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囤貨! “中國電視被買空”

根據川普本月2日簽署的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美國定於5日開始對所有貿易夥伴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這些措施將於9日生效。

美國經濟學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說,加徵關稅將推高價格,並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測,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後,若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措施,美國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將損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

01. 美投資人喊話:“是時候開始囤貨了”

美國知名投資人、億萬富翁馬克庫班4月2日下午在社群平台寫道,是時候開始囤貨了。

庫班在社交平台寫道:“從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儲存的東西,都應該趁早買起來,最好是在商店補貨前購買。”

庫班強調,即使是美國貨,也有可能漲價,「他們會甩鍋給關稅」。

據觀察者網引述《華爾街日報》3日報導,美國人早在關稅政策正式出台前已經開始緊張,從大學生、全職媽媽到企業高管......全美各階層民眾已掀起"未雨綢繆"式消費潮。一位50歲的紐約市民表示,在跑了多家商店並向店員致電爭取後,終於搶購到那家商店最後一台中國品牌的電視機。

佩格羅買到了中國品牌海信的電視。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02. 美國小企業在「關稅大棒」下求生

據央視新聞報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盧傑鋒表示,中期來看,市場對企業獲利預期已下調。投資者擔憂企業將面臨進口成本攀升與出口受阻的雙重困境。在製造業與科技業,眾多美國公司依賴貿易夥伴供應零件;在農業與汽車業,可能直接遭到貿易夥伴的反制性關稅衝擊。此外,美國零售業也會因商品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大幅壓縮。

據中青報先前報導,川普的第一任期內,關稅政策分階段實施,許多產品獲得了豁免。觀察家認為,新一輪關稅政策覆蓋更廣、影響更深遠。 「承擔這些稅的是美國進口商,不是出口商。」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代表千餘家科技公司)國際貿易副總裁艾德·布瑞茲特瓦警告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將因高額關稅遭受損失。美國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執行長科裡·巴裡表示,由於該行業的供應商利潤率很低,絕大部分關稅成本恐將轉嫁給消費者。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電子產品供應國之一。英國廣播公司稱,近年來,美國的關稅政策迫使一些公司將供應鏈向東南亞轉移,但泰國、越南等地不具備足夠的製造能力和專業知識。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迪娜·加扎裡安創業剛滿一年時,就因為「前」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而陷入困境。她的公司Austere為幾家大型零售商提供高階影音配件,這些配件主要是在中國生產的。

隨著川普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一夜之間,額外的成本導致她的公司在破產邊緣徘徊。 “當時我覺得,我的公司會在短短一年內走完從開業到破產的全過程。”她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我花了這麼多時間、金錢和精力去經營公司,結果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許多對川普第一任期心有餘悸的美國企業主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包括加札裡安在內的一些人趕在川普就職前進口了大量貨物,存放在倉庫裡。加札裡安希望藉此爭取時間,撐到公司順利轉型。

“我可能需要尋找採取更具成本效益的生產方式,或者徹底轉向新的方向。”她說,“我不得不將全部精力放在生存而不是發展業務上,這實在令人沮喪。” (中國經濟周刊)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