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1債券,還有一個名字:可可債。

3月19日,就在瑞士總統公布解決方案的不久前,瑞銀發表聲明指出,將以每股0.76瑞士法郎(瑞郎),總對價30億瑞郎(約32.5億美元)的價格,以「全股票方式交易」收購瑞士信貸。這個收購價,相當於市價四折。

瑞銀表示,收購的相關磋商由瑞士財政部、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SNB)聯合發起,「收購得到了他們的充分支持。」同一日,瑞士央行也發表聲明,表態將提供大量流動性援助,支持瑞銀收購瑞信。

在19日的聲明中,在談及瑞士政府對瑞銀收購瑞信的大力支持之際,FINMA又補上這麼一段話:在瑞銀收購瑞信後,面值約160億瑞郎(約172億美元)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dditional Tier 1),將被『完全減記』。」


AT1債券,還有一個名字:可可債。

簡稱AT1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屬於CoCo債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的一種,主要由銀行發行,又稱應急可轉債,源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歐洲,是一種可計入銀行監管資本的次順位債券。

所謂「可轉」,代表可從債券轉換為股權(或完全減記),而「應急」,則是因為這種轉換只有在銀行面臨問題、滿足某些「觸發條件」時才會發生,最常見的條件,即是發行銀行的資本適足率低於預先確定的觸發水平。按過去經驗,此觸發點通常是「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1)的5.125%或7%。

觸發點核心目的是為了保護銀行,因為,一旦達到觸發條件,CoCo債將停止付息,自動轉成銀行的普通股,以提振資本適足率,從而使銀行能夠繼續經營。然而,一旦被「減記」或轉換成普通股,銀行股權將被稀釋、導致股價下跌,債券貶值,CoCo債券的投資者將蒙受嚴重損失。

據了解,瑞信總計有十三種流通在外的CoCo債,總價值高達173億美元,大約占其債務比重的20%,一旦全額減記,將創下歐洲AT1市場規模最大的一次減記,遠遠超過2017年西班牙銀行Banco Popular SA債券寫下的13.5億歐元紀錄。這也是為何,當市場聽到瑞士政府決定「完全減記」其CoCo債時,反應會如此劇烈。


瑞銀集團收購瑞士信貸,就是為了救它。

但這次救,從長遠來看,很可能比不救更糟糕!

為啥這麼說呢?

因為這次救,簡直是刷新了人們的三觀,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最後的遮羞布被扯下了!

全世界的人都驚呆了!

來看看這中間發生的種種怪事:

第一件事是:瑞士信貸的股價,確實在暴跌,但還有70多億美元。

但瑞士政府是怎麼處理的呢?

直接拿過來,打個4折,就讓瑞銀給收購了!

看到這裡,有人要說了:這麼大的折扣打下來,它的股東恐怕不怎麼高興吧?

這就是這裡要說的第二件怪事了:這次收購,根本就沒經過它的股東同意!

瑞士政府下手特別狠,它快速修了法律!

相當於直接動手硬搶!

股東最基本的權利,就這麼被剝奪了!

“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個幌子,西方都已經招搖了兩百多年,瑞士人說不要就不要,直接給撕了!

以為這就算了嗎?

才不呢!

瑞士人這次,是徹底地,向世人展示它有多麼不講武德!

這又得講起第三件事了:它修的法律中,還將瑞士信貸的AT1債券給完全減記了!也就是公開賴賬不還了!

面值160億瑞郎,約合172億美元!

消息一出,震驚了整個歐美金融界!

連BBC都看不下去了,寫文章說:瑞士人這次救銀行,損害了瑞士穩定的聲譽!


美國彭博社昨天也臭罵說:這是個污點!

為啥大家都在罵呢?

因為瑞士人的這個決定,是絕對的匪夷所思,絕對地違背一切慣例!

這是為什麼呢?


可可債,是種什麼債呢?

得從2008年金融海嘯講起,那場海嘯的原因我們之前說過:西方打贏冷戰後,就忘乎所以,它內部的既得利益集團,就開始亂搞了。

搞什麼呢?

金融創新!

結果就搞出次貸危機來了。

危機出來後,這些既得利益集團鬼哭狼嚎,紛紛跟它們的政府講:抓緊印鈔票,把錢白送給我們,趕緊救我們!

結果呢?

就搞笑了:2008年金融海嘯,本來是一小群人貪婪,所搞出來的,結果呢?從西方國家內部來看,是所有人替他們扛下了一切;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呢?則是發達國家自家造孽,卻要全世界來扛。

非常不公平。

還有更不公平的事。

到2008年底,美國為了救這些金融機構,給了它們大筆的救市資金,總計7000多億美元。

結果呢?

