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近日發佈新的指導檔案,明確指出在全球範圍內使用華為昇騰(Ascend)晶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這一舉措引發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人工智慧(AI)硬體領域,華為被視為輝達等美國企業的有力競爭對手。
美國商務部本周不僅撤銷了AI擴散規則,還發佈了禁止使用華為昇騰加速器的指導意見。此舉的背景是輝達等美國企業擔心,限制美國AI處理器的出口可能會導致中國AI平台填補市場空白。美國商務部聲稱,華為的昇騰AI處理器涉嫌非法使用美國技術開發和製造,因此任何未經授權使用這些晶片的行為(包括用於研究目的)都可能面臨法律後果,包括刑事指控、行政處罰、罰款、撤銷出口許可甚至監禁。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域在聲明中指出:“這些晶片可能使用了某些美國軟體或技術進行設計,或者使用了源自美國軟體或技術的半導體製造裝置進行生產,甚至兩者兼有。”此外,聲明還提到,如果這些晶片由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實體生產、購買或訂購,或者這些實體參與了相關交易,那麼在沒有獲得美國工業與安全域授權的情況下,其設計或生產過程可能涉及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禁令針對的是華為的昇騰910B、昇騰910C以及即將推出的昇騰910D晶片,而華為在2019至2020年期間從台積電合法購買的昇騰910晶片則不在限制範圍內。昇騰晶片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應用,例如,阿聯的AI公司G42曾與華為緊密合作,依賴其硬體,但後來轉而與美國公司Cerebras合作,切斷了與華為的聯絡。
然而,儘管華為在技術上具有競爭力,但由於受到美國製裁的限制,華為難以完全取代輝達,尤其是在中國市場。華為被禁止使用台積電的先進工藝技術,只能通過代理獲取昇騰系列處理器的晶片。去年,華為生產了約100萬顆昇騰910C加速器,但目前其晶片供應仍難以滿足在中國市場取代輝達的需求。儘管華為在中國的中芯國際生產了大量AI晶片,但由於美國製裁和缺乏先進製造裝置,中芯國際的產能似乎難以滿足華為的高端晶片需求。因此,華為正在投入數十億美元建設國內晶片製造裝置。
此次針對華為(及其昇騰+CANN平台)的新規出台,正值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之際。兩國此前宣佈暫停部分進口關稅90天,被視為貿易談判取得進展的訊號。然而,美國此次對華為的嚴厲措施表明,其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
除了華為外,中國還有其他一些企業也在開發基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架構的GPU,例如壁仞科技和摩爾執行緒。這些公司由來自AMD、輝達和華為的資深高管領導,具備開發先進處理器的能力。然而,目前這些企業還無法與輝達的CUDA或華為的CANN競爭,且壁仞和摩爾執行緒也受到美國實體清單的限制,無法使用台積電等採用美國技術的公司服務。儘管如此,這些企業仍在不斷髮展,未來可能會對美國在AI市場的主導地位構成威脅。
目前,一個關鍵問題是:美國政府是否會進一步限制所有可能使用美國技術開發和製造的中國AI處理器的全球使用,以保護輝達等美國企業的利益? (晶片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