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資管報告,看錢都流到哪兒去了
2024年7月,香港證監會發佈《2023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香港的投資狀況及資金流動,由此可見一斑。 錢從哪兒來? 《2023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顯示,香港國際金融港特徵明顯。 至2023年底,香港管理資產總值為31.193萬億港元,同比年增長2.1%。其中,淨資金流入急升342%至3890億元(主要來自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 香港2023年資管結構摘要(香港證監會《2023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顯示各項資料平穩提升 香港投資者的資金來源十分多元化。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源自非香港投資者的資產約19萬億港元,佔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64%。過去5年,這一比例在64%~65%浮動,保持穩定。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源自非內地及香港投資者的資產約16萬億元,佔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54%。該比例近年在54%~56%浮動,保持穩定。 調查報告指出,2023年,在港內地相關機構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增長4%,至約2.68萬億元,連續2年表現優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些機構的淨資金流入增加16%,至1530億港元,從業人員人數年上升2%。 資產及財富管理(約31億港元)投資者來源(中國香港36%,其餘64%): 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約9萬億港元)投資者來源: 2023年,在香港獲發牌進行資產管理的持牌法團(法人實體)數目增加3%,至2127家。顯示行業處於發展當中,同時,競爭加劇。 截至2023年底,在香港註冊成立的證監會認可基金數目上升至914隻,資產淨值年上升5%。截至2024年首季末,資產淨值進一步上升3%,至1.39萬億港元。該領域,2023年,淨資金流入870億港元。2024年首季,淨資金流入330億港元。資料顯示,香港基金市場活躍,受到投資者關注度較高。截至2023年12月31日,獲註冊的開放式基金型公司數,年增118%,至244家。 隨著內地與香港協議最佳化兩地之間基金互認,截至2024年3月31日,香港基金中源自內地投資者的管理資產為人民幣249.7億元,而內地基金中源自香港投資者的管理資產則為人民幣7.49億元。 香港基金中源自內地投資者的管理資產激增(香港證監會《2023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 錢到哪兒去了? 《2023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分析認為,香港資管人由於全球資產組態經驗豐富,在2023年,60%投資於內地及香港以外的市場,“比例甚高”。 而仔細觀察資管各項資料,則可看出,當今國際金融形勢下,香港資管資金的實際流動狀況。 就投資地域變化而言,美、日、歐的吸金能力,對中國香港市場的影響十分明顯。 資產管理方面,2023年香港資管投向內地的資金減少了23%,北美洲增長12%,歐洲增長7%,日本增長了6%。 2023年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方面,投向中國香港的資金減少了8%,內地減少了12%,而北美洲增長了17%,歐洲增長5%,日本增長6%。 2023年信託資產方面,中國香港投資增加了18%,內地增長3%,而北美洲增長72%,歐洲增長9%,日本增長300%。 在投資品種上,由於市場動盪,香港資產管理中的股票投資減少了12%,而集體投資計畫(基金、信託等)增長了30%。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方面,股票組態減少了10%,其他投資門類資金皆有增長。 資產管理(約21億港元)投資區域(亞太58%,年增-8%;亞太以外42%,年增10%) 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約9萬億港元)投資區域 信託資產(約5.2萬億港元)投資區域: 資產管理(約21億港元)投資類別 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約9萬億港元)投資類別 (資產洞見)
赤子城科技2024上半年收入超22億,同比增長超60%
赤子城科技2024上半年收入超22億,同比增長超60% [7月25日 – 香港] 領先的全球化社交娛樂公司 – 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赤子城科技」或「本公司」,股份代號:9911;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發佈2024年半年度營運資料,公司社交業務及創新業務均取得亮眼成績,主要營運資料指標實現快速增長。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社交業務收入預期約為人民幣20.55-20.85億,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65.3%-67.7%;創新業務收入預期約為人民幣1.92-2.12億,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46.6%-61.8%。 上半年,公司繼續大力發展泛人群社交業務,通過不斷優化運營策略、提升用戶體驗,泛人群社交業務實現快速擴張,在中東北非等重點市場的規模得到進一步提升。 