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力量常常超乎我們的想像,在很多時候可以直擊人心。「演講」可以說是語言表達的巔峰,其中的藝術與智慧引人深思。一場好的演講不僅可以完整、清楚地表達演說家的觀點和情感,也可以達到振奮人心的效果。世界上許多歷史的發展,也與一場場演說分不開,有些對後世或其他國家,依舊有著影響。演講者表露出的一些真理與追求,值得人去探索和揣摩。有些人天生就有傑出的演說能力。他們氣勢軒昂、條理清晰、風趣幽默,甚至具有煽動性。而有些則是透過後天系統地模仿與練習,並付上努力來突破演講的恐懼和瓶頸。本期來欣賞史上最著名的演說中的最經典的話,但願對我們的生命有所啟迪。永遠不要讓外界的喧囂掩蓋你內心真實的聲音NO.1我有一個夢想馬丁• 路德• 金,1963Free at last. Free at last.Thank GOD almighty,we are free at last.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至高的GOD,我們最終都能得自由。小馬丁• 路德• 金恩(1929年-1968年)是一位社會活動家、人權主義者和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領袖,也是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所宣揚的平等和博愛的觀點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響。他主張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法,爭取非裔美國人的基本權利,而成為美國進步主義的象徵。 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納西州一家汽車旅館遇刺身亡。1963年8月,「我有一個夢想」演講在華盛頓舉行的「爭取就業和自由」遊行上發表。小馬丁• 路德• 金恩在這場演說中表達了他對未來美國的構想。他在華盛頓特區的購物中心上向約25萬人致詞,呼籲所有人享有平等和自由。這場演講中的許多金句在後來的幾十年中被他人多次引用。「我有一個夢想」有著極其感人的充沛的情感。作者從「結束束縛黑人的漫漫長夜」的期待開始,到對一百年之後黑人現狀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兌現支票的義正詞嚴,再到對「夢想」的熱烈憧憬,其間無不充滿著作者悲憤而熱烈的情感。正因為作者飽含深情,而且在演講中把夢幻、心曲和聖歌聯繫起來,使演講如交響樂一般在聽眾中迴蕩,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並得以昇華,產生了極強的號召力。這正是演講成功的必要條件。NO.2葛底斯堡演說亞伯拉罕• 林肯,1863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 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here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 that weue that that weal that measure that that that weolve that that c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這更要求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去繼續那些英雄們所為之戰鬥的未盡事業。我們應該在這裡把自己奉獻於,仍然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 要從這些光榮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來完成他們已經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我們要在這裡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白白犧牲—— 要使這個國家在GOD 保佑下得到新生—— 要使這個民有新生、民治、民享的政府永存。葛底斯堡演講是亞伯拉罕• 林肯最著名的演說之一,它既是林肯政治信念的表達,也是內戰後的美國人闡釋聯邦憲法、理解《獨立宣言》不可或缺的媒介。演說詞的藝術與宗教感染力,亦堪稱典範。林肯這篇演講發表於1863年11月19日賓夕法尼亞州葛底斯堡國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禮上。公墓的建設是為了紀念美國內戰爆發以來規模最大、最具轉折意義的一場戰役—— 葛底斯堡戰役,也是為了紀念在戰場上奉獻生命的勇士。林肯總統在當天其實只是被邀請列席參加致詞而已,但他卻將這短短兩分半鐘變成了一場精彩的演講。對於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講,沒有人吝惜其讚美詞。有學者讚嘆,「它是這樣的優美,以至於最魯鈍的耳朵也能聽到音樂在流淌」。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在其表達方式樸質無華,用詞簡練、精準、充滿節奏感和韻律美,彷彿一首樂曲,另一方面還在於演說詞內含著強烈的感召力。