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平宏觀〉俄烏局勢對全球經濟影響分析

俄烏衝突主要通過六大管道影響全球經濟:

1、通膨管道:資源品和農產品供給受阻抬高通膨,美歐通膨持續超預期。高通膨或將帶來全球經濟周期節奏的加快。俄羅斯和烏克蘭是重要的資源出口國和農業出口國,主要的貿易商品集中在石油、天然氣、煤、鐵礦石、鋁礦石、鋼鐵、鋁、銀鉑、銅、鎳、小麥、大麥、玉米等。近期,受俄烏衝突升級的擔憂,歐美股市下跌,原油和黃金上漲。

2 、貿易管道:俄烏衝突以及逆全球化衝擊全球貿易。對全球貿易影響主要通過四種方式,一是制裁直接波及制裁經濟體和被制裁經濟體之間商品貿易結算;二是地緣問題導致中立經濟體持貿易觀望態度;三是航運暫停阻斷俄羅斯貿易;四是逆全球化格局帶來長期貿易收縮。

3 、金融管道:全球應對通膨的貨幣緊縮週期到來,美聯儲大幅加息,流動性風險上升,全球金融市場將變得更加動盪。美國通過聯合多國發起對俄羅斯的聯合金融制裁,以引發其金融秩序混亂,迫使俄羅斯啟用天然氣盧布。美聯儲最新的褐皮書表示,衝突對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影響較大,將持續關注。2022年以來,美聯儲連續4次加息抬升至2.25%-2.5%的區間。9月22日美聯儲將進行議息會議,當前CME市場觀察工具顯示,美聯儲9月加息75bp的概率仍維持在84%左右,100個BP的可能性在16%左右。

4 、財政管道:地緣動盪和軍備競賽增加歐洲財政負擔。俄烏戰爭將歐洲重新暴露在俄羅斯的威脅下,逼迫歐洲重回北約防禦框架,被迫提高軍費開支。德國已經公佈1000億歐元用於軍隊現代化改造,同時,將每年的軍費開支定為GDP的2%。相比過去十年間1.21%的平均值,提高了約65%,德國的財政壓力將進一步增加。同時,隨著烏克蘭難民的湧入,將衝擊西歐的福利體系、增加其財政開支。目前,歐盟已經撥款10億歐元用於烏克蘭難民的安置。在2015-2016年間,德國共撥款超210億歐元用於解決難民問題。

5 、大類資產管道:衝突爆發以來,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短期情緒交易表現為:大宗商品>債市>權益。地緣衝突加速全球經濟滯脹,美聯儲加息和美元強勢週期影響全球資本流動,利率抬升,大宗商品價格長中期中樞上移,權益市場在基本面、資金面、政策面等中動盪博弈。

6 、科技管道:歐美對俄羅斯的科技制裁涉及軍事、航天航空、航海以及煉油等行業。由於俄羅斯對頂尖芯片依賴不大,以及行業周期長,我們認為短期對俄羅斯工業系統打擊不大,但長期面臨“硬脫鉤”風險。不少歐美企業加入對俄羅斯制裁行列,此次制裁引發科學無國界的信仰被打破。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戰爭以及經濟制裁長期持續,將面臨拖垮俄羅斯、歐盟甚至美國經濟的風險。


俄烏衝突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六大管道也會波及中國,對中國經濟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大方面:

一是中國經濟面臨國際原油、天然氣、小麥等價格大漲引發的輸入性通膨影響,主要影響工業品價格PPI,但受保供穩價政策影響;CPI主要受內需及豬肉價格的影響。

二是當前中國經濟穩增長大於防通膨,通膨尚不構成對貨幣政策掣肘,核心通膨不高。

三是全球能源大變局,中國在能源領域受到的負面影響較少。需警惕俄烏衝突升級對經濟的外溢影響。

四是美、歐、俄羅斯之間的衝突可能會給中美關係帶來一定緩衝,但走鋼絲需要很高的平衡能力,而且我們要清醒的看清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最終底牌。在新舊週期和秩序的轉型動盪時期,中國需要保持戰略定力,避免捲入到地緣衝突的泥潭,在大國博弈中權衡均勢,爭取戰略主動和機遇,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加大在科技創新、高端製造、新基建、教育等生產性領域的投入。

在大動盪時代,我們需要超越時代的智慧,避免大國競爭的狹隘分析框架,避免落入零和博弈、此消彼長、修昔底德陷阱、新冷戰等的狹隘思維,避免各國之間基於大國競爭分析框架的過度反應和激化矛盾。應該按照“1+1>2”的全球化合作思維,開展合作,相向而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長期的和平與繁榮貢獻力量。

