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5nm智駕晶片!蔚來神璣NX9031正式量產上車
4月23日,在上海車展上,蔚來宣佈全球首顆量產5奈米智駕晶片神璣NX9031隨著蔚來ET9開啟交付正式量產上車。單顆神璣NX9031擁有與滿血版輝達Thor-X同等算力水平。蔚來神璣NX9031將陸續搭載於蔚來後續新車型。早在2023年12月23日晚間的“2023 NIO DAY”活動上,蔚來就正式對外發佈了首款自研智能駕駛晶片神璣NX9031。據介紹,蔚來首款自研智能駕駛晶片神璣NX9031採用的是5nm車規級工藝製程,有超過500億顆電晶體,擁有32核CPU,並整合了高動態範圍的高性能ISP,以及自研的推理加速單元NPU(NPU TPP算力,Total Power Performance <4800),可以靈活高效地運行各類AI演算法。作為一款車規級智能駕駛晶片,神璣NX9031還支援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級。此外,神璣 NX9031 可搭配天樞全域作業系統使用。蔚來創始人、CEO李斌當時就表示,此前蔚來的智能駕駛系統採用了4顆輝達Orin X晶片,整體算力在1000+TOPS,而一顆神璣NX9031可以實現目前業界四顆旗艦智能駕駛晶片的性能。隨後在2024年7月27日“NIO IN 2024”蔚來創新科技日上,李斌正式宣佈,神璣NX9031正式流片成功。李斌當時在現場還展示了蔚來神璣NX9031和行業旗艦智駕晶片在同規格800萬像素攝影機下的實拍對比。根據展示的對比結果顯示,無論是暗光環境下的感光能力,還是畫面細節,蔚來神璣NX9031都有明顯優勢,而這對於智能駕駛的意義是巨大的。沒想到,在神璣NX9031流片成功不到一年之後,就成功實現了量產“上車”。 (芯智訊)
首戰即決戰?小米汽車憑什麼讓使用者“上頭”?
小米汽車,作為汽車行業備受矚目的“跨界新勢力”,一上市便展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引發廣泛關注。這家憑藉消費電子領域積累起家的公司,如何在競爭白熱化的汽車市場中迅速站穩腳跟,甚至展現出“後來居上”的潛力?深入剖析小米汽車的成功路徑,可以發現八大核心驅動因素在背後發揮作用。1. 品牌勢能轉化:從流量到銷量的距離小米在消費電子領域十餘年的深耕,為汽車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品牌基礎。全球累計超過6億的使用者體量,意味著極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相當一部分使用者的忠誠度積澱。多年品牌建設所形成的勢能,如同無形的“信任資產”,顯著降低了消費者接納小米汽車這一新品牌的心理門檻。而且,小米前瞻性地佈局了“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將汽車無縫融入龐大的智能生態版圖。大量原有的小米使用者,特別是“米粉”,能夠相對順暢地從智慧型手機、智能家居的使用者,轉變為潛在甚至實際的汽車消費者,構成了小米汽車早期彌足珍貴且高度黏性的使用者基本盤。這部分使用者,是小米汽車冷啟動階段最堅實的支撐。2. 生態協同效應:智能化體驗的“米式”融合品牌是基礎,真正的護城河在於小米獨特的生態鏈整合能力。小米汽車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交通工具,而是深度融入米家生態系統。無論是通過手機、手錶進行遠端車輛控制,還是實現智能家居與車輛場景的聯動(如回家自動開啟空調、離車自動關閉燈光等),都極大地豐富了使用者的智能化體驗,將汽車的角色從單一的出行工具,升級為“移動的智能終端”。在核心的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技術層面,小米亦有備而來。自研的Xiaomi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雖定位L2+等級,但在諸如自動泊車等特定功能上展現出領先同級的實力。同時,智能座艙系統並未故步自封,通過相容蘋果CarPlay等,體現了對不同使用者習慣的包容性與適應性,進一步拓寬了潛在使用者群體。兼容并包的姿態,在相對封閉的汽車生態中顯得尤為可貴。3. 精準市場切入:價值感知與定價的“雷氏”藝術小米在市場定位與定價策略上,展現出深諳使用者心理和市場運作的“網際網路打法”。