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會開幕,一場660億美元的豪賭
儘管飽受負面輿論困擾,大阪世博會也是向世界打開的一個窗口

過去幾年,大阪世博會深陷負面新聞的泥淖,預算超支、發生甲烷爆炸,怪異的吉祥物…… 儘管飽受爭議,大阪世博會4月13日還是如期開門迎客。

1851年,世博會首次在倫敦舉辦,這是一個像征世界和平,推動全球互助的平台。這次的世博會,對於大阪來說,更像是一場“亮相派對”,斥資660億美元的豪賭,以展示其產業轉型,吸引更多亞洲資本的進入。

大阪世博會的處理程序確實不算順利,甚至是“飽受爭議”,從參展國的陸續退出,到地方政府因安全隱患發起抵制,公眾熱情也減少大半。調查顯示,約七成日本民眾對此不感興趣,甚至連一貫想要和東京一決高下的大阪本地人,對此也興致寥寥。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2025年大阪世博會吉祥物”脈脈”一同亮相。

但是,自2018年大阪獲得世博會的舉辦權以來,那些悲觀預測並未成為現實。雖然工期一再延後,開幕前建築施工也基本完成。組織者希望世博期間吸引2800萬世界各地遊客,截至目前,售票情況並不理想。

一般來說,世博會開幕之後,質疑聲往往就會煙消雲散。它有機會向世界證明,即使到了2025年,宏大的展會依舊有其存在價值。

這種現象並非第一次出現。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時,起初也是飽受質疑,但開幕後人氣爆棚,甚至還出現了小幅盈利。

回想被稱為“日本戰後經濟奇蹟”的1970年大阪世博會,也曾面臨強烈反對,一位抗議者甚至在藝術家岡本太郎(Taro Okamoto)設計的世博地標“太陽之塔”上絕食8天。

日本館,圖片來自2025大阪世博會官網 ©經濟產業省
中國館,圖片來自2025大阪世博會官網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

據大阪的計程車司機說,他家現在有很多大阪世博會的門票,贊助商把票發給員工,從而提升人氣。而且他認為公眾的態度會在開幕後發生180度大轉彎。遙想1970年世博時,他還是個小學生,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吃到肯德基,而肯德基正是借世博會的契機首次進入日本。

然而,現在可能很難有“肯德基”這樣的驚喜了。如今的世界已大不同,各國美食隨處可見,出國旅行也輕鬆便捷。人們不必親臨世博會展館,就可以體驗異域生活。比如今年的捷克館和沙烏地阿拉伯館。對2025年來說,有些展品甚至有些“過時”,比如未來生活館中的機器人,根本無法與現實生活中的具備學習能力的自動化機器人相媲美。日本航空的飛行汽車體驗也令人失望,現場沒有任何一輛汽車可以飛起來。

主展館“大屋頂”,圖片來自2025大阪世博會官網

所幸,世博上仍有許多地方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主展館“大屋頂”(Grand Ring),2公里長的屋頂和空中步道,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建構築,世博結束後,這個建築也會成為“世博遺產”保留下來。而世博所在地夢洲的誕生帶著20世紀80年代的特色,這原本是在大阪灣填海建造三座人工島,以緩解大阪土地資源緊張的局面。在1994年關西機場所在的人工島建成前,大阪一直是日本面積最小的都道府縣。

夢洲原本計畫容納6萬人居住生活,可日本經濟泡沫破碎後,這個地方基本荒廢,被稱為大阪城市發展的“痛苦遺產”,後續只是一個未建成的集裝箱碼頭。

而現在,藉著世博會的契機,夢洲可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大阪不像東京有許多大企業,必須另闢蹊徑,用非傳統的方式發展。世博會吉祥物“脈脈”就是這個理念的體現。起初我也覺得它非常怪異,但時間一長,竟發現它別具一格。

而大阪的野心在另一個項目中也有所體現,他們即將在夢洲建設日本的首座賭場。它耗資87億美元,由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MGM Resorts International)和歐力士集團(Orix Corp.)共同投資。自日本放開博彩業以來,大阪始終積極爭取。由於公眾擔心賭博成癮問題,其他城市放棄建設,而大阪賭場預計將於2030年建成。

事實上,本次世博會大量基礎設施,未來都將服務於博彩遊客。諷刺的是,雖然世博會的口號是“建設未來社會”,但大部分世博會的場館都是臨時性的。展會結束後,土地將另作他用,有人提議建體育場、賽車場,甚至住宅區,但還沒有最終的決議。缺乏明確的長期規劃,與世博會面向未來的口號形成鮮明的反差。而和世博會一樣,賭場正式開業前,估計也會遭受負面評價。

不過這些評價都是暫時的,隨著外資的流入,作為曾經的商業重鎮,只要投資充足,大阪或許比其他任何城市都有能力面對風險。城市的“邊緣區域”正在煥發生機,像夢洲這樣的“爛尾”區域,現在也重獲新生。

或許世博會的影響正逐漸減弱,未來一段時間,日本也不會舉辦類似的活動,但它仍然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這種希望,正是我們此時最需要的! (CITY來不)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