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川普全球關稅:各國反應各異國際貿易秩序劇烈震盪


4月2日,川普對所有貿易夥伴實施的「對等關稅」正式落地,其中對多個國家的高稅率超出了外界預期,造成了全球經濟震盪。川普此番關稅的最終目的是向國際社會傳達強硬資訊:增購美國貨、來美國投資、在美國生產商品,以避免關稅。這也是美國二戰以來首次徹底背離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其激烈程度引發了廣泛質疑。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指出,川普4月2日的連番舉措意味著美國的關稅將升至自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實施以來的歷史新高,這個法案當時“引爆了全球貿易戰,加劇了經濟大蕭條。”

面對川普政府的強硬措施,各國反應各異。印度、英國、澳洲、越南和泰國等國態度較為溫和,表示願意與美國進行貿易協議談判,爭取關稅豁免;歐盟和中國則敦促美國以平等姿態重回談判桌,否則將採取堅決的反制措施;日韓等國則持謹慎立場,選擇繼續觀察此次關稅政策的進展,並權衡採取何種應對策略。而國際媒體對於各國的反應也凸顯不同的角度,例如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注重“反制”,而依賴美國市場的中小型貿易夥伴則希望能夠和美國談判。

對華總稅率逼近60%,符合川普競選時期言論

川普在宣佈「對等關稅」的新聞發布會上舉牌羅列即將被美國加徵關稅的國家,中國赫然居首。美國財長貝森特隨後確認,加上先前20%的關稅,目前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加徵的關稅已達54%。有分析指出,如果川普最終以中國購買委內瑞拉石油為由,再徵收25%的額外關稅,那麼關稅稅率將升至79%。彭博經濟研究的一項模擬分析顯示,如果關稅上升到如此高的水平,中美貿易將幾乎陷入停滯狀態。

▲川普在宣佈「對等關稅」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及中國時表示,他非常尊重中國,但需要保護美國的利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川普對中國徵收的54%的關稅稅率高於許多分析師的預期,接近他在競選期間宣稱要對中國徵收的60%以上的關稅,此舉可能從根本上重塑這兩個經濟體相互依賴數十年的關係,讓人重新關注中美經濟脫鉤的可能性。

《經濟學人》智庫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尼克·馬羅(Nick Marro)認為,川普的舉措可能會迫使在華經營的跨國公司重新評估在中國維持營運的做法,儘管它們已經進入其他市場以分散供應鏈。但這個過程「將會十分艱難,」因為「中國深深嵌入全球生產網絡,從成品到中間產品,甚至原料採購」。並且,隨著近年來企業供應鏈的多元化發展,中國和國際公司紛紛轉向越南、柬埔寨等國家,但這些國家同樣受到了川普關稅政策的嚴重衝擊,使這一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東南亞成為「對等關稅」的重災區

此次美國的「對等關稅」對東南亞地區造成了最嚴重的衝擊。柬埔寨、越南、泰國和印尼被徵收的關稅稅率分別高達49%、46%、36%和32%。不少分析指出,由於中國企業近年來將供應鏈轉移至柬埔寨、越南等國,美國對這些國家加徵高額關稅的舉措,意在遏制中企通過第三國繞開美國關稅壁壘的做法。

不過,川普此舉能否使越南等國直接屈服於美國的壓力,東南亞國家的輿論界有不同看法。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訪問研究員史蒂芬‧奧爾森(Stephen Olson)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採訪時分析指出,各國難以阻止美國無休止的關稅加徵,而這一局勢對亞洲國家及本地區其他小型經濟體帶來的壓力尤為嚴峻。

▲位於中越邊境的友誼關口岸。

越南之聲廣播電台指出,在46%的關稅壓力下,越南的紡織服裝、鞋類、電子產品、家具及農業等核心產業將首當其衝受到衝擊。這項關稅措施也將擾亂全球供應鏈、金融市場,並對越南的經濟成長構成挑戰。因此,越南必須加速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佈局,減少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越南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對歐盟、日本、韓國及東盟成員國等市場的出口,同時充分利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自由貿易協議,開拓新機會。

新加坡等其他東南亞國家雖然只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但面臨的影響仍不可小覷。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經濟與政治學教授普山·杜德(Pushan Dutt)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採訪時表示,關稅對新加坡的直接影響或許相對可控,但其帶來的間接衝擊和連鎖反應更為嚴重。 「首先,新加坡高度依賴貿易,貿易額相當於其經濟產值的300%。如果全球貿易戰全面升級,全球貿易萎縮將對新加坡造成沉重打擊。其次,區域供應鏈錯綜複雜,而新加坡的一些主要貿易夥伴,如中國、印度和東盟國家,都面臨高額關稅,這無疑將帶來更大的干擾。」

稅率處於中間值的「印日韓」或迎來貿易成長機會

在亞洲國家普遍受到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的情況下,印度的媒體和分析家卻展現出的相對樂觀。 《印度時報》指出,印度可能與英國、日本和韓國一道,從美國「對等關稅」中受益。這些國家在某些領域可能獲得出口機會,因為美國買家會尋找受關稅壁壘影響較小的供應商。特別是在電子產品、製藥和紡織等領域,印度的出口前景看好,這與其「印度製造」戰略相契合。隨著印度逐步崛起為中國以外的製造業替代選擇,且在貿易上相對獨立,未深度繫結於歐盟等主要貿易集團,這些因素使印度成為全球貿易不確定時期的有吸引力供應方。然而,儘管印度可能在初期從貿易轉移中受益,但仍面臨全球貿易惡化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印度總理莫迪2月13日訪美時表示,已宣佈削減對美國的關稅,且美印設定了2030年將雙邊貿易額翻一番(至5,000億美元)的目標。