泛人群社交業務四款產品 登上中東社交應用收入榜TOP10 其中,先發產品MICO、YoHo等不斷優化商業化策略,穩定貢獻現金流及利潤;後發產品TopTop、SUGO成長迅猛,憑藉產品創新、精細化運營、內容生態建設等,實現營收、利潤、使用者規模等多維度的大幅提升。 在移動應用資料分析平台Sensor Tower發佈的“2024年1-5月中東社交應用收入榜TOP10”中,MICO、YoHo、TopTop、SUGO四款產品均進入垂直榜單TOP 10。 HeeSay被列入最具創新的同性社交軟體之一 在泛人群社交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公司多元人群社交業務也取得積極進展。海外多元人群社區HeeSay自上線以來陸續推出各類主題新穎的運營活動,影響力加速提升,被DatingNews列入“2024年10款最具創新的同性社交軟體”之一。 繼今年1月HeeSay Gala在泰國曼谷成功舉辦後,4月,HeeSay又發起了 “LivelyLaugh” 線下主題活動,持續向當地用戶傳遞“盡情愛、共歡笑”的品牌理念。此外,HeeSay不斷豐富產品功能,6月上線新功能"Community",加強線上線下聯動,讓更多用戶通過HeeSay獲得歸屬感和認同感。 精品遊戲流水同比增長約392.5% 此外,以 Alice's Dream:Merge Games 為代表的精品遊戲,上半年實現流水約人民幣3.87億,同比增長約392.5%。該遊戲在5月、6月連續進入Sensor Tower發佈的《中國手游海外收入 TOP30》榜單。 今年以來,赤子城科技繼續鞏固以“本地化”為核心的競爭優勢,為公司進一步深耕中東、拓展全球夯實基礎。未來,公司將繼續立足中東北非這一戰略市場,同時不斷開拓東南亞、歐美、日韓等市場,為全球更多用戶創造美好情緒價值。 有關赤子城科技 赤子城科技是一家全球化的互聯網公司,2019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為09911.HK。 公司以「創造美好的情緒價值」為願景,在社交、遊戲等領域打造了數十款面向全球用戶的APP,包括泛人群社交產品 MICO、YoHo、TopTop、SUGO;多元人群社交產品 HeeSay;精品遊戲產品 Alice's Dream: Merge Games等,累計服務過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0億全球用戶。 赤子城科技深耕中東北非市場,並積極佈局東南亞、歐美、日韓等地區,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娛樂公司。 如欲查詢更多資訊,請聯絡: DLK Advisory pr@dlkadvisory.com
財經雜誌—香港賣地如何不再“價高者得”
產業發展思路一系列新調整後,中國香港追求高地價支撐“土地財政”舊模式難以持續。雙信封制、原址換地、片區開發等新玩法層出不窮,何時見效補缺? 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版圖中,元朗是發展重點地區。其未利用土地並不多,除保護區外,便是作為貨櫃堆放地等用途的棕地。攝影/焦建 一塊原定6月底出讓的地塊,臨截標前兩日卻被推遲半年,成了中國香港特區土地市場近日難得的大事件。 在冷清許久的市場氛圍中引發關注,源於其將探索產業用地新模式。這塊位於香港新界的土地面積雖不大,但按特區政府表述,卻是首塊為落實兩大政策目標而推出的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 所謂兩大目標,其一是推動產業發展,其二則稍顯拗口,即“利用具土地效益的方式整合受政府項目影響的棕地作業和協助它們升級轉型”。理解相關表述,要結合當地一些特殊語境,而兩個目標亦有內在關聯。 以目標提到的棕地(brownfields)為例:在歐美地區,其泛指已被開發或破壞的土地,大多曾用於工業用途。在中國香港,這一詞則大概從2008年起被廣泛使用,大多指向新界鄉郊廢棄農地,正用於臨時用途,如露天貨櫃場、停車場等。究其源頭,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對新界地區的荒廢農田規劃利用不甚合理。 隨著香港希望通過新型土地開發為經濟提供新空間,此前“非均衡式發展”的後遺症也浮出水面。以近兩屆特區政府均大力推動的“北部都會區”計畫為例:在理想狀態中,其將推動香港發展“由南向北”逐漸均衡,最終形成“多中心”模式並與深圳更緊密合作。但其規劃所涵蓋的不少地區,仍存在農田荒廢轉為臨時用地乃至變為“棕地”現象。 要調整數十年間形成的土地利用現狀,需觸及極為複雜的多重關係。對中國香港未來發展而言,在新一輪土地大開發時有效地為這些地塊找到改善途徑,通過“片區開發”思路減緩財政投入壓力,以便給北部都會區的宏觀目標找到落地抓手,前述元朗用地出讓具有探路意義。其細節如何,挑戰又在那裡? 01 “雙信封制”優劣 與深圳僅一灣之隔,位於新界西北且遠離香港城市中心的元朗,自古便為低地且水源充足。據《新安縣誌》等史料所載,其地名最先寫作圓蓢。 在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版圖中,元朗和臨近的洪水橋、屯門等地,皆為發展重點地區。但如前所述,其目前易開發的未利用土地已然不多,其間還有大面積的保護區(如作為國際性濕地的米埔自然保護區等),此外便為密佈的棕地。按照2021年當地一項粗略統計,全港近2000公頃棕地中,該區佔近七成。 近日引發關注的這塊焦點土地,便屬於其中之一,其位於福宏街與宏利街交叉的元朗創新園內(元朗市地段第545號,下稱“元朗用地”)。今年初,該幅工業地皮曾被估價每英呎樓面地價1500元(港元,下同)至2500元,而總估值則介乎25億至43.7億元。 為提升設計彈性並增加規模效應,元朗用地實際上是由三塊用地合併而成。其目前的地盤總面積約為32440平方米,指定用途是發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做物流及/或車輛維修保養用途),最高樓面面積可達161500平方米。 有此安排,與元朗未來在北部都會區中的發展地位大背景相關。具體來說,元朗用地擁有連接機場、陸路口岸及香港其他地區的地利優勢,發展物流等行業並非無的放矢。按照特區政府今年3月8日的預告,其在3月15日開始對該塊土地進行公開招標,預計於6月28日截標。 