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風暴。2025年4月,美國股市兩天內蒸發6.6萬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標普500暴跌11%,納斯達克直入熊市,道瓊斯單日報跌超2000點。這一切的導火索,竟然是特朗普一聲令下,對所有進口貨加徵10%關稅,並對60個國家祭出更高稅率。這是美國近百年來最激進的關稅政策,市場瞬間炸鍋,反應又快又狠。2025年經濟大地震來襲!美國股市兩天蒸發6.6萬億美元,標普500暴跌11%,特朗普突然宣布對進口貨加10%關稅,60國面臨更高稅率,引發全球市場劇震。這是單邊貿易戰還是貨幣戰前奏

關稅背後的「大計」


這場危機遠不止數字下跌那麼簡單。特朗普的關稅表面上看似亂來,但背後似乎藏著更大盤算。他宣稱要用貿易逆差和進口額「隨意」定稅率,甚至無視團隊數據,硬推自己的公式。據《華盛頓郵報》爆料,他直接否決了詳細分析,堅持用「特朗普牌數字」。4月5日,越南領導人蘇琳寫信求情,希望零關稅或推遲46%高稅,卻被白宮顧問納瓦羅冷回:「關稅不是重點,非關稅欺騙才是。」貨幣操控、傾銷、補貼——這些才是特朗普的真正靶子。


有人猜測,他可能想重演80年代的廣場協議,逼迫貿易夥伴貨幣升值、美元貶值,以縮減逆差、重塑全球貿易格局。但與廣場協議多國協商不同,這次特朗普是單槍匹馬硬幹,供應鏈的複雜性遠超當年,破壞力也更大。

企業與消費者的「血淚史」


關稅一加,進口成本暴漲,企業首當其衝。以蘋果為例,新政策可能帶來400億美元關稅負擔,市值或蒸發1萬億。如果iPhone轉回美國製造,成本從1600美元飆至3500美元,消費者最終可能要花2300美元買單。高價產品如輝達芯片也面臨報復關稅,低利潤商品則被貿易夥伴輕鬆扛住。供應鏈混亂,企業無所適從,美國彷彿被自己踢出了全球貿易圈。

全球連鎖反應


這場風暴不只局限於美國。歐洲STOX600跌8%,英國富時100跌7%,亞洲MSCI指數跌5%,全球股市哀鴻遍野。中國可能暗自竊喜,日本和韓國或轉向與中國修好,美國孤立效應愈發明顯。通膨預計超4%,40萬貿易崗位岌岌可危,小企業和農產品出口更是首當其衝。聖誕節玩具關稅從3%升到33%,禮物數量恐怕要從10份變8份。

廣場協議2.0還是自炒戰?


特朗普的關稅與廣場協議有相似之處——都瞄準逆差和貨幣升值。當年日圓從1美元兌240升到120,美元貶值50%,短期壓住逆差,卻讓日本陷入「失落30年」。如今特朗普想故技重施,但單邊策略風險極高。如果貨幣升值成真,進口價格再漲,美國製造業回流無望,反而可能加速去美元化和經濟孤立。這場自炒戰,會是前奏還是敗筆?

危機中的機會

你的看法是?

最近貼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