初期通過“9.9萬元起”等非官方資訊的流傳,有效調動了市場預期,製造了廣泛的社會討論,極大地提升了產品的關注度。最終SU7系列車型20至30萬元的定價區間,配合宣稱的高規格硬體組態(如高性能電驅、高壓平台等),巧妙地營造了一種“高端組態、驚喜價格”的價值感知,形成了對同價位甚至更高價位競品的有力競爭。“花主流的價格,買豪華的體驗”的價值主張,精準擊中了目標消費群體的心理。自主研發的HyperEngine V6/V8s超級電機技術,以及800V高壓平台的應用,帶來了長達800公里的CLTC續航里程和5分鐘補能220公里的快充能力,直面並有效緩解了使用者的核心痛點——里程焦慮。4. 使用者深度營運:品牌共鳴與行銷的“米粉”法則小米將消費電子領域驗證成功的使用者營運模式,嫻熟地應用於汽車業務。通過建構活躍的車主社區,積極收集使用者反饋,並快速響應進行產品最佳化與迭代,例如針對使用者需求增加的防曬解決方案、更貼合女性使用者的設計細節等,都體現了“使用者共創”的理念。創始人雷軍親自參與車輛交付、一線測試等環節,更是將“使用者至上”的企業文化具象化,極大地增強了品牌親和力與使用者歸屬感。在品牌行銷層面,小米充分利用了創始人IP的巨大影響力,通過線上直播發佈會、社交媒體短影片矩陣(尤其是在抖音平台)等新媒體手段,實現了現象級的傳播效果,雷軍個人帳號粉絲增長超千萬,直接轉化為品牌的巨大聲量。線下管道方面,小米之家體驗店也區別於傳統4S店模式,更側重場景化體驗與品牌文化傳遞,為消費者提供了新穎的互動空間。5. 體系化研發投入:核心技術與供應鏈的“重金”掌控支撐小米汽車快速崛起的,是在研發與供應鏈整合上的決心與投入。過去三年累計投入超百億人民幣,組建了規模龐大的專業研發團隊,在電機、電池、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領域實現了自主研發或深度參與。同時,小米選擇自建汽車工廠,並引入了先進的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技術,這不僅有助於提升生產效率、保證品控,更能有效控製成本。而在供應鏈端,小米與寧德時代等行業頭部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確保了核心零部件的穩定供應與技術協同,為規模化生產和成本控制提供了保障。6. 順勢而為:政策紅利與產業機遇的“天時地利”小米汽車的適時入局,也得益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天時地利”。國家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持,包括購車補貼(雖有退坡但政策導向明確)、充電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等,共同營造了一個持續擴容的市場環境。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為新進入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小米汽車選擇純電路線起步,並有潛力佈局增程式等其他技術路線,顯示出在複雜市場競爭格局下的策略靈活性,意圖在不同的細分市場尋找增長機會,這其中或許也借鑑了如理想汽車等先行者在特定技術路線上的成功商業模式。7. 技術實力展現:品質建構與設計認同的“內外兼修”面對外界對“組裝廠”模式的潛在質疑,小米通過一系列技術展示和品質把控來建構信任。例如,電池包採用“電芯倒置”和“向下排熱”設計,旨在提升極端情況下的乘員安全;通過零下40攝氏度等嚴苛環境測試,驗證車輛的可靠性。這些舉措,都是為了回應市場對產品品質的關切。在外觀設計上,小米邀請了曾在寶馬、奔馳等知名車企任職的設計師操刀,使得SU7在整體造型上既有對經典跑車元素的借鑑(如被指類似保時捷某些車型),又融入了小米自身推崇的科技簡約美學,設計語言成功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目光,獲得了市場的初步認可。8. 全球視野前瞻:國際化佈局的“星辰大海”小米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建立的廣泛管道和品牌認知,為汽車業務的未來國際化發展埋下了伏筆。小米手機在全球市場的高佔有率,意味著在海外市場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礎和潛在使用者群。