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成日本噩夢!避險貨幣美名蒙塵

長期通縮的日本竟然開始通脹了,準確來說是“滯脹”,這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的日本GDP已經回到了30年前,首次低於4萬億美元,而日本的核心CPI卻漲到了2.8%,創下31年來的新高。


經濟下滑疊加通貨膨脹,就是典型的滯脹,這個階段在經濟周期裡是最難熬的,不僅民生困難,而且央行的貨幣政策對這一現像是無能為力,放鬆會加劇通脹,收緊會導致經濟下滑,滯脹會更趨嚴重。

不僅如此,以美元計價的日經平均指數今年下跌20%,日本工資也退回30年前,令日本的購買力和人才吸引力下降

日本人能熬過失去的三十年,是因為收入雖然沒有怎麼漲,但物價也沒怎麼漲,現在物價開始漲了,日本人的生活自然更難了!

國內經濟情況不好,會加速日本右翼和軍國主義擴張,在軍事層面會變得越來越危險。

相比歐洲國家的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日本的情況可能從數據上看沒有那麼劇烈,但其實GDP倒回30年前,和核心CPI創下31年新高,這對於日本來說簡直是噩夢。日本經濟開始面臨非常糟糕的狀況,其對民眾生活的影響可能比歐洲的情況更糟。


這就要從日元的特殊性說起。

都說日元是避險貨幣,那麼日元是如何成為避險貨幣的呢?

是低的不能再低的利率,日本利率長期處於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狀態,使得資金認為日元利率下降的空間要遠遠小於上升的空間,這就是日元成為避險貨幣的金融原理,利率低到不能再低了,反而使其成為資金避險的對象。

但是,今年日元的避險屬性開始遭到資金的質疑。在過去的日元貶值週期中,外資往往是在押注日本企業的業績增長,買入日本股票。然而,在當下的日元貶值週期中,情況卻完全相反

數據顯示,外資2022年1~8月淨賣出2.7萬億日元日本股票。而在2013年1~8月,彼時日本央行啟動大規模貨幣寬鬆,日元快速貶值,這期間的外資淨買入逾9.1萬億日元。

日元貶值實在是太快太厲害了,今年日元貶值的幅度甚至比俄烏戰爭初期的俄羅斯盧布貶值還厲害。年初至今年9月16日,日元匯率累計貶值27.6%,9月7日,日元兌美元匯率一度低至145日元,逼近1998年金融危機最低點。而日本央行的不作為甚至是反向作為成為資金拒絕日元的最大推手

日本央行堅持貨幣寬鬆的原因就是為了刺激經濟。但是,不要以為日元貶值對日本經濟特別是出口是利好,實際上本幣貶值幅度過大,對一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是極大的傷害,尤其是進口占較大份額的國家。

其實,現在的日本早已不是“貿易立國”的時代了,其外貿佔GDP的比重已經下滑至30%以下,且日本的對外貿易也由往年的順差變成了逆差。

與此同時,日本經濟增長最大也是最核心推動者變成了“居民消費”。數據顯示,在過去38年中,日本經濟增長中“超過一半來自居民消費”

從順差改逆差,再加上日元持續貶值,日本從國外進口的商品必然會漲價,這自然會影響日本國內的物價,進而損害消費者的購買力了。

因此,日本依靠貶值刺激出口的效應,可能會低於日元貶值對國內消費的傷害。也就是說日元貶值的經濟拉動效應已經到頭了

如果日本經濟這麼持續下去,會比過去失去的30年更加糟糕。經濟停滯甚至下滑其實還可以忍受,頂多是收入不漲或者下降一些,這些日本人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物價開始快速上漲,日本人特別是底層的一些消費者就會扛不住了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老齡化比較高的國家,不少高齡老人還在攬活謀生,如果他們高度敏感的日常消費品漲價,對他們的傷害和刺激會是非常大的。再加上伴隨經濟下滑引發的一些失業,日本社會會極不穩定,刺殺安倍的山上徹也就是一名失業人員。

日本60%以上的人反對安倍國葬,就是因為此事勞民傷財,很多日本人都面臨生存的壓力,安倍國葬抗議活動其實就是日本社會矛盾的一個宣洩口

既然日元貶值不好,為什麼日本央行不提高利率應對貶值壓力呢?

