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色列又一次對伊朗動手了!
2)以色列的藉口是,要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以色列攻擊了伊朗的核設施、導彈生產設施和軍方領導人的居住區等。有報導說,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遭到暗殺,不過該消息沒有得到伊朗方面證實。可以確定的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遭到暗殺,多名伊朗核科學家也被暗殺。
3)以色列政府此舉再次展現了它作為“中東小霸王”的蠻橫、毒辣之處——它的軍事實力遠超周邊國家,它想打誰就打誰,根本不用講道理。雖然美國政府此前說,它不會參與以色列對伊朗的攻擊行動,但是,用腳指頭也能想到,以色列之所以敢在中東地區任性妄為,背後的原因恰恰就在於美國的支援、包庇和縱容。即便是美國沒有直接參與以色列此次襲擊伊朗的行動,它很可能也以某種方式間接參與了,包括提供情報和後勤支援等。
4)以色列對伊朗的這次襲擊,正發生在川普政府與伊朗這段時間就核問題舉行談判之際。以色列此時發動襲擊,表明它對談判根本不抱希望,也表明它將憑藉自身實力和美國的支援,按照自己的節奏打擊伊朗。
5)伊朗核問題本來在2015年得到了一個階段性的解決方案。當時,美英法俄中和德國一起,與伊朗簽署了核協議,核心內容是伊朗放棄發展核武器,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美國則放鬆對伊朗的制裁。這個協議得到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批准,具備實實在在的國際法效力。但是,以色列從一開始就不認同這個協議。2018年,川普上台第二年,就悍然撕毀了該協議,並重新對伊朗施加了非常嚴厲的制裁。正因如此,可以說,當前圍繞伊朗核問題產生的地區緊張局勢,核心就在於美國在以色列的唆使下,出爾反爾,悍然撕毀伊朗核協議,公然違反國際法。
6)伊朗說起來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大國”,但是,它常年被制裁,伊朗的軍事力量在面對美國和以色列時,只能說是“極其落後”。伊朗的防空系統尤其孱弱,同時,由於伊朗缺乏先進的反隱身雷達,它對以色列空軍的F-35也沒什麼好辦法。伊朗空軍竟然還在使用F-14和F-4這些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前從美國獲得的老古董戰機。伊朗的導彈和無人機力量還算不錯,但是,這些只能在接下來對以色列的反擊中使用。
7)很多人可能很好奇,伊朗為什麼不能像巴基斯坦一樣,老老實實從中國購買先進的軍事裝備?一方面,伊朗長期遭到國際制裁,即便是聯合國製裁前兩年到期後,美國仍保持著對伊朗的很多制裁,這讓任何國家與伊朗進行軍事合作都可能面臨美國的制裁。另一方面,伊朗本身的建軍策略也非常混亂,也不像巴基斯坦那樣全心全意跟中國進行合作。過去多年,伊朗屢次傳出要購買中國的殲-10戰機,但最後,伊朗還是放棄了,轉而採購俄制Su-35戰機。
8)另外,在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前,伊朗社會內部就存在一種很強的親美、崇美思想,到現在這股力量依然不容忽視。過去40多年,伊朗長期受到制裁,經濟發展緩慢,民生矛盾重重。美國長期對伊朗進行滲透,時刻準備在伊朗煽動“顏色革命”。從某種程度來說,伊朗整個社會就像是一個“高壓鍋”一樣,隨時都可能因為一個刺激事件而發生爆炸。美國和以色列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得大量關於伊朗的情報,以色列還可以隨心所欲地在伊朗本土發動暗殺行動。也難怪有一些中國網民認為,伊朗被滲透成了“篩子”。
9)目前看,以色列發動襲擊的主要目標,還是在於破壞伊朗核計畫,打擊伊朗的軍事力量,而並非與伊朗發動一場全面的戰爭。以色列與伊朗相距甚遠,不具備爆發全面戰爭的條件。美國雖然一直在支援以色列,但是,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慘痛教訓,讓川普政府對於可能陷入另一場中東戰爭非常忌憚,因此,美國也不會在此時與伊朗發動全面戰爭。
10)面對以色列的野蠻攻擊和挑釁,伊朗接下來肯定會對以色列發動報復,但是,伊朗也處在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伊朗軍事實力有限,加上國力困窘,伊朗並不願意與以色列乃至美國爆發全面衝突。伊朗也擔心,大規模的報復會招致美以對伊朗更猛烈的打擊,包括轟炸其經濟命脈——能源基礎設施。同時,伊朗還一直心存幻想,希望通過與美國達成某種協議,來緩解伊朗遭受的嚴厲制裁。目前看,無論是美以還是伊朗,都沒有發動全面戰爭的意願,局勢短期內還不至於失控。從長遠看,伊朗還是要認真想一想怎麼解決內部發展問題,緩和社會矛盾,否則,美西方在伊朗煽動“顏色革命”的陰影就永遠揮之不去。與此同時,伊朗還要認真考慮如何在受限條件下進行軍事現代化。以伊朗現有的軍事力量,在面對美國和以色列的打擊時,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以色列反覆對伊朗動手,這對伊朗國民信心和民族尊嚴都是嚴重的打擊。這反過來也會進一步刺激伊朗內部對伊朗現政權的不滿情緒。 (明叔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