這些機構拿到錢後,轉手就給自家高官大發分紅!

總共分出了超過180億美元!

比沒發生危機之前,還要更高!

吃相之難看,到了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都看不下去的地步了,他說:華爾街的做法“不負責到了極點,令人感到恥辱”。

但華爾街巨頭們,是他的金主,奧巴馬對他們根本沒啥辦法。

所以只能用懇求的語氣,要他們表現出“克制、自控力和責任感”來。

美國的老百姓呢?

當然更看不下去了:禍是你們闖的,錢是我們勒緊褲腰帶來出的,你們卻賺得比之前還多!

當時整個美國,都沸騰了。

街頭、校園……反正到處是美麗的風景線,很多人和美國警察搏鬥,還有要衝破封鎖線,衝進華爾街的。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佔領華爾街”運動。

有過這場教訓後,歐美各國的政府就不怎麼敢再像當年一樣,央行印鈔票,用納稅人的錢,白送去救銀行了。

但今後要是再出和2008年類似的事,該怎麼辦呢?

這就出現了“可可債”。

這債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知道:所謂發債,就是向外面借錢。

有借就得有還。

但可可債呢?銀行在發債時就說好了:這些借來的錢,可不一定會還哦!

說到這裡,有小伙伴就要笑了:這世上,誰也不是傻子,這種債誰敢借!

沒事,銀行用了兩種辦法,讓人願意買它。

怎麼呢?

第一是讓你變股東。

我們知道,對銀行的資本金水平,各國監管機構都有一定要求的。

畢竟不可能讓你空手套白狼的嘛!

這可可債在發債時,就說好:當銀行資本金跌到某個水平時,這些債券就會自動轉為銀行股權,債劵投資人就成銀行股東了。

第二呢,給高利息。

為啥呢?

因為它是“應急”用的呀!

什麼是“應急”?

就是你銀行出問題了呀,出問題的銀行股價肯定會跌嘛!

如果可可債真轉成銀行股票,投資人就虧了呀!

這就得補償人家。

怎麼補呢?

給比正常債券還要高的利息。

像在2015年,當時歐洲各國銀行發行的可可債券,票面利息就高到過8%。

這種債的好處就是:當銀行出事時,它會馬上從債權變成股權,這樣一來不僅減輕了銀行的債務,也增加了銀行資本金。

那麼,這次在可可債的事上,瑞士人為什麼要被罵呢?

因為它做得,實在是太出格了。

上面說過:可可債在什麼時候,會轉為銀行股權,投資人從債主變銀行股東?

得銀行資本金跌破某個水平啊!

前段時間,瑞士信貸的股價,確實在大跌,但規定的資本金,可還沒有被跌破啊。

也就是說:那172億美元,當時還是債,連股權都不能變!

但瑞士人是怎麼搞的呢?

直接註記!

就是把這筆債給抹掉了!債主們的這172億美元,一分錢都拿不到!

這嚴重違反了金融行業規矩!

為啥呢?

因為一般來說,銀行破產時,首先要追究股東責任,然後發生損失的順序是AT1債券、次級債券、普通債券。

結果呢?

這次瑞士政府來個神操作,反過來了:瑞士信貸的股東們,還能拿到32.4億美元,而拿著這些AT1債券的人,卻什麼都拿不到!

不講武德,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為啥這麼說呢?

舉這麼一個例子吧:你和人合夥,開了一家企業,但經營得不好,外面欠了很多錢,企業要倒閉了,這時候政府介入,通常該怎麼辦?

你和你的合夥人是股東,企業經營得不好,你們有責任,但債主們不經營企業,他們沒責任啊!

那該怎麼辦呢?

就得把企業還剩下的資產拿出來,變賣掉,先還債,如果還有剩下的,再股東們來分。

這才符合企業經營的基本規矩嘛!

瑞士政府是怎麼幹的呢?

它是這麼玩的:先跑去告訴債主們,你們的錢我全抹掉了,不許追討!

再跑過來跟你講:你公司的剩餘資產,我已經賣給人家了,四折價啊!

碰到這種事,債主們是不是該很生氣?

應該啊!

怎麼借出的錢,你說沒就沒了呢?

股東們是不是也該很生氣?

也應該啊!

我們的公司,你怎麼不經過我們同意,就隨便賣給人家了呢?

這簡直是赤裸裸地,跑來硬搶啊!


因為瑞士政府的神鬼操作,瑞銀集團在四折價收購到瑞士信貸後,股價反而大跌。

瑞士人的這種玩法,頓時嚇倒了很多人!