日媒《日經新聞》中文網則指出,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日本需要採取四項對策。首先,要準備與川普政府談判的籌碼,日本財政部門已準備與美國就日元和美元展開談判。其次,日本企業需加快通過IT和金融實現貿易服務化,而非依賴商品貿易。第三,日本需進行企業重組,提升國際競爭力。最後,日本應繼續充當亞洲自由貿易體系的旗手,避免美國保護主義波及新興市場。

政壇動盪不安的韓國則表現出了更多的焦慮情緒。韓聯社指出,美國對韓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稅率(25%)高於日本(24%)和歐洲(20%),使得韓國在對美出口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雪上加霜的是,該關稅舉措使得韓美自貿協定未能發揮預期效果,韓國可能不得不與美國重新簽訂新的貿易協議。

此外,還有媒體指出,川普的「對等關稅」可能會推動中日韓的自由貿易談判處理程序。中國媒體「玉淵譚天」近日表示,3月30日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的舉行釋放了一個信號,即三方同意要通過合作和對多邊貿易機制的維護,以確定性來避險美國加徵「對等」關稅等行徑給全球貿易帶來的不確定性。

歐盟態度較為強硬,為與美國的關稅戰做好準備

對於歐盟來說,川普的「對等關稅」無疑使其感到嚴重的挫折感。在川普正式宣佈該措施前,歐盟貿易事務專員曾兩次前往華盛頓與美國同行會面,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也一直表現出良好的姿態,但結果證明歐盟的一系列努力無濟於事。馮德萊恩表態稱,“我們正在準備進一步的反制措施,以便在談判失敗時保護我們的利益和業務。”

「歐洲新聞台」分析稱,川普對歐盟商品的關稅可能導致至少850億歐元的出口損失,歐洲汽車和製藥業將受到最嚴重的衝擊,德國、丹麥和中歐國家面臨嚴重後果。 「對等關稅」可能提高歐盟經濟衰退的風險,對歐洲已經疲軟的工業勢頭造成沉重打擊,並迫使歐洲央行考慮降息。

▲ 4月2日,馮德萊恩表示,歐洲已準備好對美國的「對等關稅」作出回應。

英國《衛報》和美國《紐約時報》則指出歐盟可以在那些領域對美國實行報復措施。第一,鑑於美國對歐盟的服務貿易順差為1,090 億歐元(1,170 億美元),因此歐盟可以打擊摩根大通、Facebook和Meta以及Google等美國銀行和科技公司;第二,對波本威士忌、農產品以及汽車等美國標誌性商品繼續徵收關稅;第三,歐盟最極端的選擇是採用「反脅迫工具」。該措施賦予歐盟採取貿易和投資限制的自由裁量權。

英國則與歐盟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繼續向美國示好以達成貿易協議。美英貿易中的一個痛點是英國的數字服務稅,川普政府認為這項稅收不公平地傷害了美國科技巨頭。該稅收措施對搜尋引擎、社群媒體服務和線上市場的收入徵收2%的稅。據悉,英國計劃利用這一籌碼作為遞給美國的“胡蘿蔔”,以此來安撫川普。

英國查塔姆研究所研究人員克拉索多姆斯基和奧沙利文表示“這可能是一個妙招,但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為川普的關稅措施一直在不斷變化......英國最終更有可能面臨的情況是不得不在美國和歐盟之間選邊站。”

美洲國家受到的影響較小,俄羅斯未在名單之上

在此次「對等關稅」名單中,美洲國家受到的影響是最小的。由於美墨加協議關稅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受此輪關稅的影響。巴西、智利和哥倫比亞等南美國家也只加徵10%的基礎稅率。此外,由於俄羅斯、白俄羅斯、古巴和朝鮮這四個國家與美國的貿易往來很少,都意外獲得了「豁免權」。還有不少媒體指出,由於川普政府在解決俄烏衝突問題時需要與俄羅斯進行談判,因此也使俄羅斯受到此輪關稅的豁免。

「對等關稅」令全球面臨「經濟大蕭條」的風險

川普的「對等關稅」旨在徹底重塑全球貿易佈局,開啟一個「貿易保護主義」的新時代。但川普的關稅政策究竟能否令全球資本都流向美國、重振美國製造業,輿論觀點有許多分歧。

《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的「美國製造計畫」野心意味著,近年來大量流向低成本製造基地(如越南)及美國盟友(如韓國和日本)的投資熱潮將迅速降溫。企業正重新評估最佳的投資去向,以決定如何分配資金。

此外,有跡象表明,川普的策略正在產生效果。根據德國機械工程行業協會(VDMA)去年11月的一項調查,約一半的德國工程企業表示希望增加對美國的投資,這既是關稅政策的結果,也與美國市場的規模有關。

但許多經濟學家警告稱,全球可能面臨投資緊縮的風險,企業可能會因為關稅不確定性而暫停投資,直到貿易戰的迷霧散去。聯準會發布的商業投資意圖指標顯示,在關稅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整體經濟中的企業支出計畫正在被縮減。此外,美國製造業側重於先進技術,沒有現成的國內供應基礎材料和元件,而這些材料和元件可以在海外更便宜地生產。美國製造商已經在為螺絲、螺帽和螺栓的成本上升而掙扎,進一步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

川普的「對等關稅」中設定的基準關稅將於4月5日午夜後正式生效,而對特定貿易對象的更高稅率將在4月9日開始實施。屆時,隨著關稅政策的全面展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逐漸清晰顯現,市場和各國經濟體將迎來更劇烈的反應和調整。(中美聚焦)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