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今後將調查供應鏈,以瞭解中國產半導體等產品是如何嵌入相關產品中的。川普對記者強調:“靈活性是必要的。不應該那麼嚴格”……
4月13日,美國川普政府宣佈,將美國進口的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列為半導體相關領域的關稅對象。此前,這類產品曾被排除在對等關稅對象之外,此次對政策進行了調整。川普預計將在近期就具體稅率等內容做出說明。美國的關稅政策呈現反覆搖擺、不夠穩定的狀態。
4月11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剛剛將智慧型手機、半導體製造裝置、個人電腦和儲存裝置(SSD)等排除在對等關稅的對象之外。川普13日在社交網路上發文表示,“這不是‘豁免’關稅”、“只是轉移到了另一個關稅‘桶’裡”。
4月13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智慧型手機等電子裝置將成為“半導體關稅”的對象。他在美國電視節目中表示:“事關國家安全,有必要在美國製造”。他表示半導體關稅很可能在1~2個月後實施。
有分析認為,美國將在聽取業界聲音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的詳細內容。美國商務部今後將調查供應鏈,以瞭解中國產半導體等產品是如何嵌入相關產品中的。川普4月13日對記者強調:“靈活性是必要的。不應該那麼嚴格”。
受新冠疫情影響,半導體短缺導致汽車等產品的國內生產受到打擊。半導體關稅的目的是讓半導體相關的生產回歸美國國內,以防止戰時等情況下發生上述事態。
不過,外界普遍認為,如果智慧型手機和半導體製造裝置等被納入半導體關稅體系,可能會導致美國國內智慧型手機價格上漲,並對工廠內的半導體生產造成阻礙。面對成本上升,科技行業對接連不斷的政策變化感到困惑。
美國韋德布什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的著名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Daniel Ives)在X上批評稱,“白宮不斷傳來的新聞正在引起嚴重混亂”,考慮到可能實施的半導體關稅,強調“不確定性很高”。
iPhone在美國擁有6成左右的市場份額。大部分在中國組裝。如果參考先前在不同領域關稅中對鋼鐵、鋁製品和汽車徵收的關稅,半導體關稅也有可能達到25%左右。
雖然低於累計達到145%的對華稅率,但為了消化高成本而提價的隱憂依然存在。
如果半導體生產裝置也被徵收關稅,美國的半導體生產成本也將隨之膨脹。尖端半導體的製造裝置依賴於荷蘭阿斯麥控股和日本Tokyo Electron。台積電和英特爾在美國工廠生產半導體時,將從亞洲和歐洲進口價格更高的製造裝置。
川普政府已對除中國大陸以外的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對等關稅暫停徵收90天。加拿大的調查公司TechInsights估算稱,如果適用最初的稅率,美國尖端半導體的生產成本有可能比台灣高出25%。
即使沒有關稅,在美國製造半導體的成本也比台灣高出1成左右。引入關稅也有可能擴大美國與台灣的競爭力差距。 (日經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