為更好整合原有棕地並實現一系列政策目標,特區政府發展局為這塊土地出讓設定了一系列“新玩法”,例如要求中標的發展商把不少於最高樓面面積的三成(即不少於48450平方米)交予政府。由政府或政府委託機構管理和租予受該項目影響的棕地作業者。 為給受影響的所謂“持份者”(利益相關者)找到一定出路,相關規定安排可謂細緻,例如為讓其過渡到市場化的租金價格前,“政府會在最初五至十年內收取與相關行業的棕地租金相若的優惠租金”。 與以往更為不同的,則是元朗用地招標將有別於“價高者得”慣例,採用“雙信封制”招標。 所謂“雙信封制”,是近幾年才在當地流行起來的土地出讓方式,開發商需提交兩個獨立信封,分別為設計建議書和價格建議書。業內則分別簡稱為“技術標”和“價格標”。 與價高者得簡單明了相比,新制度需考慮的細節增加較多,其一是兩個信封的分數佔比。以2020年採用這一模式的中環海濱商業地皮出讓為例,發展局對其的安排就是設計和價格比重分數五五開;在此基礎上,為確保不會賤賣,投標價亦必須高於預定底價才可入圍。 之所以在公共及產業用地出讓時一改單純高地價政策、不斷增加“雙信封制”的應用場景,與香港正在調整的發展思維有關。傳統賣地模式雖也在標書中列明公共用地及設施要求,但項目往往由開發商的商業利益為主導,大多隻能達到基本的量化指標。 “多年來只顧眼前經濟利益,求量不重質的發展思維,已令香港整體環境每況愈下。政府不再蕭規曹隨,回應新世代對環保、公共空間及社會責任的訴求,踏出變革的第一步,是值得肯定及鼓勵的。”香港建築師學會一位人士在點評前述中環項目時曾如此稱。 具體到元朗用地,投標者也要分別提交非價格建議和價格建議,讓政府可考慮地價以外的一系列非價格因素,以揀選最適合的中標者。依照當地《物料供應及採購規例》釐定,其非價格建議的比重為70%,價格建議為30%。 從以往的五五開變為目前的七三開,價格因素的佔比不斷下降,被認為是特區政府進一步轉換發展思維的又一個具體例證。但相關標準公佈後,亦被認為落地的難度很高。 通過出售特殊用途土地落實某些政策,香港成敗經驗皆有。被業界認為不太成功的,有西九文娛區和啟德郵輪碼頭的開發。較為成功的例子,則是位於黃竹坑的港怡醫院建設。 相較而言,體量小且涉及少量目標的雙信封製出讓項目,較為容易取得成效。相關發展目標涉及可持續性、以人為本等較難以量化目標時,難度則大大增加。香港此前亦有經濟學界人士研究指出,多元且主觀的衡量標準將面臨一系列難題。 類似現象,也存在於採用雙信封制進行的政府採購拍賣過程中。以往價低者得模式,可能會帶來工程質量下降及延誤等後果。以美國加州為例,該州政府有時會採用“A+B投標”方式,把能否準時完工作為評分標準之一。 再以前述中環項目為例,其標書評審委員會成員由來自不同專業的高級首長級官員組成,另亦委派了多名相關專業背景人士擔任獨立技術顧問,最終仍被部分業界人士指出,其缺乏“最佳”設計相對客觀的評審和採納準則。 具體到元朗用地項目:其公開的非價格建議部分,包括3A、3B及3C三個部分。3A為佔10%的總體發展,主要有關建築規約限期;3B佔45%,整體用地設計及協助棕地作業分別各佔20%,提供超過30%指定樓面則佔5%;3C部分亦佔45%,最重要的是支援創新提案,佔20%;以往營運過多層工業方面經驗佔約15%,餘下10%為ESG提案。 簡言之,非價格因素考慮兩個方面,其一有關產業發展,包括大樓如何創新建設,例如科技應用、先進設計等;其二有關容納棕地持份者,如返還更多面積,或較快完成開發等。 亦有業內人士向《財經》記者解析了開發商面臨的難處,即香港以前較少採用新科技、新設計等興建的所謂“現代產業大樓”,舊有的建設工廈經驗難以複製。“一方面要額外研究非地價因素,另一方面則要考慮降低地價。如何拿捏,並不容易。” 項目性質公私兼具,以及規劃的特定用途,亦令對產業開發缺乏經驗的部分開發商有畏難心理。在此之前,類似物流項目通常由行業企業直接買地開發,很少採用開發商買地蓋樓後分租或出售的形式。 因牽涉一系列非價格內容,發展局人士在透露資訊時也坦陳,“非價格建議評分比重高達70%,顯示政府非常重視產業大樓的佈局和質素。有意競投的企業須在投標階段花更多心思制訂非價格建議。這些因素令草擬標書工作變得較為複雜和需時更長。” 02 許勝不許敗考驗 按香港以往經驗,採用“雙信封制”出售土地的招標期,往往比現金招標長。為讓投標者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政府為前述元朗用地項目最初確定的招標期是15個星期。即便如此,在截標期前兩日,這一項目仍被宣佈:將延長半年招標時間。 官方的解釋之一,是業界(包括一些潛在投標者)反映需要更充裕的時間制訂相關建議,要求考慮延長截標日期;其二,則是與之相近的“洪水橋用地”已進入招標加速期。 作為香港前一財政年度最後招標的一塊工業用地,香港土地市場的整體不振,以及其扮演的多重探路角色,亦被認為將讓元朗用地出讓的複雜性增加。 “這幅用地是發展新界北部都會區及‘現代產業’兩項政策的試金石。招標許勝不許敗,相信政府對這幅地的市場反應,會比起對住宅用地能否售出更緊張。”香港特區政府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近日撰文指出,“如今次流標……會增加政府收地困難,耽誤了北部都會區住宅發展時間和加大棕地作業前景的不明朗性,對各方持份者都沒有好處。” 在較為低迷的市場環境中,流標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作為香港特區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2023/24財政年度的賣地成績難言理想。實際收入不及《財政預算案》原估計的兩成,流標多達六次。在該年度最後一季(2024年1月至3月),相關部門採取了停止賣地的措施。 據特區政府地政總署的資料顯示:截至6月25日,2024/25財政年度首季(4月至6月)的地價收入約為1.9億元(包括逾1億元的補地價及約8200萬元的賣地收入),與去年同期的13.7億元相比減少接近90%。 屯門是北部都會區又一主要發展地區。按照規劃,這一地區除土地開發,漁業等傳統產業也有望受益升級。攝影/焦建 依照特區政府今年的財政預算,可獲得的土地收入約為330億元,這與數年前的過千億元形成鮮明對比。目前來看,實現這一較低目標,其實亦有不小難度。除一系列的內外宏觀因素,香港近年來的產業思路調整,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主要追求高地價以支撐“土地財政”的模式難以持續。 以產業發展及滿足住房需求為例,二者皆需低成本土地。特區政府目前的解決思路,一為開發北部都會區,二為在交椅洲填海加以發展。