未來,小米汽車若能成功出海,車載智能系統與海外普及的智能裝置(包括小米自有及生態鏈產品)的聯動能力,有望構成在全球市場上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為開拓新的增長空間。小結一下,小米汽車的初步成功,可以視為強大的“消費電子基因”與靈活的“網際網路思維”嫁接於傳統汽車產業的一次頗具成效的實踐。它巧妙地利用生態鏈整合來降低使用者獲取與轉化的成本,通過深度的智能化體驗來重塑用車場景,憑藉精準的性價比策略切入並攪動中高端市場,再輔以高效的使用者營運和強大的品牌勢能實現快速突破。當然,作為一個行業新兵,小米汽車前路並非坦途,供應鏈的長期穩定性、全球化戰略的實際落地效果,以及在高階智能駕駛技術上的持續迭代能力,都將是決定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變數,值得市場持續關注與檢驗。 (青柿商業筆記)
【上海車展】上海車展首日:雷軍沒來小米展台仍爆滿,余承東預言新車“大爆”,何小鵬忙著遛“人”
重磅新車炸場,車企低調談L2。上海車展的四大看點,車東西都給你彙總好了。車東西4月23日上海車展現場報導,就在今天,2025年最大的國際A級車展上海車展正式拉開帷幕。▲上海車展現場官方資料顯示,今明兩天,將有超過100款新車型首發,超過150場新聞發佈會舉辦,連續的新車發佈會也將今年的車圈氛圍推向了高潮。▲上海車展現場作為今年開年以來汽車行業最隆重的盛事,上海車展的看點也非常多,車東西團隊經過一天的暴走,也整理出了四大看點。1、新車目不暇接:理想MEGA Home特別版、問界M8、樂道L90、零跑B01、仰望U8加長版等車型紛紛亮相。2、車圈老闆高調宣傳,余承東預言新產品“大爆”,何小鵬溜機器人、李斌變身釣魚佬、李想重回產品經理職位。3、汽車技術迭代更加清晰,車企輔助駕駛的佈局更加務實,安全性成為最核心的考慮因素;機器人等新產品也開始走入到車展上。4、車展整體變化也有,多個海外品牌不在參展,供應商的地位也在穩步提升,從現場的人員情況來看,本屆車展的老外含量仍然不低。01. 重磅車型扎堆 展台人山人海上海車展作為今年目前為止最重磅的一場車展,仍然是各大車企展示自家新產品的重要舞台。新勢力、傳統車企和海外車企都紛紛拿出了自己的最新產品。車東西經過一天的暴走,找到了整個車展上觀眾關注度最高7款車型。1、問界M8:觀眾多到上車要排隊上市4天,大定就突破5萬輛的問界M8無疑是本屆上海車展的熱門車型之一,展車被圍的水洩不通。▲問界M8在本次上海車展上,有多輛問界M8分別位於5A07的問界展台和5B01的鴻蒙智行展台,但即使是這樣,車東西依然排了很久的隊才拍到問界M8的內飾。▲排隊拍攝問界M8內飾具體來看問界M8本身,問界M8為大型SUV,售價為35.98萬-44.98萬元。▲問界M8各組態型號參數內飾方面,問界M8搭載鴻蒙OS智能座艙,配備三聯屏,尺寸分別為12.3英吋儀表+15.6英吋中控屏+16英吋副駕娛樂屏。▲問界M8內飾從此次上海車展上來看,問界M8的熱度仍然很高,其後續大機率繼續為問界汽車帶來銷量增長。2、理想MEGA智能煥新版/Home特別版:李想再戰MPV在此次上海車展理想汽車的展台活動中,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親自出現在現場,發佈了理想MEGA智能煥新版和理想MEGA Home特別版,價格分別為52.98萬元和55.98萬元。▲理想MEGA在外觀和車身尺寸方面,理想MEGA的兩個新版本除了雷射雷達罩體積縮小了一些,整體上沒有變化。其中理想MEGA智能煥新版的一個變化為智駕晶片由輝達雙Orin-X晶片改為了輝達單Thor-U晶片。理想MEGA Home特別版最大的特色則是第二排座椅支援最大180度的旋轉,可以與第三排座椅對坐,還可以搭配懸浮桌板使用。▲理想MEGA Home特別版展台現場有很多人參觀理想MEGA Home特別版的內飾,其中不乏很多外國參觀者。▲理想MEGA Home特別版去年同期,理想MEGA發佈後,其銷量並不算高。而今年理想汽車對於MEGA進行了智駕升級,還推出了Home特別版,重新嘗試衝擊純電MPV市場。3、樂道L90:前備艙能坐著釣魚此前已經於工信部“車展”亮相的樂道L90,此次上海車展也正式在大眾面前亮相。▲樂道L90外觀方面,樂道L90採用了樂道家族式設計,分體式大燈很有辨識度,尾部沒有採用貫穿式尾燈的設計。▲樂道L90尾部車身尺寸方面,樂道L90的長寬高分別為5145/1998/1766mm,軸距為3110mm,座位數為6座。