,國產懸疑劇已成為各類影視作品中的“爆款”類型,能夠密集產出現象級作品,這也吸引平台、資源以及創作者的更大投入。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平台的懸疑劇又迎來高峰,《棋士》《沙塵暴》《烏雲之上》《盲點》《懸鏡》等一眾劇集輪番開播,幾乎都是現實題材探案作品,但第一時間吸引觀眾的已不是複雜的案件,而是各種便於提煉和傳播的“高概念”。“圍棋高手”黑化為“犯罪高手”由王寶強、陳明昊主演的《棋士》上月底在騰訊視訊“X劇場”率先開播,是近期關注度較高、頗具話題性的懸疑劇集。該劇通過一個普通圍棋老師的命運,展開一場人性的羈絆和抉擇,王寶強飾演的崔業因捲入一場意外劫案,逐步走向犯罪,陳明昊飾演的刑警隊長崔偉則窮追不捨,兄弟二人黑白殊途的故事令人唏噓。劇集《棋士》海報王寶強時隔12年再度回歸螢幕,為自己打造了一個更為複雜的角色,其高智商令人佩服,人生不順的境遇也令人同情,滑向犯罪的過程更令人深思。《棋士》中不僅有懸疑推理和動作元素,還融入了圍棋的黑白棋理,把“棄子”“試應手”等圍棋思路通過崔業運用在現實博弈之中。同時,《棋士》也因為人物關係疑似借鑑了經典美劇《絕命毒師》,在開播不久引發了爭議。有觀眾稱,崔業從“圍棋高手”黑化為“犯罪高手”的過程,與菜鳥夏生的關係,讓人想到了老白和小粉,就連崔偉這個當警察的親屬在《絕命毒師》中也有相似的角色。不過也有觀眾認為,《棋士》只是在人物關係上有所借鑑,但背後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基礎還是大為不同。後期《棋士》原創的比例越來越高,主要人物的成長弧光也更加豐滿,最終以豆瓣評分7.5的不錯口碑迎來大結局。劇集《棋士》劇照質感和立意“堪比電影”相比《棋士》的爭議和逆襲,之後開播的《沙塵暴》全程高能,短短12集的劇一氣呵成,8.1的豆瓣高分是今年懸疑劇的最好成績,為優酷平台“白夜劇場”再開一個好頭。由段奕宏擔綱的《沙塵暴》同樣有特定的環境和人物關係,講述了西北小鎮庫魯的一樁焚屍舊案重查,段奕宏飾基層民警陳江河被緊急調回,來到這個他熟悉的地方。在陳江河抽絲剝繭追查真兇的過程中,他不僅要面對攪局的騙子、撒謊的真兇、復仇的犧牲者,還要直面自己想要逃避的過去。《沙塵暴》能夠獲得高分口碑,首先是製作上的考究,更是通過人物身份、動機和心理的刻畫,把整個熟人社會剖開,探討法理和人情的關係。與一些離奇的高智商罪案相比,《沙塵暴》的懸念和反轉更多來自普通人物的慾望與社會屬性上的偏差,師徒、夫妻、同事間的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劇集《沙塵暴》海報楊新鳴等老演員的表演更是讓角色可悲可嘆。有觀眾稱,這部懸疑劇質感和立意“堪比電影”,女性角色荒誕而又真實的命運令人深思。由愛奇藝迷霧劇場推出,孫儷、羅晉主演的另一部懸疑劇《烏雲之上》最晚登場。本月3日上線的該劇講述了暴雨過後的南方小城驚現碎屍,孫儷飾演的女警韓青在偵辦碎屍案的同時,也在尋找失蹤的搭檔鐘偉,而隨著案件的推進,又牽扯出了隱藏的毒品大案,與鐘偉的失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烏雲之上》的獨特之處是由女性主導,不只是孫儷飾演的女警,還有城府頗深的女老闆、母親等都得到著重刻畫。孫儷的成名代表作正是22年前在《玉觀音》中飾演的女警安心,這次回歸這一角色令人感慨。不過,或許是觀眾對《烏雲之上》和迷霧劇場的期望太高,實際觀劇效果平平,豆瓣評分僅6.3。劇集《烏雲之上》劇照創作者面臨更高要求在這一波懸疑劇的同台競技中,短小精悍的《沙塵暴》口碑領先,《棋士》讓觀眾看到經典犯罪元素和傳統文化融合的可能性,而《烏雲之上》雖然有女性視角和販毒元素,但在推理斷案等細節上始終差一口氣。由香港著名影星任達華擔綱的懸疑刑偵劇《懸鏡》本月15日也在騰訊視訊開播,該劇同樣是以碎屍案為由頭,老刑警帶新人一同探案,從犯罪迷雲中挖掘背後的古代邪術,把考古和盜墓元素融入到刑警探案中,也算是一種嘗試。目前《懸鏡》還沒有開分,有網友肯定其演技線上,佈局縝密;也有人認為節奏太慢,任達華終歸有些出戲。此外,愛奇藝還有一部“雙女主”懸疑劇《盲點》,該劇講述了女刑警和女法醫聯手破案,揭開非自然死亡案件真相的故事,試圖避開之前刑偵劇多為男性主導的傳統,但限於製作預算、表演等因素,該劇的口碑和關注度目前並不算高。不過,僅靠近期的這一波懸疑劇熱潮,還不能斷定今年該類型上的格局,畢竟接下來還有多部懸疑劇將與觀眾見面。劇集《盲點》海報對於懸疑劇愛好者來說,今年各大平台還有充足的儲備可以期待,像騰訊視訊的《隱身的名字》、優酷的《危局》、愛奇藝的《低智商犯罪》等,都可能帶來驚喜。然而,如今的觀眾早已經歷過《漫長的季節》《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平原上的摩西》等佳作洗禮,眼界更高,口味更刁,即便一時被某些賣點吸引,如果作為核心劇情的斷案邏輯、懸疑設定、角色和表演達不到期望,仍有可能半途棄劇。這對於創作者潛心挖掘創新,保證品質始終如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環球時報文娛)
#懸疑劇
#棋士
#沙塵暴
97人
讚
留言
分享
立即登入創作自己的專屬文章
立即註冊/登入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