我們可以看到,日元本輪貶值始於美聯儲加息,如果要保證日元貶值不要太快,日本央行是應該跟隨美聯儲加息的,但是它並沒有這麼做,反而不斷實施量化寬鬆,為什麼呢?

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其實就是一個被打斷脊樑的軟體貨幣,它的波動是美元的鏡像,只要美元升值,日元必然貶值,而且幅度還不小。今年以來美元指數漲幅已經超過20%,作為美元的主要對手貨幣,日元自然貶值幅度不會小

日本央行不敢加息,甚至退出QE都不敢,是因為日本經濟長期處於流動性寬鬆刺激的狀態,而且刺激的效用基本是低位走平趨勢,也就是流動性陷阱。但是一旦日元加息,日本經濟好不容易因貶值而起的刺激效應就會煙消雲散

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其中有一條就是量化寬鬆。這也被認為是安倍執政期間日本經濟有所起色的功臣。在安倍第二任期,日本實現了通脹的目標,失業率降低了2%以上,名義GDP有所增長,企業稅前利潤和稅收收入均大幅增長。

安倍經濟學確實使日本擺脫了長期的通貨緊縮,然而,它並沒有實現其所有預期的目標。現在日本GDP反而退回到了30年前,通貨膨脹也開始高了起來,滯脹的困境反而使日本央行更難受

此前還可以通過量化寬鬆、日元貶值刺激經濟,現在核心通脹率起來了,日本央行繼續刺激的空間更小了。面對如今的日本經濟困境,日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工具箱裡的可用工具基本上沒有了。

對於日元目前的處境,我們重溫一下廣場協議前後日元的走勢是很有必要的。


廣場協議之前的日本經濟和日元可不是這個樣子

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經濟處於上升階段。

二戰的失敗給日本經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但由於美國的東亞戰略,日本在美國的幫扶下,又一步一步從戰爭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為了重振本國經濟,日本緊緊抓住美國伸出的橄欖枝,經過一段時間,其製造業竟然開始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製造的產品已經遍及全球,日元也在不斷升值。

美國敏感到了日本對自己的威脅,於是加徵日本商品關稅開啟了美日貿易戰。但美國的製裁併沒能夠解決問題,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仍在擴大。

於是,美國把目光投向了金融領域——匯率。1985年9月,美、日、德、法、英五個國家聯合的廣場協議簽訂,逼迫日元快速升值。

其實,當時的日本也不是傻子,他們認為日元升值有利於日本製造業成本的下降,而且可以在全球開啟買買買模式,以滿足自己的野心

但是廣場協議簽訂後卻是另一番景象。

美國的貿易逆差並沒有因此解決,很快,美國股市開始暴跌,陷入危機。

而日元一路升值,經濟飛速增長,日本進入“黃金時代”,全國陷入膨脹。

但是原本依靠出口的日本,因為日元升值對外貿易開始萎縮,日本政府為了經濟發展,開始轉向內需。

連續的利率下調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的實行,日本社會越來越多的流動資金進入了泡沫市場——股市和樓市。

實體經濟無法支撐日本金融市場的瘋漲,日本政府開始實行收縮型財政政策,泡沫被戳破,日本的產業優勢不斷衰弱,製造業受到重創,日本陷入“失落”。

廣場協議前後日元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段黃金時光,甚至比美元還強勢,但人心不足蛇吞象,日本想要買下全球的野心終究是在日元快速升值背景下的虛幻景象,日元資產泡沫的破滅,也讓日本嚐到了無盡的苦果,日元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日元只能靠零利率和負利率博得避險貨幣的地位,但這個也是以日本貨幣政策的主動權為代價的,在美元持續升值的背景下,日元只能處於漫長的貶值通道當中。而一旦通貨膨脹開始上漲,日本經濟將會遭受滯脹的困擾,很難依靠日本政府的刺激政策翻身

比失落的30年更糟糕的經濟狀況出現,對於日本意味著什麼呢?

近些年,日本右翼分子死灰復燃。

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加劇了日本極右翼勢力的擴張和媾和,岸田借刺殺事件搞政治清洗,日本左翼在日本政壇已無立足之地,此外,岸田還推動日本《和平憲法》關鍵條款的修改進程。

在日本經濟更趨乏力乃至停滯不前的情況下,日本極右翼勢力和軍國主義擴張是必然趨勢。(羅列思維)


以前財閥控制各大命脈產業,連日本政府想弄點錢都得找他們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