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今天發布的報告China Strategy - Self-help is the best defense圍繞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展開,分析了其對中國股市等方面的影響,並提出中國的應對策略及投資建議。
1.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現況: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引發多輪報復性舉措,致使雙方關稅稅率飆升至極端水準。截至2025 年4 月,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有效關稅稅率達145%(不含4月12日宣布的最新科技產品豁免),中國對美國的關稅稅率為125%,創1979年兩國建交以來新高。
中美貿易關稅的變化趨勢: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關稅已飆升至極端水平
2. 市場影響
全球資本市場動盪:全球股市大幅波動,多國關鍵股指進入或跌入技術性熊市,全球市值蒸發超11 兆美元。標普500 指數價格走勢、波動率和成交量打破多項紀錄,美國公債市場遭遇2001 年以來最嚴重單周拋售。
投資人擔憂加劇:投資人擔心全球經濟衰退,以及中美在金融市場脫鉤、技術限制、地緣政治等方面的緊張局勢升級。高盛中美關係晴雨表攀升至23 個月高點。
全球主要股指的表現:全球許多關鍵股票指數已處於或已跌入技術性熊市
中美關係緊張程度:高盛的美中關係晴雨表(GSSRUSCN)顯示,根據市場定價,雙邊摩擦處於兩年來的高點
3. 中國股市目標調整:考慮關稅影響,高盛再次下調MSCI 中國和滬深300 指數12 個月目標,分別降至75 和4300(原81 和4500)。新目標意味著MSCI中國指數有12%的12個月上漲空間,滬深300指數為15%。但在風險情境下,中國股市可能下跌20%;若達成低關稅貿易協議,中國股市估值可能提升35%。
我們進一步將2025 年每股盈餘(EPS)成長率預期從7% 下調至4%,以考慮到美國更高的關稅因素,但同時也考慮到力度更大的財政政策寬鬆措施
我們已將明晟(MSCI)中國指數的合理本益比目標從11.5 倍下調至11.2 倍,這主要反映了中國及全球經濟成長的放緩
我們針對美國關稅風險和國內財政刺激措施所做的情境分析表明,公允價值的可能結果存在很大的分佈範圍
4. 中國的自助機制
國內政策調適:實施果斷有力的財政刺激、產業放鬆管制與結構改革,促進內外需平衡,刺激國內消費。如加大財政赤字,2025 年廣義財政赤字佔GDP 的比例預計從2024 年的10.8% 升至14.5%。
貿易多元化:推動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中國與新興市場和前沿市場的貿易可望進一步成長。
股市資金結構調整:加速資本贊助向國內資本轉移,國家隊、南下投資者和企業回購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過去一周超200 家A 股公司宣布回購計畫。
在過去一周,中國國家隊加強了對A 股市場的支持。南向投資者在香港市場的參與度一直在穩步上升
5. 投資策略建議
市場層面:戰術上較看好A 股,因其今年表現弱於H 股,對政策刺激的回報敏感度更高,且有國家隊支持。
在過去幾周,中國A 股的表現開始優於H 股
產業層面:調高銀行和房地產產業評級至超配,下調製藥、經紀和公用事業評級。銀行雖面臨淨利差壓力,但有國家隊支持等優勢;房地產業雖處於下行周期,但部分城市已現積極跡象。
主題層面:看好國內刺激受益股,包括受關稅影響的出口企業、進口替代相關產業、消費相關產業、與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相關的產業。同時,關注可能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國ADR,預計27 家中國ADR 符合在香港雙重主要或二次上市資格,總市值達1,840 億美元。
一份可能受益於中國更實質的政策寬鬆立場的股票清單
我們估計有27 家中國存託憑證(ADR)公司有資格在香港進行雙重主要上市或二次上市(資訊量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