但開發過程本身便意味著投入,北部都會區目前已知的開支或預算,已逾2240億元。 發債,是未來特區政府推動新發展區的開發和基建的核心模式之一。在未來五年,香港每年都會發債950億元至1350億元,專門用作土地開發和基建。 與之相輔相成的,則是為引入外部資源共同開發,特區政府推動相關項目時,會採取部分讓利方式,例如原址換地。這一模式指土地擁有者(發展商)申請將原有農地契約原址交換成住宅、工商業用地契約,並支付補地價。 產業用地方面的考慮,則以前述元朗用地出讓為代表。事實上,在前述洪水橋用地推出在即的消息傳出後,樂觀的市場人士亦認為將帶來一系列利多。 利多之一,源於“地花”模式的應用逐漸增加。其含義是指,在北部都會區由政府負責平整的土地中,為加快發展步伐,土地將在未完成平整前就進行招標,或招標與土地平整同步進行。 具體而言,洪水橋用地位於元朗洪水橋及廈村第39A及39B區地盤,原本設定了社區隔離設施。加速將相關設施移出後,釋放出的土地同樣被規劃為現代產業大樓及物流用途。 利多之二,源於產業用地的相互補充。由於洪水橋及元朗兩幅用地均可做現代物流用途,部分投資者可能會考慮就兩幅用地進行綜合性規劃,增加其拿地的積極性。 與元朗用地相比,洪水橋用地的總面積約為77700平方米、最高樓面面積則可達約544000平方米。對這一預計在9月招標、已被稱為“巨無霸”的項目,政府目前並未確定返還多少樓面給政府,相關打分比重亦在研究中。 7月初時,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則如此形容這一地塊:其規模的確很大。但業界也表示,現代物流講求規模。部分市場主體對大規模用地特別有興趣。“我們不會擔心因規模大影響其吸引力,規模大正是其吸引力所在。” 在此基礎上,她亦清晰預告了與之有關的、北部都會區在提供產業及住宅用地時可行的新玩法,即“片區開發”。 在香港語境中,所謂的“片區開發”,指政府劃出一大片土地,讓有興趣的企業或合組的財團投地發展,並負責土地平整、基建、規劃及發展,以此減輕政府現金流壓力。如此一來,則可在較大程度上改變政府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完成收地及土地平整、賣地後回籠資金的舊模式。 按照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近日透露的消息,位於北部都會區的北區沙嶺創科用地,或許會成為該區首個採取片區模式發展的地塊。這一用地包括2公頃已平整土地,如加上周邊有潛力發展但未進行平整的地皮,整體的開發麵積將達10公頃。 相較於深圳已普遍採用片區開發模式,“香港也就北部都會區還有機會和空間去實踐這種開發模式。與零碎的拿地開發相比,其對產業發展有不少益處,比如能讓產業整體協調性、功能性更強”。近年來持續關注深港產業用地的中鈺國際董事總經理董極對《財經》記者解析稱,“規劃是一方面,結果是一方面。決定好壞最主要的還是營運層面。” 他也建議稱,“香港可結合新加坡的產業營運經驗,加上中國內地,尤其是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環境,在片區開發上少走彎路。香港政府的執行力比較強,很多規劃的東西最後落成時的結果都不錯。” (財經雜誌)
李嘉誠,苦等這個千億IPO
屈臣氏在醞釀一千億IPO。 投資界-天天IPO消息,日前淡馬錫控股副首席執行長謝松輝對外透露:“屈臣氏集團上市計畫仍存在,具體時間將由公司董事局及管理層決定。”淡馬錫,正是屈臣氏的第二大股東。 而10年前,屈臣氏就曾被曝出IPO計畫,彼時估值超3000億港元。 提起屈臣氏,外界並不陌生。作為全球最大的健康美容零售商,屈臣氏在亞洲和歐洲擁有約16500家店舖,至今仍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零售業務之一,背後正是李嘉誠。一旦成功IPO,無疑是實體零售業極具標誌性的一幕。 01 李嘉誠等待一個超級IPO 屈臣氏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年前。 1828年,廣東廣州,一名英國人來此販賣西藥,創辦一家大藥房,還開設中國大陸首間汽水廠。1841年,廣東藥房南下香港,不再只銷售藥品,而是逐步在化妝品、百貨領域嶄露頭角。 30年後,公司正式改名為“屈臣氏”,業務也逐步向大陸和海外拓展。頗有名氣的蒸餾水是在1903年創立,不僅如此,屈臣氏還拿下可口可樂的在華經銷權,品牌名漸漸打響。 公司歷史最大的轉折,源於李嘉誠的收購。1981年,屈臣氏被李嘉誠買下,成為和記企業(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前身)的全資附屬公司。而李嘉誠接手後,屈臣氏開啟擴張之路。 從1987年起,屈臣氏接連進駐台灣、中國澳門,又拓展至北京、上海、廣州,在北京開設第一家大陸個人用品商店。此外,不斷收購海內外企業,包括百佳超級市場、英國保健美容產品連鎖店Savers、荷蘭Kruidvat集團;2004年收購、德國保健及美容產品三大巨頭之一Rossmann、法國最大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的控制權…… 可以看出,屈臣氏是李嘉誠零售帝國的重要一環。 2007年前後,屈臣氏做出一個關鍵決策——將重心轉入中國內地,此後經歷長達10年的黃金發展期。期間,屈臣氏以平均每年開店200家的速度跑馬圈地,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對手,擴張速度驚人,一度成為全球第一大的化妝品零售商。 後來,屈臣氏在全球鋪開超10000家零售店舖,上市傳聞隨之而來。2014年2月,李嘉誠出席長江和記業績會時表示,“會在兩個地方上市,因市值相當大,但香港一定是其中之一。”彼時,屈臣氏估值被傳高達1920億-3120億港元。 但出乎意料的是,很快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突然宣佈,將屈臣氏24.95%的股權出售給新加坡國家主權基金淡馬錫,交易作價440億港元。直到今天,淡馬錫依然是屈臣氏的重要股東。 此後,隨著電商的崛起,中國零售格變化翻天覆地。2015年,屈臣氏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5.1%,為歷史首次。儘管屈臣氏迅速開啟數位化轉型,卻在今後的幾年裡始終難回昔日風光。 