〈正文〉

1 俄烏衝突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六大管道

1.1通膨管道:美歐通膨持續超預期

2022年8月美國PPI同比增長8.7%;CPI同比8.3%,持續超預期。8月,英國CPI同比達9.9%;德國8月CPI、8月PPI同比分別達7.9%、45.8%。此次俄烏衝突加劇了疫情來全球供應鏈危機,疫後本就居高不下的通膨水平雪上加霜。

第一,從商品來看。俄羅斯和烏克蘭是重要的資源出口國和農業出口國,主要的貿易商品集中在能源、金屬和農業三大領域。具體來看,集中在13種商品,石油、天然氣、煤、鐵礦石、鋁礦石、鋼鐵、鋁、銀鉑、銅、鎳、小麥、大麥、玉米等。

1 )能源方面,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煤炭出口量分別佔全球11.4%、8.3%、17.8%,俄烏衝突拉大能源供給缺口。一是BP、埃克森美孚等公司退出在俄股權和油氣開採,影響未來資本開支和中長期產能供給。二是航運中斷、北溪2號制裁等因素影響能源運輸。三是SWIFT支付結算限制,對能源貿易的潛在威脅仍存在。

2 )金屬礦產方面,主要涉及銅以及鋁、鎳等在新能源方向應用較大的品種。俄羅斯銅、鋁、鎳全球出口占比約4%、6%、7%,俄烏衝突加劇礦產供需不均衡。一是俄羅斯在海外的礦產產能不確定性加劇,俄鋁關閉在烏克蘭氧化鋁產能。二是制裁對運輸和交易結算環節潛在影響仍存。

3 )農產品方面,俄烏衝突加劇,拉大全球糧食貿易供給缺口,直接對全球消費部門通膨造成影響。一是影響正常糧食生產。二是SWIFT支付結算限制潛在影響糧食貿易結算。三是影響糧食通過黑海等途徑的運輸路線。俄羅斯和烏克蘭是農產品重要輸出國,在全球大麥、小麥、玉米品種生產和貿易中佔比較大:雙方合計的大麥產量和出口量全球佔比分別約達19%、30%;小麥產量和出口量全球佔比分別約達14%、32%;玉米產量和出口量全球佔比分別約達4.5%、19%。

第二,從經濟體來看,俄烏衝突加劇歐洲地區能源和供需緊張局面,影響中東、非洲地區糧食進口。歐洲對俄羅斯貿易的需求最大,英國其次,日本、韓國等緊隨其後。而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需求相對較小。

1)歐洲能源進口影響較大。俄羅斯出口石油中約53.5%供給歐洲,天然氣出口中約42.6%面向歐洲,煤炭出口中約34.6%面向歐洲。主要為比利時、德國、荷蘭、英國和法國。其中,法國能源CPI同比連續10個月保持在10%以上,德國連續7個月10%以上,英國天然氣等燃料最新同比也錄得22.9%。

2 )中東、中亞、非洲的糧食進口影響較大。俄羅斯農產品貿易主要出口方向為中東、非洲和部分中亞、東亞國家。其中玉米出口主要面向土耳其、越南、韓國、中國、利比亞等地,小麥出口主要面向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國、阿塞拜疆、蘇丹、巴基斯坦等地。

3 )國際大宗品價格上漲,間接擴散至全球經濟體通膨。以美國為例,美國是煤、天然氣的淨出口國,石油、鋼鐵、有色金屬的淨進口國,石油、鋼鐵、有色金屬價格上漲都會引髮美國輸入型通膨。


第三,若俄烏衝突持續,可能加速全球通膨沿產業鏈傳遞過程:從上游到下游,從能源品到其他大類商品,從工業生產到消費。

原油是工業的血液、通膨之母;原油上漲導致油價及工業原材料價格走高,從而引發通膨。從潛在影響程度來看,原油價格波動直接影響以原油為原材料的石化工業、交通運輸業、冶金工業和採掘工業。成品油價格波動影響以其為原料的化工產品,以及直接消耗成品油的交通運輸業、冶金工業、採掘工業和建材工業。煤炭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行業主要是石化工業、冶金工業和採掘工業,直接以煤炭為原材料的電力工業和燃氣工業。電力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行業主要是水生產和供應業、冶金工業、採掘工業、石化工業、家電工業和機械工業。

1.2貿易管道:俄烏衝突以及逆全球化衝擊全球貿易

短期來看,對全球貿易影響主要通過四種方式:一是制裁直接波及制裁經濟體和被制裁經濟體之間商品貿易結算;二是地緣問題導致中立經濟體持貿易觀望態度;三是航運暫停阻斷俄羅斯貿易;四是逆全球化格局帶來長期貿易收縮。