NO.3我們將戰鬥到底溫斯頓• 邱吉爾,1940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fight in France, 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em be, weight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and even if, which I do not for a moment believe, this Island or a large part of it were subjugate and ourstar, then part Island or a large the part of it were subjugate 和would carry on the struggle, until, in God's good time, the New World, with all its power and might, steps forth to the rescue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old.這次戰役儘管我們失利,但我們決不投降,決不屈服,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戰鬥,我們將在海洋上戰鬥,我們將充滿信心在空中戰鬥!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在田野和街頭戰鬥!在山區作戰!我們任何時候都不會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敵人佔領,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們有英國艦隊武裝和保護的海外帝國也將繼續戰鬥。丘吉爾在二戰期間出任英國首相。上任後他首先訪問法國,驚訝地得知法國即將投降,但他向法國領導人表明,即使法國被打敗,英國仍將繼續戰鬥。 5月26日,丘吉爾下令撤出在法的英軍,代號為「發電機計畫」敦刻爾克大撤退開始。在短短8天中,被圍困在敦刻爾克周圍一小塊地區的盟軍奇蹟般地撤出33萬多人。 1940年6月4日丘吉爾在下院通報了敦刻爾克撤退成功,但是也提醒士兵們「戰爭不是靠撤退打贏的」。隨後丘吉爾旋即發表了他在二戰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說。演講中丘吉爾高度讚揚了英勇作戰的士兵,成為鼓舞和安慰英國民眾的重要支撐。丘吉爾在講話中並沒有迴避英國局勢的嚴重性。他任何時候都承認英國面臨的威脅。實際上,他的整個演講都以英國必須如何克服巨大困難為基礎。他反複使用「我們將在... 」、「戰鬥」,令這個簡單的概念不斷在聽眾的心中被強調。使用第一人稱這樣的角度,更加激動人心,一掃當時普遍存在的消極情緒。他向英國的反對者發出嚴厲的警告,表明即使英國淪陷,帝國也將繼續戰鬥。NO. 4最幸運的人盧• 格里克,1939So I close in sayingthat I may have had a tough break,but I have an awful lot to live for.總而言之:雖然我遭遇到不幸,但我仍受到無比的祝福。謝謝各位。Henry Louis Gehrig 是美國職棒大聯盟史上最偉大的一壘手,職棒生涯都效力於紐約洋基,Gehrig 生涯以穩定性高、不易受傷著稱,也因此獲得「鐵馬」的外號。14年間,Gehrig 連續出賽2130場比賽,直到罹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才停止出賽。在他職業生涯中,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不是在最好的,證明了他的堅毅不拔。在退休當天,Gehrig 發表了告別演講,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個可憐的男人會痛哭流涕告別舞台時,卻沒想到他真誠地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人。透過這個短短的演講,他誠摯地感謝了身邊所有的隊友、經紀人和家人,他感恩自己可以擁有這樣美好的職業生涯和經歷,幾度哽咽,足以可見他對這個球場和這份職業的熱愛。滿場觀眾聆聽Gehrig 的演說之後,起立鼓掌長達兩分鐘。Gehrig 的身體在離麥克風一步之遙的地方顫抖著,用手帕拭去臉上的眼淚,此時魯斯走上前去擁抱他。離開球場,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直到他和妻子回家為止。NO. 5我已準備赴死納爾遜• 曼德拉,1939It is an ideal which I hope tolive for and to achieve. But if needs be,it is an ideal for which I am prepared to die.我希望為這理想而活,並且去實現它。但如果需要的話,我也準備好為它付出生命。納爾遜• 曼德拉於1994年至1999年間任南非總統,是首位黑人總統,被尊稱為南非國父。曼德拉在40年來獲得了超過一百項獎項,其中最顯著的便是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2004年,他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這篇演講發表於他長達27年的牢獄生活之前。由於別人的告密,曼德拉在1962年因政治煽動和非法越境罪被逮捕。本次演講即是在監禁開始時發表的,演講內容很短,但是對南非來說,意義非凡。