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星座級護衛艦只完成10%!被批“可恥”
美國“戰區”網站4月10日的一篇報導,介紹了美國海軍星座級護衛艦的最新進展。這款護衛艦的首艦在開工兩年後,只完成了10%的項目進度,這讓許多美國網民十分不滿。

美國海軍於2020年首次宣佈,已選定位於威斯康星州的馬里內特海軍造船廠(義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廠的全資子公司)建造星座級護衛艦。星座級護衛艦的建造工作於2022年8月開始。目前,美國海軍共訂購了6艘該級護衛艦,預計首批將訂購至少10艘。首艘星座級護衛艦目前計畫於2029年交付。但截至目前,在美國威斯康星州馬里內特造船廠建造的首艘星座級護衛艦,大約只完成了10%。而且由於美國軍方不斷改變的性能需求,這款護衛艦到現在還沒有敲定最終的功能設計。

“第一艘艦正在威斯康星州馬里內特建造,大約完成了10%,”星座級項目承包商、義大利芬坎蒂尼海事集團政府事務高級副總裁馬克·范德羅夫說。“我們正在與海軍合作完成最終設計。這項工作一直在推進。去年我們取得了很大進展,預計在春末夏初完成功能性設計。”

美媒稱,與星座級護衛艦的原型,法意聯合研製的歐洲多工護衛艦(FREMM)相比,星座級的組態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已導致項目嚴重延誤和成本增加,人們對該項目的未來也越來越感到擔憂。該項目最開始的一個關鍵目標是採用一種現有成熟設計,只需進行相對較小的修改即可投入建造使用,但現在情況卻截然相反。

與FREMM相比,星座級的尺寸和總排水量已大幅增加,這引發了人們對其預期性能的擔憂。這款護衛艦的整體組態也進行了大幅改動,據悉,目前美國海軍的設計與其法意母型的設計之間僅有約15%的通用性,而最初的目標是達到85%的通用性。設計變更也導致了嚴重的延誤和成本增長。首艘星座級護衛艦最初的計畫是2026年交付,隨著護衛艦產量的增加,美國海軍原本的目標是單艦成本達到10億美元,甚至更低。而最近的估算顯示,每艘護衛艦的造價約為14億美元。

“戰區”網站稱,星座級並非唯一一個面臨工期延誤和成本增長的海軍造船項目。美國造船業在軍用和商用艦艇生產方面在過去的數十年裡持續萎縮。近年來,美國海軍造船廠產能不足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這也對現有艦艇的維護和現代化改造產生了影響。

對於這一消息,有網民在“戰區”網站的報導評論區發帖稱:“這真是可恥,我懷疑這個項目是否應該就此取消。雖然我們確實需要這些艦艇,但這個項目似乎是徹底失敗了。我認為我們應該考慮先從義大利購買兩艘FREMM,然後加入他們的FREMM升級版項目,或者從日本購買最上級護衛艦。”還有人批評星座級通用性降低是美國海軍管理不善的又一個例子,“通用性只有15%?他們應該從零開始設計。這麼低的通用性不再是優勢,而是劣勢。” (環球時報)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