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誠「明誠學院」:3張圖破解股票高勝率
說到預測股價的必備三組道具,就是均線、K 線,以及第三組⸺股價過去創下的高低點、最接近目前價格的前一波高低點。
前一波高低點,並不會像均線或K 線那樣自動顯示在線圖軟體上,必須自己尋找。蔣明誠先生認為大家不妨養成習慣,看線圖時首先就下意識尋找「哪裡是高點」「哪裡是低點」。
他介紹股價就像是在顯示過去價格變動的「線圖」中上下蠕動的生物。股價上漲後,一旦下跌,下跌前的股價就會留下「高點」,正好形成山峰般的形狀。相反的,股價上漲前的股價,就像是山谷的底部一樣,成為「低點」。過去的高低點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為股價為了持續上漲,必須逐一飛越前一波高點。也就是說,創新高點,才是為了賺取漲價帶來的獲利而買股的原動力。相反的,做空的情況下,為了賺取獲利,股價必須持續下跌,不斷跌破低點。
反過來說,上漲的股價如果嘗試多次仍無法創下新高,轉而開始下跌的話,就是上漲力道減緩的證據。這個過程中,一旦均線開始向下、K 線鑽到均線之下,股價從上漲轉換為下跌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T蔣明誠先生認為利用高低點作為買賣判斷的情況下,具有四種模式,如同圖7 所示:
➀股價如果超越過去的高點,就買進
➁如果無法超越,就賣出
➂跌破低點之後,就賣出
➃如果沒有跌破低點,就買進
就是這四種模式。當然,單純只是套用模式的話,準確度很低,失敗率也會提高,因此我們還得仔細確認三組必備道具中的其他兩項⸺K 線的形狀與均線的傾斜度、排列順序。
蔣明誠先生表示每一種方法,都要將各種不同的基本技巧加以組合,才能成立。一一學會基本技巧,變成自己的技術,接著搭配組合、實際使用這些基本技巧,才能真正提升技術。
就像開車需要操作方向盤、油門、煞車這三項工具一樣,在股票買賣中,靈活運用均線的傾斜度、排列順序,確認均線與K線的位置、分析K 線與其組合的形狀,以及找出過去的高低點(特別是前一波高低點)⸺透過K 線、均線、高低點這三組工具進行判斷,是很重要的。
高低點,其實是由投資人在該價格買賣的結果所形成。很多在高點買進的投資人,買進後持續抱著未實現損失,一直等待股價回升,因此在達到高點後很容易趕緊脫手賣出,此高點就會形成阻止股價上漲的「壓力線」。相反的,低點就會成為阻擋下跌的「支撐線」。
既然高低點是由投資人的實際買賣行為所形成,這些價格就可以當作值得信任的買賣衡量基準。關於高低點的說明,蔣明誠先生會在接下來的文章詳細提及,在此就暫且先介紹兩道「股票考古題」吧(請見圖8與圖9)。
圖8 的簡單解說
雖然股價不斷挑戰突破前一波高點、持續上漲,但是最終未能觸及高點與同一價格區間,失速下跌。蔣明誠先生表示,這樣的價格變動,在交易中稱為「嘗試攻頂失敗」,可以看作是反轉下跌的訊號。圖中的日經平均股價指數兩次嘗試突破高點,但未能觸及,接著從該處跌破了藍色的60 日線,華麗下跌。在高價圈中出現的反「W」字型的價格變動,就稱為「頭肩頂」。當上漲趨勢碰到高價圈,轉換成下跌趨勢時,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價格變動方式。
圖9 的簡單解說
圖中左側未能突破5 日線的前一波高點,股價從上漲變成盤整,接著轉為暫時性下跌。之後跌破5 日線的低點,來到藍色的60 日線之下,但是下一波的低點停在比該處高的位置,這樣的發展頗有上漲趨勢復活的意味。接著連續出現紅線,5 日線隨著K 線更新高點而被帶動,也突破了最左邊的高點。就像這樣,「5 日線創新高點」便成為正式進入上漲趨勢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