南非在實行種族隔離後期那段時間內,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嚴厲制裁,這一切最終導致南非於1990年解除隔離,實現民族和解。1990年2月10日,南非總統德克勒克宣佈無條件釋放曼德拉;2月11日,在監獄中度過了27年的曼德拉終於重獲自由。出獄當日,他前往了索韋托足球場,向12萬人發表了他著名的「出獄演說」; 同年3月,他被南非國大全國執委任命為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NO. 6難道我不是女人?索傑納 • 特魯斯,1851I have ploughed and planted, and gathered into barns, and no man could head me! And ain't I a woman? I could work as much and eat as much as a man - when I could get it - and bear the lash as mwell man as as sh, Iween. most all sold off to slavery, and when I cried out with my mother's grief, none but Jesus heard me! And ain't I a woman?我耕種、收割,沒有一個男人能勝過我。難道我不是一個女人?我和男人吃的一樣多,也和他們一樣賣力幹活,還挨過鞭呢?難道我不是一個女人?我生過孩子,眼巴巴看著他們一個個被賣作奴隸。當我為此痛不欲生的時候,除了耶穌,沒有人聽到我的哭泣。難道我是一個女人?索傑納• 特魯斯的父母均來自非洲並通過黑奴貿易來到了美國。索傑娜身為黑奴期間遭受了她主人們的殘酷對待,並在年少時就開始被主人們當作私有財產轉手以換取金錢。不久後,她便移居紐約市,並開始公開控訴奴隸制的罪惡。她身材高大(超過1.80公尺),聲音洪亮,向人們生動地講述奴隸制對她的虐待和她所經歷的種種苦難。索傑納• 特魯斯在紐約州奴隸制廢除後被解放,從此成為一位知名的廢奴主義者,並周遊全美國。這篇演講發表於俄亥俄州婦女權力大會。在1872年當她試圖參加總統大選投票時,卻在投票場地被驅逐。她逝於1883年。特魯斯既是黑人又是女人,她的社會地位再卑微不過了。而她在演講中真實地為公義而戰,道出了在種族主義和婦女歧視的雙重壓迫下,人生的無奈和憤慨。在震耳欲聾的鼓掌中,不少婦女拿出手帕,擦乾眼角的熱淚。NO. 7閱讀的喜悅威廉 • 里昂 • 菲爾普斯,1933A borrowed book is like a guest in the house; it must be treated with punctiliousness, with a certain considerate formality. You must see that it sustains no damage; it must not suffer while under your runk unwulkunhe notkwhe sow not, unkwk unkwet, not, unky unit unit 好吧, lewave lewave not, not. down the pages, you cannot use it familiarly. And then, some day, although this is seldom done, you really ought to return it.借來的書本就像家裡的客人;對待這件事必須一絲不苟,有一種體貼入微的禮節。你必須確保它不受損害;在你的屋簷下,它不能受苦。你不能隨意離開,不能做標記,不能翻頁,不能隨意使用。然後,有一天,雖然很少人能做到,但你真的應該歸還它。菲爾普斯是一位就職於耶魯大學英語系達四十年的作家與學者。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和老師,他珍惜書籍,並理解印刷文字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重要性。他在哈佛大學任教,然後搬到耶魯全職教授英語課。他的才智為他獲得了無數獎項。這篇演說入選十大演講稿,是因為它是對書籍與閱讀的偉大論述。在納粹黨開始燒燬反對者的書籍之前一年,這篇演講在收音機中被發表。菲爾普斯透過隱喻和重複來說服公眾,書籍是人類功能和日常生活的基本和必不可少的部分。他在演講中使用隱喻作為一種工具,使聽眾不僅相信書的樂趣,而且相信書的重要性。透過「借閱」和「擁有」這兩個對比來展現閱讀一本好書時的愛不釋手,和與它的親密關係。NO. 8辭職演說喬治 • 華盛頓,1796Though, in reviewing the incidents of my administration, I am unconscious of intentional error, I am nevertheless too sensible of my defects not to think it probable that I may have committed many errors.雖然在檢討本人任期內施政時,我未發覺有故意的錯誤,但是我很明白我的缺點,也不以為我沒有犯過很多錯誤。1775年6月15日,喬治 • 華盛頓被選舉為總司令領導美國獨立戰爭。 1783年,美國取得獨立戰爭勝利後,他辭去總司令的職務,回到了他的農莊。 1796年,他決定不再接受連任的要求,並行表了著名的「告別演說」。已成為國家權威化身的華盛頓,希望用它告訴國人,如何在沒有他、沒有國王的情況下,維護國家的團結和意志。從美國獨立戰爭開始到華盛頓卸任總統職位,他一直是這個國家的舵手。但就在他最為輝煌的時候,他卻說:我不做共和國王,你們是時候該獨立前行了。