▲樂道L90車身尺寸等資訊動力方面,樂道L90單電機版車型電機最大功率340kW(約合462匹馬力),雙電機版車型前、後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00(約合135匹馬力)/340kW,總功率440kW(約合598匹馬力)。▲樂道L90雙電機版動力系統參數此前樂道汽車曾在官方社交媒體發文,介紹樂道L90的前背艙可達240L,甚至可以坐兩個人,在現場蔚來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也坐進了樂道L90的前背艙。▲樂道L90前背艙不過在內飾方面,展台上的兩輛樂道L90都貼了黑色的保護膜,暫時無法看到內飾。作為樂道汽車的第二款車型,在第一款車型樂道L60銷量表現下滑的情況下,樂道L90承擔著提升樂道汽車銷量的重任。4、極氪9X:極氪首款混動車型極氪9X如此前預告的一樣出現在了展台,而從展台的人數來看,極氪9X的熱度也很高,被人群圍起來後從外面幾乎看不到極氪9X本身。▲被人群圍起來的極氪9X從外觀來看,極氪9X的設計風格與極氪旗下MPV極氪009較為相似,整體線條較為硬朗。▲極氪9X極氪方面透露,極氪9X車長5239mm,軸距為3169mm,但內飾因為車窗貼了黑色保護膜無法看到。此外,極氪方面宣佈極氪9X將搭載浩瀚超級電混,使用了2.0T發動機,還將首搭閉式雙腔空懸+雙閥CCD電磁減振系統、為L3級智能輔助駕駛打造的技術架構千里浩瀚H9方案等諸多組態,堆料非常豐富。5、零跑B01:零跑全新轎車產品亮相此前已經出現在工信部“車展”的零跑B01,此次上海車展也正式亮相。▲零跑B01雖然此次上海車展零跑汽車展台的兩輛零跑B01都被圍了起來,但是還是很多人在拍攝零跑B01。外觀方面,零跑B01採用了與零跑B10類似的家族式設計語言,車頭採用了貫穿式燈帶的設計,下方為分體式的燈組,車尾部分,零跑B01的尾燈同樣採用貫穿式的設計。▲零跑B01尾部車身尺寸方面,零跑B01的長寬高分別為4770/1880/1490mm,軸距為2735mm。▲零跑B01車身尺寸等資訊動力方面,此前工信部公示的零跑B01搭載了單電機動力系統,電機最大功率160kW(約合217匹馬力)。▲零跑B01動力系統參數內飾方面,雖然不能進入車內,但是從照片來看,零跑B01的內飾應該與零跑B10的設計相近。▲零跑B016、AUDI E5 Sportback:沒有四環logo的奧迪量產了上汽與奧迪合作的AUDI品牌首款車型AUDI E5 Sportback同時出現在了AUDI單獨的展台和上汽奧迪展台上。▲AUDI E5 Sportback外觀方面,AUDI E5 Sportback基本延續了此前概念車AUDI E concept的設計,採用了“AUDI”四個字母作為車標。內飾方面,AUDI E5 Sportback也延續了概念車的五連屏設計。▲AUDI E5 Sportback內飾性能方面,根據AUDI方面此前官方透露的消息,AUDI E5 Sportback將搭載雙電機電動quattro系統,零百加速3.6秒,同時續航里程超過700公里。此外,AUDI E5 Sportback採用了800V平台,充電10分鐘續航里程可增加370公里,還將會配備全輪轉向和空氣懸架等組態。7、大眾ID.ERA:大眾首款增程SUV大眾汽車首款增程式全尺寸SUV概念車ID.ERA也在大眾品牌展台進行了亮相。▲ID.ERA這款車型將由上汽大眾打造,搭載知名發動機EA211作為增程器。▲ID.ERA搭載EA211作為增程器內飾方面,從目前的渲染圖來說,ID.ERA的內飾設計與國內新勢力品牌較為相似,擁有副駕屏和二排屏。▲ID.ERA內飾渲染圖此外,還有搭載了華為智駕的上汽奧迪A5L/一汽奧迪A5L、騰勢概念超跑騰勢 Z、仰望U8的加長版仰望U8L和寶馬搭載四電機的概念車VDX也都是本屆車展上關注度比較高的新車。02. 頂流雷軍沒來 余承東預言新產品大爆目前的汽車行業,車企老闆跟品牌的繫結正在加深,因此,在每年的車展上,車企老闆顯然已經成為了車展的絕對頂流。在2024年的北京車展上,雷軍所到之處均是人山人海,成了當年車展最大標籤之一。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雷軍並沒有出席。不過由於展台打卡可以贈送水和小米定製棒球帽,小米展台的人流量仍然非常多。▲小米汽車展台人流量下午雷軍也正式在社交媒體發文“謝謝大家到訪小米展台,現場領到禮物的朋友在留言區貼張圖。”IP顯示,雷軍此刻仍在北京。▲雷軍在社交媒體發文雖然雷軍沒有來車展現場,但是現場出現的車企老闆一點也不少。