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4月2日,美方藉口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以所謂「對等」為由提高對包括中國在內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在國際社會激起軒然大波。中國商務部發表談話,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透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新一波衝擊,中國將以精準反制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開放中分享機會、互利共贏。這既是我們應對外在風浪的理性選擇,也是在百年變局保持定力的底氣所在。
任何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逆流都無法阻擋開放合作的潮流。美方此輪關稅舉措看似來勢洶洶,其實自陷困境。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表示,川普的關稅計畫將引發許多後果,例如中低收入者生活成本上升、高收入者因股市動盪而財富大量蒸發、美國企業面臨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等。 「對等關稅」如果持續3到5個月,足以「將經濟推入衰退」。顯然,違背經濟法則的做法註定難以為繼,「關稅將讓美國陷入孤立」的聲音,在美國國內也同樣十分強烈。這也顯示出開放合作是人心所向,是包括美國社會在內的整個國際社會的強烈呼聲。
無論情勢如何風雲變幻,中國始終是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捍衛者,這是破局之道,也是經驗總結。過去幾十年,中國透過改革開放深度融入全球經濟,不僅自身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也為世界提供了廣大市場和優質產品。全球管理顧問公司科爾尼發佈的《2024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未來3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排名由第7位躍升至第3位,且在新興市場專項排名中位列榜首。今年以來,來自歐洲、亞洲、南美洲,以及美國的企業家積極來華洽談合作,這是國際上尋求合作發展的主流聲音。開放帶來進步、合作才能共贏,早已被實踐一再證明。
中國的對外開放,從來不是應對壓力的權宜之計,而是推動自身進步、促進共同發展的長遠考量。因此,中國的開放邏輯不會因為外部風浪改變航向,也不會因為短期波動而動搖決心。除此輪宣佈的對美反制以外,中國關稅總水準維持在7.3%,處於全球較低水平,也低於9.8%的入世承諾。同時,中國也透過持續擴大市場進入、保護智慧財產權、完善法治化環境,讓跨國企業既能共享14億多人口的消費升級紅利,又能深入參與中國產業鏈的創新迭代。中國積極主動地充當全球關稅水平的“穩定器”,並樂於同世界共同“做大蛋糕”,這正是中國開放型經濟的生命力所在。
還要強調的是,中國的對外開放從不依賴單一市場,而是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雙向奔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高品質實施,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推動,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不斷提速。從東協連續五年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到中歐班列十年間累計開行超8萬列;從非洲大陸首個「魯班工坊」落地吉布提,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貿易額超過8兆美元……人們看到,中國在進一步推進高水平開放的同時,以高品質發展為世界提供更多機會。如今,中國應對貿易戰衝擊的能力更強了,在國際社會的「同路人」也更多了。
形勢永遠比人強。經濟全球化或許會遭遇回頭浪,但開放合作的大江大河終將浩蕩向前。面向未來,中國將持續以實際行動實踐開放承諾,與世界各國攜手建構更包容、更普惠的全球經濟體系。這一點不會因個別國家的攪局而受到干擾。希望美方能正視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摒棄零和博弈的陳舊思維,回到對話與合作的正軌上來,與國際社會一道,為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繁榮作出應有貢獻。(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