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預期,美國向全球實施對等關稅後,攪亂了全球股市與經濟貿易秩序,國際政治也是一片紛亂,全球進入一場因美國引起的關稅“鏖戰”。
昨天,歐盟外交事務委員會在盧森堡舉行部長級會議,歐盟委員謝夫喬維奇宣佈,歐盟將於4月15日實施第一輪對美關稅反制措施,5月15日起將實施第二輪。
加拿大於4月3日宣佈,對部分美國進口汽車課徵25%的關稅,這是針對川普向全球所有汽車徵收25%的關稅報復。
但由於同一天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將繼續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美墨加協議關稅豁免,兩國不會受到美國“對等關稅”的影響。
因此,撇開美國25%的汽車關稅所導致的關稅反擊,到目前為止全球只有中國與歐盟反擊美國的對等關稅。其他國家還在觀望中。而美國這邊卻說,有50多個國家在排隊與美國協商關稅事宜。
在數量上,這是懸殊的比數。這是否意味了美國將贏得這一場全球關稅鏖戰呢?
不過,關稅大戰的勝負不是這樣看的,這是一場耗時長,範圍廣泛的爭戰,其中還隱藏一些弔詭之處。
以全球經濟格局來說,美中歐是全球三大經濟體,美國引發的關稅鏖戰,這三大經濟體是關鍵。
但迄今為止,歐盟對美國關稅報復的說法還是比較溫和,不如以前的措辭強硬。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與歐盟不是沒有貿易或關稅紛爭,有飛機製造補貼爭議,還有2018年的鋼鐵和鋁的紛爭。
這兩次美歐紛爭,歐盟態度都非常強硬,採取以戰止戰的策略。
但是這一次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歐盟卻相對溫和一些。原因是,這當中存在著“中國因素”。
如果沒有中國因素存在,歐盟態度必然會如往常般強硬,因為自己的利益只有自己去爭取。
但是,有了中國在前面擋著,歐盟的回應比以前老成一些,因為他們在觀望。一方面歐盟還抱持希望,希望能夠跟美國協商。二方面,他們要看中美兩國在關稅上強烈碰撞後的結果。
所以,歐盟一方面宣佈對美報復措施,並且還分兩輪報復。另一方面,歐盟向美國提出“零關稅”協議,可以說是兩路並進。
另外,美國對歐盟的關稅稅率是20%,除了在汽車關稅都一樣是25%外,比日本的24%低,也比韓國26%低。
日韓兩國是歐盟國家的競爭者,在對等關稅下,除了美國是獲益者外,歐盟受到的影響比較小。這是第二個弔詭的地方。這也是美國給歐盟多一些空間,避免歐盟極力反彈。
但是,按照我的看法,歐盟想要與美國達成零關稅協議不容易,難以成功,因為歐盟零關稅的說法忽略了川普的真正意圖。
川普這一波操作,其真正意圖有二,一是保護、扶持美國的汽車工業,這是老特在競選時候對其選民的承諾。老特認為,復興美國汽車工業是讓美國工業再次偉大的基石,川普他是不會放棄的。
也就是說,川普會保持對列國25%的汽車關稅,這事沒得商量。如果老特放棄了,他在美國的政治基礎也就沒了。
第二是,老特一定要保有10%的基準關稅。為什麼?
因為美國“沒錢了”。老特得要利用這10%的基準關稅,為美國政府增加收入。
川普上台是共和黨執政,共和黨執政向來是不加稅,非但不加稅,老特還想要減稅。
但是,美國現在有加稅的基礎嗎?根本就沒有。
不能加稅的情況下,老特只有從別的地方想辦法。
而關稅,就是川普拓展財源的方式之一。10%的基準關稅是川普真正想要的。
至於除10%之外的“對等關稅”呢?
可以把老特的“對等關稅”分成兩部分:額外關稅 + “對價”。
這裡我用了“對價”這字眼是不得已的,怕被人家“囉嗦”。大家懂得意思就好。這對價就是訛詐。
有關對價的部分,那是我們在前兩天的文章——《中國強烈反擊,但美國還有後招》中提的,川普要世界各國拿“東西”來交換。至於是什麼東西,請參考那一期的視訊。
我們粗估一個數字,2023年美國從海外進口約3.5兆美元的商品,10%的基準關稅是3,500億美元。
美國1980年之後的關稅稅率為3%~5%,以4%計算,基準關稅將為美國政府帶來約2,10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
可以這樣說,老特就是為“找錢”而來,專門找錢的。
另外,對等關稅部分的“額外關稅”,還可以為美國帶來更多的關稅收入。
坦白說,列國都想要跟美國協商,降低關稅,但不要期望太高。川普一定會降一些關稅,但不會是全部,因為老特還要從中為美國“賺”一些錢。
再看一下上面的“等式”:對等關稅 = 額外關稅 + 對價。
在對價的部分,美國早已經設定了一些數字和目標,如果某個國家或地區能夠拿出多一些對價利益給美國,關稅就可以多降一些。
估計,川普10%的基準關稅 + 對等關稅中的額外關稅部分,可以為美國帶來5~6千億美元的收入。
在對價的部分,美國如果能夠拿到5,000億美元的實質價值,例如,台積電再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日韓兩國也增加對美投資,老特這一輪操作下來,可是獲益豐富啊!
這真的是“沒本錢”的買賣。
老特的計畫能不能成功呢?