在上汽集團的發佈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亮相,並且一亮相就放出了豪言,他表示,華為和上汽集團合作的“尚界”品牌上市後銷量預計會“大爆”,讓上汽集團準備好足夠的產能。▲余承東出現在上汽集團的發佈會(圖源網路)蔚小理一把手也都齊齊亮相。理想汽車在車展上帶來了理想L6智能煥新版車型和MEGA Home家庭特別版。理想汽車CEO李想也再次做回了頂級產品經理:好久不見,甚是想念,產品經理是時候返場講講產品了。▲李想出現在展台李想的出場也吸引了不少關注的圍觀,是整個車展人流量最高的發佈會之一。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帶來了小鵬人形機器人IRON,並且現場和機器人進行了互動,與機器人自主對話、齊步走、合影擺Pose。▲何小鵬與小鵬人形機器人IRON蔚來CEO李斌則是兩個展台來回跑,既在蔚來汽車展台介紹了蔚來和螢火蟲兩個品牌的最新資訊,也抽空跑到了單獨出展的樂道汽車展台支援。在樂道展台上,樂道產品負責人介紹L90前備箱可以給釣魚佬提供助力的時候,李斌也沖上舞台拿出了一個釣魚竿,說:希望樂道可以賣好,讓我有機會去學習一下釣魚。▲李斌拿出釣魚竿傳統車企陣營這邊車企老闆相對比較低調,新晉段子手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直接調侃起了自己:“昨晚看完我們自己的展台,有“三痛”,一個是眼痛(參展的品牌太多了);第二個是腿痛,跑得累,第三個是心痛,花錢太多了。”狠狠凡爾賽了一把。雖然這次車展上還是有不少老闆都在賣力宣傳,但是少了“那個男人”,老闆們的流量還是遜色了不少。03. 車展智駕花式行銷暫停 具身智能初出茅廬此次上海車展在新技術的落地上,車東西觀察到企業對於L2級輔助駕駛功能的用語確實進行了規範,“智駕花式行銷”至此按下了“暫停”鍵。除了即將首發高速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的華為ADS 4還使用了智駕的宣傳語外,幾乎所有的整車廠、Tier1都選擇了“XX智能輔助駕駛”這樣的用語,宣傳其L2級駕駛輔助系統。▲華為ADS 4廣告與此同時,車企也都開始佈局具身智能,小鵬汽車、深藍汽車紛紛亮相了其最新的機器人產品。1、車企、Tier1輔助駕駛落地腳步更踏實從主機廠的宣傳來看,很多車企本次車展都沒有把“智駕”重點拿出來講,即使有部分需要宣傳的車企也對標語進行了相應修改。理想在新發車型中,智駕煥新版變成了智能煥新版,對應的AD PRO/AD MAX也都同步調整為“高級輔助駕駛”。▲理想MEGA新車型描述已修改蔚來汽車並未重點宣傳輔助駕駛,僅在展台一隅將相關描述改為“智能輔助駕駛”。▲蔚來汽車“輔助駕駛”描述其他諸如吉利的“L2級智能輔助駕駛”、奇瑞星途的“獵鷹輔助駕駛”等品牌也都完成了改名。▲奇瑞星途“獵鷹輔助駕駛”不過,相比於車企的“冷處理”,主做輔助駕駛的供應商宣傳則修改的比較多。地平線余凱早在日前的發佈會上就提到,地平線HSD“改名”地平線L2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在今天的展台上也不例外。▲地平線“駕駛輔助”的宣傳此外,車東西在供應鏈展台上也關注到,包括卓馭、輕舟智行、博世、minieye等企業的宣傳語已經清一色的改為“xx輔助駕駛系統”。在各家展台的現場,也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安全”,可見此次“自動駕駛新規”的行業影響力。▲博世(左上)、minieye(右上)、輕舟(左下)、卓馭(右下)還在佈局L4和無人計程車業務的momenta則有宣傳其Robotaxi的自動駕駛,但量產的“智駕”產品也改稱“輔助駕駛”。▲momenta的不同輔助駕駛描述2、機器人等具身智能新產業進入車展在新技術的落地上,除了輔助駕駛外,具身智能成為了車企展出中的新秀。小鵬汽車在此次車展中,重點放在了“人形機器人”上,主打具身智能。在發佈會現場,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同機器人“IRON”一同出場,共同互動。▲小鵬汽車主打“人形機器人”長安深藍也帶來了和宇樹科技合作的機器人產品,在深藍S09前同觀眾互動。▲長安深藍和宇樹科技合作的人形機器人展館內隨處可見的“智能輔助駕駛”標識,一方面是對宣傳話術的修正,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行業對技術邊界和宣傳方式的集體反思。