為啥呢?

因為全世界的各家銀行,發行的可可債,總額可有2750億美元啊,瑞士人都這麼乾了,那將來誰能保證別的國家不會這麼干呢?

大家都拼命想跑。

各國相關機構,都嚇死了,趕緊出來講話,跟投資者說:那隻是瑞士人不講武德,不守規矩,亂搞一氣,但我們還是會講規矩的!

結果呢?

大家還是怕啊!

所以城門失火,池魚遭殃。

昨天,亞洲很多銀行的可可債,創下了紀錄最大的跌幅!

歐洲銀行呢?

更慘!

投資者不斷在拋售!

把錢存在這些銀行的人呢?

也都怕了。

怎麼說呢?之前瑞士還在裝什麼為客戶保密啦,投資者的天堂啦,它這兩年這麼一搞,弄得大家都怕了,就怕你要他利息,他要你本金。

所以趕緊跑路。

近段時間,香港的銀行為啥排長隊?


就是很多人明白過來了:在金融這一塊,歐洲和美國,嘴上說的,比唱得還好聽,其實呢,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它們是吃人不吐骨頭的!

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西方六大央行為啥要搞聯合聲明?

大家都在取錢跑路了嘛!

形勢很緊繃嘛!

萬一哪個國家的哪家大銀行或者一堆銀行又出事了,單憑一家堵不住,結果傳染開來呢?

那麼,這件事意味著什麼呢?

這又得說到往更深層,也就是第三層裡去說了

非常大!

簡直動搖到它們的國本了!

為啥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直到現在為止,全球的金融體係其實歐美主導的。

比如說美元和歐元,就是全球兩大國際儲備貨幣。

隨之而來的,則是滾滾財富,流向歐美。

一直有種說法:在全世界的“避稅天堂”裡,藏了差不多超過30萬億美元的錢。

這些“避稅天堂”中,哪家最厲害呢?

瑞士!

據說它搞到了差不多10萬億美元!

這還是保守數字!

之前吹瑞士,那可是神話一大堆啊!

像什麼瑞士會為儲戶保密,就算瑞士政府,也無權查看相關信息。

他們還非常堅持職業道德,哪怕你再小的一筆錢,他們也會跋山涉水,去找到你,絕對的超級管家級服務啊什麼的!

結果呢?

去年俄烏戰爭一開,瑞士撕下了永久中立國的面目,直接配合美國凍結俄羅斯資產。凍結財產時,瑞士信貸還特別狠。

然後呢?瑞士人說話,也越來越敢說了。

你真面目都露出來了,誰還敢相信你呢?

這麼一搞,就已經有很多資金逃跑了,去年1年,瑞士就跑了1000多億美元的資金。

這次又來個瑞信信貸被收購的事。

經過這些事,瑞士的聲譽將會一落千丈,它世界金融的金字招牌,漆都快掉光了!

說到這裡,來個總結吧!

第一句話是: 對西方金融體系,現在大家越來越沒信心。

畢竟這些年,歐美遇到什麼事,動不動就用金融手段,來製裁對手,就挺讓人反感的,此外呢,不管是歐洲,還是美國,還狂印鈔票,它們亂搞一氣,已經讓全世界越來越吃不消了。

現在全世界很多國家已經減持美債、增持黃金。

像這段時間,黃金價格飆升,就絕對不是偶然!



第二句話是:全球財富的洗牌潮,將會隨之而來!

之前全世界的財富,大致是怎麼分的呢?

看美元指數的權重,就明白了:歐元57.6%、日元13.6%、英鎊11.9%、加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

這些貨幣,其實都是美元的“分身”,算它的二級貨幣。這些國家靠著印鈔票,就能得到不少額外的好處。不少人看經濟,也會看美元指數。

但今後呢?

就不見得了!

隨著各國去美元化,它們的錢也會越來越不值錢,財富會重新配置!


福布斯的報導,最近它很茫然:現在該怎麼處理手頭的現金和投資?連美國人都失去方向,不知道怎麼搞了。

這裡再把去年說過多次的話再說一遍:我們手頭人民幣的價值,千萬別小看!

它很穩!

第三是這句話:大家千萬要小心!

金融的基礎是信用,如果信用沒了,那金融也就沒了。什麼時候搞金融才會不講信用?但對方認定這是最後一次交易,之後不會再和你交易時!

畢竟現在已經沒啥契約精神了。

棄約精神倒是不斷看到!

有些小伙伴,如果有這方面的錢,現在得趕緊考慮,放在哪裡最安全了!(史客郎)


高報酬的債券小心變股票或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