今年5月1日,屈臣氏集團新一代CEO走馬上任——原首席營運官倪文玲(Malina Ngai)來到權力中心。同時,屈臣氏接連發佈了5項高層任命,自我換血,危機感不言而喻。 02 全球開店16500家,年入1800億 時至今日,屈臣氏業績究竟如何? 今年3月,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發佈了2023年年報,當中提到,目前屈臣氏在全球28個國家經營16500間門店,並擁有12個零售品牌;去年收入1833.4億元,按年度增長為8%,全球收益漸漸回暖。 不過,屈臣氏轉型的陣痛也擺在眼前——國內的業績節節敗退:報告期內,屈臣氏中國銷售額為164.53億港元,同比下降6%。不僅如此,2023年屈臣氏銷售額與EBITDA,再度錄得近9年最低。此外,屈臣氏去年的單店銷售額也出現了6.6%的下滑。 財報一出,業內一片唏噓——這是屈臣氏自2022年在國內經歷“最大滑鐵盧”後,中國業績的進一步下滑,昔日領跑的線下零售巨頭,並沒有如預想中的力挽狂瀾。 回想2022年屈臣氏業績低谷:銷售額為175.79億港元,同比下降23%,甚至低於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2020年;EBITDA錄得10.9億港元,同比下降59%,比2015年縮減約4.4倍;毛利率也從2017年的17%,一路下滑至1%。 資料顯示,2022年屈臣氏關店343家,平均起來一年當中幾乎每天關閉一家。 要知道,快速拓店曾是屈臣氏取得業績增長的重要手段。憑藉李嘉誠在商業地產的影響力,屈臣氏與與眾多地產商巨頭達成合作,在各大購物中心瘋狂開店,2015-2018年間門店數量增幅一直都在雙位數。 儘管從2019年起,屈臣氏提出“放緩開店速度、提高單店銷售額”的策略,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完全停止開店,但落店之路卻2022年戛然而止,停下擴張步伐。這兩年更是遲遲沒有翻身跡象。 對於這份成績單,屈臣氏在財報中坦承,“中國保健及美容產品業務之表現,受到經濟全面重啟後,消費意願低迷及市場競爭激烈影響。”但它沒有直言的是,屈臣氏對於線上業務的判斷和戰略失誤——隨著電商和美妝線上流量紅利的爆發,正在巔峰期的屈臣氏並未積極應戰。 此後當門店擴張難再驅動業績增長,屈臣氏開始謀求線上轉型,開始了線上+線下的“O+O”零售模式。 根據屈臣氏官網顯示,屈臣氏在兩年內開設和升級6000家門店,總投資將超過18億人民幣。而2023年,屈臣氏已經在亞洲、歐洲、中東等15個市場投資開設並升級了2200家O+O(線上及線下)店舖。 集團新任行政總裁倪文玲透露,2023年及2024年,屈臣氏開設1200多家新店,同時投資升級4800家門店,即75%的亞洲店舖將以全新面貌登場。 但競爭的殘酷始終如影隨形。 03 當年輕人開始拋棄屈臣氏 悄然間,屈臣氏走下神壇。 回想那個電商還未興起、海外代購稀少的年代裡,屈臣氏曾是消費者心中美妝零售集合店的鼻祖,經歷了一段輝煌的時期。但如今,年輕人不再喜歡逛屈臣氏了,商場裡的屈臣氏門店裡,目之所及幾乎都沒什麼人。 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新銳品牌並未入駐屈臣氏,原本與之合作的國際品牌,因為業績、定價等原因相繼退出屈臣氏,導致難以吸引進店; 門店為了給線上私域引流,讓導購引導消費者新增企業微信、註冊會員,進到店裡導購寸步不離,瘋狂推銷,讓人不勝其煩; 線上小程序折扣價,壓縮了線下門店的生存空間,更不用再去門店消費……凡此種種,屈臣氏讓很多年輕人望而止步。 這裡已不再是消費者的唯一選擇。 除了各大電商平台、直播帶貨的爆火,絲芙蘭的高端和更為國際化,Harmay、調色師、KKV、AYDON黑洞、名創優品旗下WOW COLOUR等新型美妝集合店興起,都在搶佔核心點位,也佔領年輕使用者的心智——這裡選品更加流行,門店顏值更高,也更加年輕化。 消費風向歷來更迭變換。站在今天來看,可以肯定的是:無法引領年輕使用者,便失去與年輕消費者直接對話的機會,無疑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也不會說。”走過輝煌的屈臣氏,在時代的巨浪中暫時敗下陣來。 浮浮沉沉,縱觀李嘉誠的長和集團業務體系中,由屈臣氏集團組成的零售帝國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消費江湖的競爭日新月異,留給屈臣氏的IPO時間似乎不多了。 (商業人物)
花光330億,負債率53%,順豐二沖港交所
歷時八個月,順豐衝擊港交所終於有了突破性進展。 5月31日,證監會發佈關於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通知顯示,順豐計畫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發行量高達6.25億股。 在拿到“港股通行證”之後,6月28日,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二次遞交赴港招股書,高盛、華泰國際、摩根大通為聯席保薦人。 這也是順豐自2023年8月21日以來,第二次衝擊港交所。如果最終成行,順豐控股將成為國內第一家實現“A+H”兩地上市的快遞公司。 1 國內下滑,捲向國外 作為全球第四大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亞洲地區最大的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順豐的家底可謂是十分雄厚。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順豐擁有覆蓋202個國家和地區的龐大全球配送網路,營運103架飛機和超過20萬輛車輛,分別是亞洲最大的空運機隊和陸運車隊。 龐大的運輸網路意味著有龐大的消費群體,截至2023年12月31日,順豐擁有約200萬活躍月結客戶和約6.63億散單客戶。 從紙面上的資料來看,順豐無疑是非常利多IPO,但實際盈利卻沒有紙面上的好看。 在2023年,順豐實現營收總額為2584.09億元,營收同比下降3.39%。這個資料對比去年來說,無疑是種非常嚴重的倒退。 在2022年,順豐實現營收總額為2674.9億元,營收同比增幅為29.1%。等到了2023年,增幅就變成了下降。 