而諸如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產品出現在車展,也代表著車企開始發力具身智能AI領域。04. 13家車企缺席 供應鏈企業地位提升除了帶來眾多爆款車型、硬核技術外,2025上海國際車展還揭示了3個很有意思的細節。1、13家車企集體缺席 包含三家傳統豪華品牌通過車東西今日人均3萬步的摸索,今年的上海車展有13個品牌缺席,其中包含了3家傳統豪華車企,還有一家還在運轉的中國新造車。歐系汽車品牌方面, 藍寶堅尼、瑪莎拉蒂、勞斯萊斯這三家老牌豪華品牌都沒來,同時現場也沒有斯柯達、捷達品牌的身影。韓系汽車品牌方面,現代、起亞、捷尼賽思都沒有出席本次車展。此外,還有由東風汽車公司與法國PSA集團合資營運的東風雪鐵龍、東風標緻,中國新造車企業那吒,美國汽車品牌雪佛蘭,日系汽車品牌斯巴魯。而上述這13家車企在2023年上海車展的時候基本上都外設展台。2、頭部供應商和車企同台亮相 供應商地位提升在已經出席的企業中,供應商地位相較前幾年都有所提升。以前,車企和供應鏈企業往往是分開展出,本次上海車展雖然對於車企和供應商的位置都做了區分,比如汽車科技與供應鏈企業大多集中在二層展廳,但是像寧德時代、地平線、欣旺達動力等企業則是和頭部車企同台,集中在同一層亮相。▲寧德時代展台人頭攢動比如5.1號館,地平線、偉世通、億緯鋰能、欣旺達動力和大眾、問界、小鵬、保時捷等車企同一場館展出,且這些企業展台前“人頭數量”可觀。▲地平線展台觀眾數量也很多而小米、東風、本田這些熱門車企所在的6.2號館,寧德時代、芯擎科技等供應商也一同亮相。▲寧德時代和小米汽車同台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供應鏈企業地位上升。3、海外面孔增多 紛紛上車體驗中國技術本次車展海外面孔增多,外國人逛展、上車體驗也成為了一道風景線。中國車企展台前,聚集著大量的海外車企高管、海外經銷商和外媒。▲外國觀眾聚集在中國企業展台而中國供應鏈企業的展台,也出現了不少海外觀眾。車東西在同騰訊智慧出行工作人員的溝通和觀察中發現,海外品牌高管對中國智能化技術非常感興趣,花了大把時間上車體驗,甚至圍繞眾多細節追問。從“搶訂單”到“學模式”,海外面孔們的逛展也反映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05. 結語:上海車展成全年車市風向標作為2025年全球首個重磅的國際性A等級車展,上海車展仍然是絕對的頂流。車企、供應商參與車展的熱情都非常高。而海外車企老闆和海外經銷商也都出現了車展上,在不少展台上都能看到外國人的身影,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了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的地位。本次車展也給全年的汽車產業定下了基調,輔助駕駛的落地更加踏實穩重,將安全性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智能化和新能源化成為車展絕對的主角,幾乎已經沒有太多車企重點來介紹自家的油車了。隨著上海車展的開幕,全年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也更加清晰了。 (車東西)
【上海車展】廣東機器人,又火了!這次是在上海車展
4月23日,上海車展拉開帷幕,在AI技術的托舉下,智能網聯汽車的定義與功能不斷演進,除了汽車產品,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領域走進大眾視野,“粵字號”選手不在少數。小鵬汽車新“車模”——小鵬機器人IRON現身展台,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現場碰拳互動展示,與現場觀眾招手、打招呼、比耶、點贊,吸引大量觀眾與媒體駐足觀看,關注度一度蓋過汽車產品本身,成為車展首日的“頂流”。小鵬IRON現場與觀眾招手互動這是小鵬機器人首次亮相公開場合,並與觀眾互動。相比此前IRON在小鵬工廠流水線上助力生產的行走視訊,此次亮相上海車展的小鵬IRON走路姿態進步明顯。據瞭解,小鵬IRON按仿人結構設計,以1:1類真人的姿態展現,其擁有超60個關節,可模擬人類站立、躺臥、坐。據何小鵬介紹,小鵬機器人整體全身的平衡動作,完全為內建大模型。目前該機器人已在其工廠被投用,計畫明年量產面向工業的L3級人形機器人。“十年前,新能源汽車還是車展上的新鮮事物,而現在已經成了絕對主力。