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恆指季檢結果公佈!比亞迪股份將納入恆生科技指數
5月16日,恆生指數公司公佈季檢結果,恆生指數成份股數目將由83只增加至85只,調入美的集團、中通快遞;恆生科技指數調入比亞迪股份,剔除閱文集團。
5月16日,恆生指數公司在官網公佈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恆生指數系列檢討結果,所有調整將於2025年6月6日(星期五)收市後實施,並於2025年6月9日(星期一)起生效。
具體來看,恆生指數調入美的集團、中通快遞,成份股數量將由83只增加至85只。
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沒有變動,成份股數量仍為50只。
恆生科技指數調入比亞迪股份,剔除閱文集團,成份股數量仍為30只。
恆生生物科技指數調入同源康醫、康基醫療,剔除康寧傑瑞製藥-B、榮昌生物,成份股數量維持50只。
恆生綜合指數將納入布魯可、古茗以及蜜雪集團,成份股總數將由502只增加至505只。
據悉,恆生指數公司負責編制及管理恆生指數系列,主要涵蓋在香港與中國內地上市的股票,其中包括恆生指數、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恆生科技指數,以及滬深港通、大灣區、可持續發展與各類型行業指數等。截至2025年3月底,被動式追蹤恆生指數系列的產品資產管理總值約為882億美元。
2025年以來,港股市場先後經歷經濟預期下行、DeepSeek技術突破引發的中國科技核心資產價值重估、中美貿易摩擦衝擊過後的走穩回升。
4月8日以來,恆生科技指數已累計上漲20%。
交銀國際表示,港股多數行業價格與估值全面修復,內需與防禦類股領跑,盈利預期穩健。從港股行業表現來看,多數行業的價格和估值水平已較4月初“對等關稅”宣佈時完全修復。資訊技術和半導體等前期引領科技結構性行情的景氣成長類股,儘管此前經歷了較大幅度回呼,但目前已接近全面修復。而內需驅動型的家電、運動鞋服、食品飲料等消費類股,以及公用事業、原材料等高股息防禦性類股,已突破前期高點。企業盈利預期整體受關稅政策影響相對有限,少數周期性類股出現小幅下修,絕大多數行業的盈利預期保持平穩。
內外形勢迎來積極改善,港股有望迎來正面催化。中美首次談判成果超預期,短期內風險情緒趨於平穩。基本面方面,中國出口韌性持續,內需政策組合加速推進,包括央行降准降息、消費刺激、房地產支援和政府債發行提速等多層次政策體系,企業盈利預期有望回歸中性偏積極。
展望2025年下半年,開源證券海外市場團隊認為,短期政策博弈型品種波動率仍在,中期仍需關注關稅政策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潛在壓力,這一壓力可能制約港股市場繼續顯著回升的空間。在震盪市中,需重點聚焦中國經濟轉型的主線方向。 (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