細分到具體業務,順豐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在2023年下滑明顯。2023年,公司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的營收從878.7億元降至599.8億元,同比下降31.7%。 對於2023年營收不佳,順豐給予的解釋是:主要由於國際空海運需求及運價從2022上半年的歷史高位大幅回落至2019年市場常態化下的水平,從而影響2023年公司國際貨運及代理業務的收入增速,但伴隨需求與運價逐季走穩,收入降幅持續縮小。 順豐招股書 除了盈利下滑之外,順豐也在招股書中明確說明自己的未來計畫,其中包括三個方向: 一:提升在亞洲(特別是東南亞)的物流服務及網路覆蓋;二:有選擇性地進行戰略舉措,包括併購、戰略聯盟、合資企業或其他少數投資;三:升級洲際物流網路和基礎設施。 言下之意,就是快遞出海,走向國際市場,尋找新增量。 在當下,出海已經是每個快遞巨頭的必選項。國際快遞的三巨頭FedEx、UPS、DHL已經吃下大半國際市場,就連國內的友商們,都已經捲到了國外。 目前,京東物流已經在全球擁有近90個海外倉、保稅倉、直郵倉,物流供應鏈服務覆蓋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菜鳥“全球5日達”業務已經覆蓋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德國、美國、法國、沙烏地阿拉伯、日本等地區。“全球10日達”更是覆蓋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順豐來說,想要在國際市場尋求新增量,無疑是一場內卷嚴重的攻堅戰。 2 花光330億,雙重IPO籌資金 對於上市IPO,順豐有著不少的“黑歷史”。最出名的就是其創始人王衛,在2011年公開發表過拒絕上市的言論: “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順豐也缺錢,但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是不利的。” 這番“反上市言論”雖然擲地有聲,但是奈何友商們不配合。 當時外號“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匯通、韻達)”的快遞巨頭們在2015年依次登陸資本市場: 2015年12月,申通快遞港股上市;2016年4月,圓通速遞借殼A股上市;2016年10月,中通快遞在紐交易所上市;2017年1月,韻達股份在A股上市;2017年9月,百世集團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眼看友商們或A股或港股或美股成功上市,王衛和順豐開始坐不住了,通過收購A股公司鼎泰新材,進行一系列資本操作來借殼上市,最終2017年2月23日在深交所成功掛牌,由“鼎泰新材”變更為“順豐控股”。 上市後,順豐控股發行多輪定增、可轉債,融資超330億元。 拿到330億資金之後,順豐開始高舉快打,投入大量資金用於速運裝置自動化升級、航材購置維修、陸路運力提升等項目。 其中最大手筆的操作,就是湖北鄂州機場轉運中心的建設。從2022年7月17日建成投運,現已開通貨運航線73條。2023年,該機場已完成貨郵吞吐量24.53萬噸,2024年目標直指120萬噸。 順豐此前披露,依據持股比例,在整個鄂州機場工程的出資預計超200億元。 除了修建機場之外,順豐還通過併購來拓展業務版圖。 2018年3月,順豐斥資17億元收購廣東新邦物流71%的股份;2018年4月,順豐斥資1億美元入股美國物流服務平台Flexport;2018年10月,順豐斥資55億收購了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HL);2021年9月,順豐斥資175.55億港元收購在港股上市的嘉裡物流51.5%的股份。 一系列大手筆的操作下,順豐330億資金已然消耗殆盡,負債規模不斷攀升。在招股書中可以看到,2018-2023年,順豐的負債規模已經從347億元攀升至1182億元,資產負債率從48%上升到53%。 現金流困難,負債規模激增,在如此壓力下,選擇港股二次上市來募集資金,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3 快遞賽道增量不增利 近日,國家郵政局發佈公佈了2024年上半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資料顯示,上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01.6億件,同比增長23.1%,業務量再創新高;其中,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530.0億元,同比增長15.1%。 從需求看,無論是節假日還是電商大促,都推動了快遞業務量的增長。但是,在快遞單量逐步攀升之際,快遞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單價低。 簡單來說,就是增量不增利。 順豐在2021-2023年,控股毛利率分別為12.37%、12.49%、12.82%,銷售淨利率分別是1.89%、2.62%、3.06%。 而在2017年,順豐上市之初,毛利率高達20.07%、銷售淨利率為6.68%。毛利率和銷售淨利率幾近腰斬。 毛利率的腰斬,也直接性的連累到順豐的股價。順豐在在2021年2月,股價一度達到階段性高峰的121.07元,但到了現在,股價僅有35.65元。市值市值也大幅縮水,從2021年巔峰時期的5000多億元縮水為目前的1717億元。 來源:網路 種種因素疊加下,市場機構對順豐的二級市場前景並不看好。 中銀證券將順豐控股2024年歸母淨利潤預期從111.70億元下調至101.25億元;華創證券也將2024年歸母淨利潤預期由96.9億元降至93.2億元。 對於順豐來說,二重上市港股,是緩解營收不佳、負債率高漲的最優解的辦法。 只是太多的不利因素疊加,能否在股市上籌募到足夠的資金,還是一個未知數。 (鋅財經)
持股低於5%!巴菲特未來減持比亞迪無須揭露