下一個十年,我想人形機器人也會越來越多地現身車展。”何小鵬判斷,未來機器人進入家庭需要幾年時間,也許五年、也許十年。小鵬IRON並不是本屆上海車展上唯一“廣東籍”的機器人。行業競逐AI,廣汽集團在本屆車展中也將視野拓展至“天、人、車、家”四大場景,以具身智慧型手機器人為代表的AI成果,成為汽車產品之外的展出重點。2024年底,廣汽集團已發佈其第三代人形機器人GoMate,採用行業首創可變輪足移動結構,具有高效率(最大通行速度達15km/h)、長續航(續航可達6h)、強安全(具有複雜地形安全越障能力,具備良好人機共存能力)等特點。目前,廣汽人形機器人已率先在廣汽傳祺、埃安等主機廠車間生產線和產業園區開展整機示範應用。在機器人整機產品研發的同時,廣汽也大力推進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如電機和驅動等)的自研,第三代人形機器人本體使用的電機、驅動器、靈巧手等核心零部件由團隊全端自研。按照規劃,2025年,輪足人形機器人將進行試產並建立應用示範場景,首個人形機器人應用示範區在廣州落地;到2026年,輪足人形機器人基於廣汽產業生態小批次應用;到2027年,遠端操控的輪足人形機器人將實現大批次推廣應用;到2028年,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將批次應用。廣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基於自研的智能輔助駕駛演算法,廣汽提出了3D定位與地圖建構的高精度演算法架構,讓機器人在複雜的居家場景中,具備全自主導航能力。”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在上海車展演講中強調,廣汽集團要讓機器人成為生活的夥伴。長遠來看,要在2030年實現機器人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助力實現“兆廣汽”戰略目標。除了小鵬、廣汽兩家車企領頭,助力具身智能的部分零部件企業同樣參展,為市面上的人形機器人注入更多廣東基因。總部位於廣州的導遠科技,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展示了多種形態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其打造的多款高精度定位產品不僅在汽車領域已達成數百萬套等級的廣泛應用,也已在具身智能等領域批次交付。以其高精度定位系統為例,不僅為汽車提供釐米級定位,也在為以人形機器人為主的具身智能提供精準的姿態測量以靈活適應複雜環境,可以賦能任何需要移動的智能終端以平衡控制能力,是讓汽車更安全、機器更聰明、智能裝置更協同的關鍵技術。截至目前,導遠科技的IMU模組已成功交付國內多家企業的四足和人形機器人項目。“粵字號”機器人組團出擊,背後是廣東具身智能產業的孕育與支撐。廣東省工信廳的資料顯示,2024年,廣東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200億元,工業機器人產量從2019年的4.47萬台(套)增長到2024年的24.68萬台(套),自2020年起連續五年穩居全國第一,全省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產業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截至2024年末,廣東人工智慧核心企業超過1500家,人工智慧領域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全國第一。近期,廣東還制定出台了《廣東省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從支援核心技術攻關、培育優質企業、打造應用場景、部署高能級平台、培養引進人才、推進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12條“乾貨”政策措施,力爭實現“六個一批”,即攻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優質企業、部署一批高能級平台、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引進培育一批優秀人才、完善一批標準法規制度。