坦白說,這是又一次地割韭菜時間,但這次被收割的不是第三世界國家,而是美國的盟友,一個都逃不掉。
因此,不論歐盟多麼想要跟美國協商,關稅是加定了,只是多和少的差別。因為,老特不為別的,就是要錢,要為美國增加收入來源。
特別是那些對美國有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或地區,得要準備上繳白花花的銀子。
幫老特翻譯一下,我美國人的錢那有那麼好賺的?之前你們從我這邊賺的,現在給我吐出來。
所以,沒有零關稅這回事,越南想要跟美國協商,以零關稅交換,可以,但那只是你越南對我美國的關稅為零,越南還是要上繳關稅。那就是:額外關稅 + “對價”,一個子兒都逃不了。
這方面不得不說一下越南。越南搶第一個跟美國協商,在想什麼呢?越南領導人的腦袋真有點壞了,你搶第一,又拿零關稅來交換,美國是那麼好忽悠,那麼容易安撫的嗎?
越南你這麼容易投降,老美當然是加碼再打你一把。這不,美國白宮高級顧問納瓦羅已經明確表示,越南的零關稅提議遠遠不夠。
納瓦羅的說法是,越南還存在著非關稅上的貿易障礙,例如傾銷和出口補貼。
越南把美國想得太簡單了,美國不搞殘你是不可能的,你越快向美屈服,老美只會越搞你。
這方面越南就遠不如歐盟,歐盟先提出反制,再拋出願意跟美國協商的說法,也願意進行零關稅談判。
坦白說,美國是要來收錢的,那會跟你搞什麼“零關稅”?美國跟世界各國搞零關稅,那乾脆就進行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區談判,美國還跟你玩什麼“對等關稅”?
川普就是不要自由貿易區,不要經濟區,唯一接受的就是美加墨協定。川普要對世界各國各個擊破,好佔盡關稅的優勢。
這些國家的政治領導層與智囊真的要好好想一下,老特想要玩什麼都不知道,還打什麼關稅戰,維護自身的權益?
老特要找錢(廣東話是“穩錢”),在他的大計裡頭,一方面任命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這是要刪減美國財政預算,目的是要省錢。
另一方面是推出基準關稅和對等關稅,這是增加收入。
三方面是提振美國工業,重鑄美國的製造業。如此,可以增加美國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提高美國的稅收。
這是老特的三部曲計畫,這是針對美國的財政問題。這三部曲如果達成了,第一,美國債務過高問題可以緩解。
第二,不用再操心美債賣不出去的問題。自從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後,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降低了一些。
目前,老特的三部曲計畫進行到第二階段,現在的重點是,如何在對等關稅中的“對價”部分獲取美國想要的?
那就是在“對價”談判中,要求對方把工廠、技術、資金等搬到美國來。而且,還會“強人所難”。
怎麼強人所難呢?美國缺乏半導體的先進製造技術,不就要求日韓台半導體大廠到美國投資設廠嗎?
再舉一個例子,美國造船工業衰微,這也導致了美國造艦工業衰弱,非但是造艦速度慢,就連維修保養也有問題。
美國造艦工業不行,如何跟中國比拚軍事呢?眼看美國超級軍事大國的頭銜就要被中國取代了,美國心裡急呀!
因此,美國一定會迫使日韓兩國,將造船業搬到美國,在美國投資設立造船廠。
如果這方面有困難,我們說的困難是美國方面的困難,而不是日韓兩國。例如,美國這邊找不到足夠熟練技術的工人。
美國可能會要求日韓兩國將一些造船廠賣給美國,或是讓美國擁有某種程度主導性的股權。
對日韓兩國來說,到美國投資設立造船廠在理論上沒有問題,但是在營運上的問題就大了,
招收不到熟練工人就是一大問題,其生產成本與工會又是另外兩個大問題。
這方面,不是川普獨特又粗暴的計算方式可以解決的。可以預見,到時候不論是日韓台等廠商加碼到美國投資設廠, 到最後“擺爛”是必然的。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2018年台灣鴻海精密集團到美國威斯康星州投資設廠,郭台銘還因此得到與川普會晤的機會,雙方還舉行了破土典禮。
結果還不是“擺爛”?
為什麼?因為“臣妾”做不到啊(請參考甄嬛傳)!
不論是川普三部曲中的那一階段,我都不是那麼看好,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一些問題。
然而,中國需要在其中扮演一個關鍵性的角色,一個領頭的角色。這就是中國在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後,立即宣佈對美反制措施的原因。
針對中國對美徵收34%的對等關稅,川普在昨日發話了,老特說:將考慮進一步對中國商品再加征高達50%的關稅。
老特為什麼這樣說?
事實上,54%的關稅和104%的關稅區別不是那麼大,關稅都這麼高了,再加到204%也差不多一樣,意思就是不買中國的商品。
老特如此大動作又是為了什麼呢?
這和中國的反擊是同樣的道理,川普這是警告其他國家,不要報復美國的對等關稅,否則,美國會徵收更高的關稅。
無論如何,川普引發的全球關稅戰,最終還是中美兩大強國對陣。
上一期我們說明了美國在關稅戰中的成本、代價,這一期又探討了川普的圖謀,想要從中獲得的利益,針對其所謀以及需要付出的代價,中方的應對措施就能夠適切地擬定了。 (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