近期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哈撒韋減持比亞迪H股的動作頻頻引發關注。 根據最新數據揭露,該公司的比亞迪股份比例已降至4.94%。根據相關規定,後續進行減持操作時將無需進行揭露。 註: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比亞迪股份的比例變動 從目前走勢來看,比亞迪股份的走勢並不受太大影響。 截至發稿,比亞迪跌2.11%,報240.8港元。 註:比亞迪股份自今年以來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的股價在2024年初至今仍上漲了17.4%。中泰國際在今日早晨指出,市場可能已經消化了巴菲特持續減持的消息,並對比亞迪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 巴菲特何時開始減持比亞迪? 根據公開消息,波克夏在2022年8月首次公佈了對比亞迪的減持,隨後在2023年和2024年持續進行了多次減持操作。 對於減持原因,綜合多家報導,巴菲特可能是出於多種考慮,包括為了更好地配置資本、實現投資回報、投資策略的調整以及可能的公司戰略重心轉移。 機構看好比亞迪第二季表現 儘管巴菲特的減持引發市場擔憂,但是比亞迪作為一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的企業,其長期發展前景仍然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和期待。 根據比亞迪2024年第一季的財務報告數據,該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實現了營業總收入1,249.44億元,年增3.97%。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為45.69億元,年增10.6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為37.5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24%。 根據比亞迪公佈了2024年6月及1-6月的銷售數據,數據顯示,今年6月,比亞迪旗下各品牌共銷售新車341658輛,其中乘用車銷售340211輛,同比增長35. 2%;2024年1-6月,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1607145輛。 德意志銀行最近看好比亞迪第二季表現。據其報告指出,比亞迪在2024年第二季的淨利潤可望達到86億元,年增26%。同時比亞迪每輛車的淨利將從第一季的6,300元增加至8,000元。 報告中特別提到,比亞迪股票在6月的銷售量創下了月度新高。其中,秦系列轎車的交車表現特別突出,尤其是搭載了比亞迪最新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的秦L,訂單量是未搭載該技術的秦L車型的三到四倍。(財聯社)
千億屈臣氏,要去IPO了
全球萬店。 屈臣氏在醞釀一千億IPO。 據消息,日前淡馬錫控股副首席執行長謝松輝對外透露:“屈臣氏集團上市計畫仍存在,具體時間將由公司董事局及管理層決定。”淡馬錫,正是屈臣氏的第二大股東。 而10年前,屈臣氏就曾被曝出IPO計畫,彼時估值超3000億港元。 提起屈臣氏,外界並不陌生。作為全球最大的健康美容零售商,屈臣氏在亞洲和歐洲擁有約16500家店舖,至今仍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零售業務之一,背後正是李嘉誠。一旦成功IPO,無疑是實體零售業極具標誌性的一幕。 李嘉誠等待一個超級IPO 剛剛換了女掌門 屈臣氏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年前。 1828年,廣東廣州,一名英國人來此販賣西藥,創辦一家大藥房,還開設中國大陸首間汽水廠。1841年,廣東藥房南下香港,不再只銷售藥品,而是逐步在化妝品、百貨領域嶄露頭角。 30年後,公司正式改名為“屈臣氏”,業務也逐步向大陸和海外拓展。頗有名氣的蒸餾水是在1903年創立,不僅如此,屈臣氏還拿下可口可樂的在華經銷權,品牌名漸漸打響。 公司歷史最大的轉折,源於李嘉誠的收購。1981年,屈臣氏被李嘉誠買下,成為和記企業(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前身)的全資附屬公司。而李嘉誠接手後,屈臣氏開啟擴張之路。 從1987年起,屈臣氏接連進駐台灣、中國澳門,又拓展至北京、上海、廣州,在北京開設第一家大陸個人用品商店。此外,不斷收購海內外企業,包括百佳超級市場、英國保健美容產品連鎖店Savers、荷蘭Kruidvat集團;2004年收購、德國保健及美容產品三大巨頭之一Rossmann、法國最大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的控制權…… 可以看出,屈臣氏是李嘉誠零售帝國的重要一環。 2007年前後,屈臣氏做出一個關鍵決策——將重心轉入中國內地,此後經歷長達10年的黃金發展期。期間,屈臣氏以平均每年開店200家的速度跑馬圈地,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對手,擴張速度驚人,一度成為全球第一大的化妝品零售商。 後來,屈臣氏在全球鋪開超10000家零售店舖,上市傳聞隨之而來。2014年2月,李嘉誠出席長江和記業績會時表示,“會在兩個地方上市,因市值相當大,但香港一定是其中之一。”彼時,屈臣氏估值被傳高達1920億-3120億港元。 但出乎意料的是,很快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突然宣佈,將屈臣氏24.95%的股權出售給新加坡國家主權基金淡馬錫,交易作價440億港元。直到今天,淡馬錫依然是屈臣氏的重要股東。 此後,隨著電商的崛起,中國零售格變化翻天覆地。2015年,屈臣氏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5.1%,為歷史首次。儘管屈臣氏迅速開啟數位化轉型,卻在今後的幾年裡始終難回昔日風光。 今年5月1日,屈臣氏集團新一代CEO走馬上任——原首席營運官倪文玲(Malina Ngai)來到權力中心。同時,屈臣氏接連發佈了5項高層任命,自我換血,危機感不言而喻。 全球開店16500家 年入1800億 時至今日,屈臣氏業績究竟如何? 