俄羅斯和烏克蘭貿易總量在全球貿易份額並不大,但由於出口結構多為資源和農業,因此在結構上的影響遠大於總量。若沖突持續,或帶來全球貿易、航運受阻,對全球貿易產生更大的影響。2020年俄羅斯貿易總量5726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量的1.6%;烏克蘭貿易總量1031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量0.3%;對結構的影響大於總量。

1.3金融管道:流動性風險上升,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當前“抑通膨”迫切需求在上升。美聯儲最新的褐皮書表示,俄烏衝突對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影響較大,將持續向關注。9月22日美聯儲將進行議息會議,當前CME市場觀察工具顯示,美聯儲9月加息75bp的概率為84%,加息100個BP的概率為16%。然而,面對通膨飆升和經濟下行壓力並存的滯脹風險,美聯儲乃至多數經濟體央行面臨兩難選擇。第一,全球通膨高企的矛盾更多由貨幣超發問題轉移到生產供應問題,就業市場供需錯配、供應鏈堵塞等,無法僅靠貨幣政策收緊解決。第二,俄烏衝突以及制裁政策,導致能源類商品供給無法得到修復。第三,歐洲國家再次暴露在俄羅斯的威脅下逼迫歐洲國家重新回到北約防禦框架下,導致軍費開支增加,歐央行則需要在增加開支和緊縮貨幣政策之間做好平衡。


1.4財政管道:地緣動盪、軍備競賽和難民湧入增加歐洲財政負擔

俄烏戰爭將歐洲重新暴露在俄羅斯的威脅下,逼迫歐洲重回北約防禦框架,被迫提高軍費開支。德國已經公佈1000億歐元用於軍隊現代化改造,同時,將每年的軍費開支定為GDP的2%。相比過去十年間1.21%的平均值,提高了約65%,德國的財政壓力將進一步增加。

隨著烏克蘭難民的湧入,將衝擊西歐的福利體系、增加其財政開支。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截止3月3日,已經有約100萬烏克蘭難民離境。未來預計共有約700萬難民離開烏克蘭。目前,歐盟已經撥款10億歐元用於烏克蘭難民的安置。在2015-2016年間,德國共撥款超210億歐元用於解決難民問題。

1.5大類資產管道:市場風險偏好下降,避險情緒交易主導

我們在《全球宏觀展望2022》提出,2022年全球經濟將轉向滯脹。俄烏衝突爆發使得全球經濟加速進入到這一階段。一是海外貿易收縮、貨幣政策正常化加速了“滯”的預期,二是供應鏈不暢、高通膨加速了“脹”的預期。另外,戰爭爆發也給市場情緒帶來擾動。具體來看:

衝突爆發以來,全球市場階段性表現為:大宗商品>債市>權益。供應不暢和避險情緒影響,以原油、黃金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加速上漲;但另一方面也同時受美元週期的壓制。在全球經濟滯脹持續、地緣衝突加劇以及海外貨幣政策收縮效應下,權益市場風險偏好明顯走低。全球加息背景下,債券利率持續走高。

1.6科技管道:制裁涉及俄多個行業,存在“硬脫鉤”風險

歐美對俄羅斯的科技制裁涉及軍事、航天航空、航海以及煉油等行業;且主要集中在高新科技領域,如半導體芯片,傳感器,激光,飛機部件等。短期對俄羅斯工業系統打擊不大,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方面,俄羅斯基礎研究較強,高精尖軍事武器對頂尖芯片依賴不大。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機構WSTS的數據,俄羅斯在全球芯片採購市場中的份額僅0.1%;據IDC的數據,俄羅斯信息產業ICT市場總額503億美元,全球市場的份額僅1.1% 。另一方面,其他行業進口部件使用周期長,更新換代慢,短期內制裁難以起效。

但此次制裁長期存在“硬脫鉤”風險,引發科學無國界的信仰被打破。例如, 3月3日,俄羅斯停止向美國供應火箭引擎。雖然有spaceX相關的替代品,但整體世界航空航天領域積極合作的局面將被打破。此外,因受到甲骨文、微軟、Adobe等軟件公司的制裁,俄羅斯官方重新開放了盜版軟件論壇Rutracker,盜版參與制裁公司的軟件將不受法律追訴。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戰爭以及經濟制裁長期持續,將面臨拖垮俄羅斯、歐盟甚至美國經濟的風險。


2 俄烏衝突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俄烏衝突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六大管道也會波及中國,對中國經濟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大方面:

第一,國際大宗商品方面。俄烏衝突以來,我們觀察到輸入性通膨對中國影響不大,主要影響工業品價格PPI,受保供穩價政策影響;CPI主要受內需及豬肉價格的影響。

原油是工業的血液、也是通膨之母,原油上漲導致油價及工業原材料價格走高,從而引發通膨。但因國內政策執行到位,PPI處於回落趨勢。自3月俄烏衝突以來,國內PPI同比錄得8.3%,環比錄得1.1%;回落至8月同比2.3%水平。

能源PPI向CPI傳導受國內防通膨政策影響,並不明顯。3月以來,國內CPI雖然同環比出現了連續4個月的上升,但從其分項來看,主要是受到豬週期的影響。其中,PPI上漲比較大的能源項,在CPI中僅上升了0.7個百分點,較PPI中5.5個百分點的上漲來說明顯傳導不暢。

烏克蘭作為全球農業出口大國,俄烏衝突將推升國際農產品價格。2021年中國自烏克蘭進口玉米佔進口玉米總額的29.1%,主要用於飼料加工。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已有多個糧食淨出口國減少對外糧食出口,已引發玉米價格的一輪大幅上漲。但受益於國內防通膨政策,糧食CPI並未出現大幅上漲。8月糧食CPI同比上漲3.3%。

第二,當前中國經濟穩增長大於防通膨,輸入性通膨對貨幣政策掣肘不明顯,核心通膨不高。

央行2022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延續“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平衡”,同時提出“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等說法。

目前,輸入性通膨壓力和內生性通縮壓力並存。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之後的核心CPI在8月僅為0.8%,核心CPI反映的是居民就業和收入狀況,因此當前應該主要擔心內生性通縮而非輸入性通膨,穩增長、穩就業是當前首要任務,這在宏觀政策上是至關重要的,關係方向性和全局性。

在此背景下,貨幣政策的關鍵是從寬貨幣到寬信用,銀行體係並不缺資金,“堰塞湖”現象體現了銀行不敢貸、企業不敢投的堵點。因此,關鍵是提振企業信心,尤其提振民營經濟、平台經濟、房地產等這些解決就業主力的信心。必須要從理論上說清楚民營經濟的地位,從產權保護、財產保護等實際行動上給民營經濟和平台經濟的企業家吃定心丸。

第三, 俄烏衝突以來,歐美針對俄羅斯能源方面制裁不斷加大力度。從禁止進口到呼籲全世界限價。但受益於中俄地緣關係,中國在能源領域受到的影響較弱。然而,需警惕俄烏衝突升級對經濟的外溢影響。

中國的前三大一次能源原油、天然氣、煤炭對外依存度較高,均需要進口彌補消費。根據BP《2021世界能源統計年鑑》,中國2020年消費的一次能源佔世界消費總量的26.13%,其中原油、天然氣、煤炭、核能、氫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費佔比分別為19.6%、8.2%、56.6%、2.2%、8.1%和5.4%。2021年中國自俄羅斯進口的礦產品佔自俄羅斯進口73.0%。

受益於中俄良好的雙邊關係,中國受到的能源衝擊較低,但不能忽視俄烏衝突升級產生外溢影響。自俄烏衝突以來,歐美不斷加碼針對俄羅斯能源的制裁,使全球陷入了能源危機。但2022年2月,中國與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與中國達成新的管道設計協議,若達成新的供應協議,該管道將每年向中國輸送多達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2月下旬俄羅斯能源部宣布要擴大對華煤炭供應,將和中國簽訂1億噸煤炭供應協議。此外,中俄也在進一步商議包括西伯利亞2號管道等在內的進一步能源合作。

但全球大宗商品漲價帶動中下游產品乃至全球通膨的提升不可忽視。由此導致的外需下降,將對中國出口產生影響。其次,與俄羅斯保持密切合作可能引發歐美對華的貿易抵制,負向影響中國對外出口。

第四,中美關係方面,美、歐洲、俄羅斯之間的衝突可能會給中美關係帶來一定的緩衝,但走鋼絲需要很高的平衡能力,在新舊週期和秩序的轉型動盪時期,中國需要保持戰略定力,避免捲入到地緣衝突的泥潭,在大國博弈中權衡均勢,爭取戰略主動和機遇,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加大在科技創新、高端製造、新基建、教育等生產性領域的投入。

歷史是有周期規律的,凡是不斷吸收外部文明成果、不斷學習進步、增強“生產性”的國家,就會不斷強大;凡是固步自封、失去改革動力、“生產性”下降、阻礙時代進步的國家,不管多強大,都必將走向衰敗。時間將給出最終答案。(任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