在這次演說中,也充分展現了華盛頓敏感的政治嗅覺,他在期間對下一屆政府的規勸和提醒,最後竟都一語成訥。但更令這片演講可以一直名垂青史的,還是它透露出的美國國父的謙卑和對所有國民的關愛。NO. 9抗擊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戰前演說伊莉莎白一世,1588I know I have the body but of a weak, feeble woman; but I have the heart and stomach of a king, and of a king of England too.雖然在檢討本人任期內施政時,我未發覺有故意的錯誤,但是我很明白我的缺點,也不以為我沒有犯過很多錯誤。在英國通往擁有世界一流海軍的稱霸之路上,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1588年英國打敗「不可戰勝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英國在當時的迅速的崛起,威脅到了當時歐洲強國西班牙的地位。這場戰爭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西班牙腓力二世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腓力二世篤信天主教,伊麗莎白一世是一個敬虔的新教徒,並在英格蘭全地推行著新教改革。腓力二世大肆攻擊伊莉莎白一世童貞女王的身份,不斷向她施壓。看似實力相差懸殊巨大的海戰,最終英國竟取得了勝利。伊莉莎白一世在泰晤士河北岸的蒂爾伯裡,她對英國士兵發表的振奮人心的演說,她並不畏懼承認自己是一個女性的身份,並絲毫不認為他的看似“柔弱”代表著任何一個國家可以來踐踏英國的半點領土。由伊麗莎白女王一世時代的人創造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傳說,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危機時刻–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福克蘭群島戰爭– 它使英國人確信,這個小島可以成為超級大國;擁有一群頭腦冷靜,鼓舞人心的領導人;即便國土不大,英國依然可以在國際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NO. 10就職演說約翰 • 甘迺迪,1961With a good conscience our only su re reward, with history the final judge of our deeds, let us go forth to lead the land we love, asking His blessing and His help, but knowing that here on earth God's work must truly be our our own.問心無愧是我們唯一可靠的獎賞,歷史是我們行動的最終裁判,讓我們走向前去,引導我們所熱愛的國家。我們祈求GOD 的祝福和幫助,但我們知道,確切地說, GOD 在世上的工作必定是我們自己的工作。甘迺迪總統的任職要說只有短短1355個字,他向在場的群眾,美國人民和世界宣告,他們可以為身邊人做的事情。他在這個演說中特別地強調了力量和犧牲。甘迺迪的就職演說佈局合理、邏輯分明,堪稱經典。《教育現代化》評論「在甘迺迪的全篇演說中,沒有直接分析國際形勢,更沒有提到一個國家的名字或具體事例,一切都委婉、模糊。甘迺迪巧妙地使用語言,達到了闡明政治立場、鼓動群眾的目的,他使簡短的語言單位發揮出驚人的說服力量。」甘迺迪在當選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的時候,只有43歲,是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也是第一位天主教出身的總統。在他執政的三年裡,全世界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大事,他在其中也展現了他非凡的冷靜理智和平衡處理。他是美國歷史上支援率最高的總統。甘迺迪的遇害(1963年11月22日),引發了公眾對他深深的懷念。如今,雖然這一事件過去已經60多年了,但美國人仍然將甘迺迪評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五位總統之一。References1.ranker / The Last Lines From 16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Speeches In History2.古今中外/ 我有一個夢想分析3.搜狐網/ “重塑美國”:林肯葛底斯堡演講的政治智慧4.medium / Winston Churchill's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Speech (And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His Voice and Presentation Skills)5.搜狐網/ 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講第四篇《難道我不是個女人? 》6.新浪新聞/ 華盛頓的告別演說:「我不做共和國王,你們是時候要獨立前行了」|共和國|演說 (丹尼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