今年3月,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發佈了2023年年報,當中提到,目前屈臣氏在全球28個國家經營16500間門店,並擁有12個零售品牌;去年收入1833.4億元,按年度增長為8%,全球收益漸漸回暖。 不過,屈臣氏轉型的陣痛也擺在眼前——國內的業績節節敗退:報告期內,屈臣氏中國銷售額為164.53億港元,同比下降6%。不僅如此,2023年屈臣氏銷售額與EBITDA,再度錄得近9年最低。此外,屈臣氏去年的單店銷售額也出現了6.6%的下滑。 財報一出,業內一片唏噓——這是屈臣氏自2022年在國內經歷“最大滑鐵盧”後,中國業績的進一步下滑,昔日領跑的線下零售巨頭,並沒有如預想中的力挽狂瀾。 回想2022年屈臣氏業績低谷:銷售額為175.79億港元,同比下降23%,甚至低於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2020年;EBITDA錄得10.9億港元,同比下降59%,比2015年縮減約4.4倍;毛利率也從2017年的17%,一路下滑至1%。 資料顯示,2022年屈臣氏關店343家,平均起來一年當中幾乎每天關閉一家。 要知道,快速拓店曾是屈臣氏取得業績增長的重要手段。憑藉李嘉誠在商業地產的影響力,屈臣氏與與眾多地產商巨頭達成合作,在各大購物中心瘋狂開店,2015-2018年間門店數量增幅一直都在雙位數。 儘管從2019年起,屈臣氏提出“放緩開店速度、提高單店銷售額”的策略,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完全停止開店,但落店之路卻在2022年戛然而止,停下擴張步伐。這兩年更是遲遲沒有翻身跡象。 對於這份成績單,屈臣氏在財報中坦承,“中國保健及美容產品業務之表現,受到經濟全面重啟後,消費意願低迷及市場競爭激烈影響。”但它沒有直言的是,屈臣氏對於線上業務的判斷和戰略失誤——隨著電商和美妝線上流量紅利的爆發,正在巔峰期的屈臣氏並未積極應戰。 此後當門店擴張難再驅動業績增長,屈臣氏開始謀求線上轉型,開始了線上+線下的“O+O”零售模式。 根據屈臣氏官網顯示,屈臣氏在兩年內開設和升級6000家門店,總投資將超過18億人民幣。而2023年,屈臣氏已經在亞洲、歐洲、中東等15個市場投資開設並升級了2200家O+O(線上及線下)店舖。 集團新任行政總裁倪文玲透露,2023年及2024年,屈臣氏開設1200多家新店,同時投資升級4800家門店,即75%的亞洲店舖將以全新面貌登場。 但競爭的殘酷始終如影隨形。 當年輕人開始拋棄屈臣氏 悄然間,屈臣氏走下神壇。 回想那個電商還未興起、海外代購稀少的年代裡,屈臣氏曾是消費者心中美妝零售集合店的鼻祖,經歷了一段輝煌的時期。但如今,年輕人不再喜歡逛屈臣氏了,商場裡的屈臣氏門店裡,目之所及幾乎都沒什麼人。 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新銳品牌並未入駐屈臣氏,原本與之合作的國際品牌,因為業績、定價等原因相繼退出屈臣氏,導致難以吸引進店; 門店為了給線上私域引流,讓導購引導消費者新增企業微信、註冊會員,進到店裡導購寸步不離,瘋狂推銷,讓人不勝其煩; 線上小程序折扣價,壓縮了線下門店的生存空間,更不用再去門店消費……凡此種種,屈臣氏讓很多年輕人望而止步。 這裡已不再是消費者的唯一選擇。 除了各大電商平台、直播帶貨的爆火,絲芙蘭的高端和更為國際化,Harmay、調色師、KKV、AYDON黑洞、名創優品旗下WOW COLOUR等新型美妝集合店興起,都在搶佔核心點位,也佔領年輕使用者的心智——這裡選品更加流行,門店顏值更高,也更加年輕化。 消費風向歷來更迭變換。站在今天來看,可以肯定的是:無法引領年輕使用者,便失去與年輕消費者直接對話的機會,無疑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也不會說。”走過輝煌的屈臣氏,在時代的巨浪中暫時敗下陣來。 浮浮沉沉,縱觀李嘉誠的長和集團業務體系中,由屈臣氏集團組成的零售帝國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消費江湖的競爭日新月異,留給屈臣氏的IPO時間似乎不多了。 (36氪)
香港首宗「操縱股價」刑事定案,3人被判入獄,涉控制156戶口交易,股價曾拉高20倍
香港證監會早前控告3人,指控其串謀就正利控股(03728.HK,原GEM程式碼08318)進行虛假交易,成為首宗這類就《證券及期貨條例》所訂明罪行而在原訟法庭審理的刑事檢控案件。3人受審後,被陪審團裁定罪成,7月22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被判入獄4年4個月至6年8個月。 3名被告分別為薛伊琪、林穎琪、譚焯衡,被控一項串謀進行虛假交易罪。控罪指3人於2016年3月29日至2016年9月7日期間,與孫文、何銘軒及其他身份不詳的人一同串謀發出或致使發出正利控股有限公司證券的買賣盤,就該正利控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營辦的證券市場交易的證券,意圖使其具有或相當可能具有造成交投活躍的虛假或具誤導性表象的效果。香港證監會早前表示,案中何銘軒、孫文在證監會調查後先於2017年、2019年離港,目前二人已被列入證監會網站上《法院下令逮捕的人士》一欄內,證監會促請公眾舉報二人的行蹤。 據香港證監會早前指,正利控股於2016年3月29日在香港創業板掛牌,配售價定為0.283港元,首日交易即暴漲近7倍至2.26港元,7月13日更創下5.98港元的高峰,爆炒 20倍。在9月6日,正利的股價為4.5港元,但第二天即9月7日單日暴跌逾90%至0.45港元。證監會曾指,這是在正利控股上市前就已被策劃和展開的操縱計畫。 根據早前報導,有專家證人分析指,有156 個股票戶口主導正利控股的股票交易,買入78%股票,再出售78%股票,當中61%的交易,均是這156個戶口之間互相買賣,而在整個案發時段內,正利控股有九成的交易皆牽涉這 156 個戶口。 這批戶口在案發期間交易近10億股,但他們持有的股份佔比沒有太大改變,一直維持在 456萬至700萬股之間,淨賣出量只有214萬股,買入和賣出的股份亦大致相同,令正利控股看起來維持活躍的交易活動,直至股價暴跌的9月7日,上述156個戶口突然拋售 1.937億股。 有關操縱交易活動於2016年的超過五個月期間內發生,獲取超過1.24億港元的非法利潤。 (瑞恩資本Ryanben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