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如何挑出股息股價雙贏家?
文/林奇芬 投資人喜歡高股息ETF,這股熱潮持續發燒,近期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已經雙雙突破2000億元關卡,而總計高股息ETF規模也突破5000億元,幾乎佔台股ETF的一半。另外還有二檔科技配息型ETF也要加入,成為台股ETF中最受矚目的族群。 6月份有多檔高股息ETF要配息,其中,如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凱基優選高股息00915、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等,年化配息率都可高於6%,更吸引投資人搶進。不過,投資高股息ETF不只要賺利息,還要賺價差。面對眾多高股息ETF,哪幾檔可以讓投資人二頭賺,成為雙贏家呢? 高股息ETF規模大增,今年股價也有表現 目前已有11檔高股息ETF,再加上近期將加入2檔科技型ETF,總計有13檔ETF,投資人該如何挑選呢?不妨從報酬率、配息率、持股分布幾個角度來比一比。 長短期績效比一比 以短中長期績效來看,元大高息低波00713、復華富時高息低波00731,表現較為穩健。元大高股息0056去年因為航運股比重高,表現較為落後,拉低長期報酬率。不過在去年底調整持股,並增加至50檔股票後,今年以來績效急起直追,有機會重返榮耀。另外,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發行時間不到三年,仍無長期績效統計,不過去年表現優異,今年以來仍可跟上漲勢,整體績效仍相當不錯。至於國泰股利精選00701、富邦台灣優質高息00730,相對表現較落後,今年以來績效也未能追上,屬於較落後族群。 配息率比一比 從下面表格可知,這幾檔高股息ETF配息率都相當不錯,多數可以落在5%以上。去年元大高股息股價表現較弱,因此殖利率相對較高。而國泰永續高股息,僅有二年多配息資料,不過配息相當穩健。而元大高息低波則是持續上升,近二年配息都亮眼。 由於國泰永續高股息首創季配息機制,並受到投資人歡迎,因此近一年新發行的高股息ETF幾乎都採取季配息。在此壓力下,元大高股息、元大高息低波也順應民意,今年起陸續改為季配息。 另外幾檔發行期間較短的ETF,目前配息資料尚未滿一年,仍需要觀察。其中,富邦特選高股息(00900)2022年下半年才開始配息,配息率高達11.29%,而今年上半年配息率僅1.22%,二者差異較大。另外如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在今年6月首度配息,因為涵蓋前幾季利息,使得年化殖利率高達11%。另外,凱基優選高息2月、6月分別配息,年化殖利率也可達6%以上。 持股比一比,電子股當家 從上述績效與配息率觀察,配息率大多可維持在5%以上,差異不是太大。因此,選擇短中長期績效較好的三檔,與近一年新發行,績效較好的三檔ETF的持股內容,來做進一步的比較。 誰是股息股價雙贏家 從以上持股內容觀察,多數ETF的投資主軸仍以電子股為主,其中,大華優利高填息00918電子股比重接近8成,因此上半年以來表現最亮眼。其他ETF電子比重多可落在六成左右,其次,就要看次產業配置。其中有二檔金融股占比較高,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與凱基優選高股息00915,金融股占比將近25%。此外,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大華優利高填息00918,航運占比分別是21.9%、11.9%,都是相當重要的次產業,也會受航運股表現影響較大。 以長線表現來看,以電子股為主軸,其他次產業較為分散者,表現相對較好。因此,就以上六檔ETF,優先選擇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高息低波00713,除了電子股之外,其他產業配置較為分散。另外,金融股占比較高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凱基優選高股息00915,由於上半年金融股表現疲弱,未來等升息衝擊降低、景氣復甦,金融股也可有所表現,不過金融股長期股價表現較溫和。值得注意的是,各家ETF分別在每季、或半年定期調整持股,因此需要持續留意持股調整的變化。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歡迎加入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http://www.facebook.com/mrsmoney888 林奇芬相關作品 「不會投資照樣賺」,影音課程 https://money.cmoney.tw/product?id=875 書籍: 「第一份收入就投資,30歲存百萬,40歲領雙薪」 「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你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 「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的財富」 「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
興哥就事論事EP 104 主權基金議題發酵
主權基金投資 關於主權基金,近期央行也備受質疑。台灣是否有能力成立主權基金,以結構看來,包含勞退等基金包含規模來到14兆台幣,折合美金為0.45兆美金。為全球主權基金的前十名以內,但是主權基金並不是來護國家自己的盤。所以如果成立主權基金,想目的並不是買自己的台積電。而是投資全球的好公司。這是民眾所必須了解的。 挪威主權基金 那有關挪威主權基金,投資台股的部分。第一個先看群創,面板股2022年跌得頗深;2023年第二月開始齊漲。因此我們看到目前的面板股,透過主權基金在台灣,透過花旗和摩根大通的進出來看,目前群創剛好回到成本價,本益比偏低,雖然面板產業目前是沒有亮點。但是只要是主權基金不拋售,後勢是可期待的。 新加坡主權基金 新加坡主權基金開始加碼台灣的金控類股,那這一波金控類股在三月份美國SVB銀行危機發生同時,主權基金沒有撤退,反而逆勢加碼。逆勢去看到2023年的金控股會比2022年來的好,理因是美國的升息循環就要結束。因此金控等債券部分、股市部位,都會恢復所謂的資產的淨值。因此接下來,如果主權基金持續投資金控類股,比如說中信金、玉山金,拉回應該要找買點。短期來說,目前的價格已經脫離主權基金的成本、偏高,不建議追價,建議以逸待勞,等待拉回的時間在做切入。
失落33年的日本股市,靠這3條件復活?連巴菲特都進場 若說2023年上半年是股市反彈的趨勢。那麼,除了美股及台股,今年的日股也是2位數的反彈力道。是因為日本基本面復甦強勁嗎?其實,倒不然,除了外資湧入日股外,還有三個原因讓日本企業可能積極轉型重視股東價值有關。也因此吸引了巴菲特的關注。這集來聊聊 ~(收錄20230530全球市場盤勢輕鬆聊) ----------------------------------------------------- 👉 全球華人陪伴式投資理財訂閱專案 https://happy2brich.com/course/weeklyreport 👉 Apple/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音頻訂閱專案 https://open.firstory.me/join/happy2brich 👉MixerBox白金訂閱專案(需下載MixerBox APP:) https://pse.is/3grmrz ----------------------------------------------------- 商務合作及學習諮詢,請洽info@happy2bri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