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消費與金融板塊帶動下,近期中國A股三大指數穩穩上揚,其中上證指數站穩3400點,創年內新高;今天陸股續漲:+港股創新高、+BAT創新高。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在「不久的將來」訪美。外界高度關注的「川習會」已傳出至少兩個時間點,華爾街日報指兩人有意6月舉行「生日高峰會」(川普生日為6/14,習近平為6/15)。南華早報:川普最快4月訪中。
兩人如果在「不久的將來」會晤,貿易議題必然是重中之重。川普近期才對中國加大施壓力道,將原本對中國銷美商品課10%關稅提高為20%,加上這波20%關稅後,美國對中國銷美商品的平均關稅將升至約33%。美中兩國在貿易及其他議題的談判仍停留較低層級,談判已陷入僵局,這次高峰會可能是破冰的關鍵時刻
中美在貿易戰、關稅、台灣問題、芬太尼危機等議題上爭執不斷;然而川普的強硬立場,也讓中方對此次會談抱持謹慎態度,外界傳出中方對於習近平訪美存有顧慮,擔心可能重現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川普在白宮發生「總統級大吵」的場面,擔心川普會在公開場合 「翻桌」或發表激進言論,進一步惡化兩國關係
隨著穩增長政策逐漸收效,中國2025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均勝預期。2025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4%,優於預期的3.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5.9%,高於預期的5.3%;固定資產投資年增4.1%,不僅遠超預期的3.2%,亦創下2024年5月以來新高。
2025年前兩個月,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繼續發力顯效,經濟延續回升態勢,消費回升主要來自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激勵。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額年增10.9%,通訊器材類年增更高達26.2%。分析師普遍認為,隨著促消費政策的持續發力,2025年的消費表現值得期待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8方面共30項具體措施,內容提及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慧穿戴、腦機接口、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開闢高成長性消費新領域等
中國2025年為達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可說火力全開,尤其外需因貿易戰充滿變數的背景下,擴大內需更成為穩經濟的重中之重。以2024年來說,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4.5%,出口為30.3%,中國官方亟欲提振消費的拉動力
促消費政策連發,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發改委等六部門舉行聯合記者會,財政部將安排就業補助資金人民幣667.4億元,支持各地落實就業創業的扶持政策,促進充分就業,支持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為進一步提振消費,中央財政擬透過財政貼息方式,引導信貸資源支持消費市場,希望多方發力,促進全年消費增長
美國經濟學者表示,北京官方希望藉助消費的拉動作用,使經濟重新進入增長軌道,官方措施短期內或有一定刺激作用,尤其是針對特定行業,如汽車、家電、文旅等領域。但居民消費意願不足,在房地產市場低迷、失業率上升、收入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居民更傾向於儲蓄而非消費,單純的信貸刺激可能不會有效果。
2021年中國炫富風氣盛行,更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但近年掀起消費降級現象,還出現專有名詞「極致低消費」;中國財經網紅直言,其實百姓不是沒有錢,而是對未來前景充滿擔憂;永遠追不上通膨速度的薪資條,卻要面對高昂的房貸、育兒費、孝心費、醫療費,成為「壓在老百姓身上的五座大山」
金融精英不再出入高檔餐廳,轉而青睞人民幣12元(約新台幣55元)的便當。星巴克部分門市客流甚至大減40%。連存款破百萬的中產階級,也跑來搶百元機票。男性消費市場也受到巨大衝擊,男裝巨頭「海瀾之家」近3年關閉超過一千家分店。電商電動刮鬍刀銷量下降35%,茅台股價下跌,超商零售啤酒卻逆勢增長。
中國經濟成長趨緩,35歲以上求職困難,好不容易有份工作,賺的錢卻不夠日常生活,民眾再也沒有炫富的本錢,現在中國網友竟然開始流行「比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