“廣東作為國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鏈最齊全、生態最完備、應用場景最豐富的集聚區,兼具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市場應用等多方面優勢。”廣東省副省長王勝此前表示,接下來在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方面,廣東要突出人工智慧、機器人在重點領域應用賦能,組織實施“人工智慧+”行動,在醫療、交通、安全等領域廣泛拓展應用;組織開展“機器人+”行動,圍繞工業、農業、城市管理、特種作業等領域,挖掘開放應用場景。同時,依託重點產業叢集開展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試點,每年擇優支援工業領域大模型和應用解決案例,每個給予最高800萬元獎勵。“廣東的機器人產業是全國最好的機器人產業,不只是機器人‘七劍客’,未來兩三年可能會湧現出‘七十劍客’。”今年3月,何小鵬預測稱,廣東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在未來的兩三年裡,廣東的機器人產業可能會湧現出數百家創業公司,再經過10年甚至15年的發展,最終會有幾家巨頭公司在廣東出現。按照規劃,接下來,廣東將組織實施“智慧型手機器人”重大專項,重點加快端到端機器人用大模型等核心技術攻關,全力打造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高地。 (21世紀經濟報導)
【上海車展】機器人“搶鏡”!
今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下稱“2025上海車展”)正式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今年展會將持續到5月2日。作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國際車展之一,上海車展不僅是全球汽車行業的風向標,更是全球車企發佈新品和展示前沿技術的重要舞台。本屆車展,除了種類繁多的汽車產品同台競技,亦不乏熱點行業話題,人形機器人就是其中之一。據《科創板日報》記者觀察,今年車展,人形機器人展覽演示和陪伴上台開發佈會,成了部分車廠的標配。比如小鵬機器人IRON今日就現身小鵬汽車展台,引得大量觀眾圍觀。身型修長,通體呈白色的IRON,宛若“超模”,在現場進行了走路步行、立定演示等操作。小鵬方面介紹,IRON採用1:1仿生設計,更有高度的人形化特徵。擁有178釐米的身高和70公斤的體重,全身配備62個主動自由度,手部則擁有22個可動自由度。智能方面,IRON機器人搭載最新自研3000T算力的圖靈AI晶片,以及擁有720°無死角視野的智駕同源鷹眼視覺系統,行走時更加自如。上汽榮威展台則是拉來了智元機器人的遠征A2“幹活”,後者作為“銷售顧問”,講解榮威純電D6的車輛組態。在一汽展台,樂聚的夸父機器人則是與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邱現東同台完成了紅旗品牌發佈會。繼年初宇樹機器人在春晚爆火,人形機器人開始大範圍進入大眾視野。本屆車展,車企們攜人形機器人入場,既有市場熱點題材的耦合,也是汽車產業與機器人協同作業漸成主流使然。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一個特點,車展上出現的人形機器人和其所在展台的汽車廠商,要麼是業務上有協作,要麼則是投融資的關係。比如與邱現東一起開發佈會的夸父機器人,它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一汽紅旗繁榮工廠生產物流部7號智能員工。此前,樂聚公司已發佈多台“夸父”人形機器人在一汽紅旗工廠完成長時間循環作業的視訊。這些人形機器人不僅能夠承擔物流揀選與搬運任務,而且多台機器人自主長時間穩定作業。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正以更多元的應用場景加速融入人類社會,車廠正是當下人形機器人落地的一個集中場景,今年也被稱作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然而在這個被普遍認為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的一年裡,究竟多少人形機器人能真正發揮作用,產生價值等質疑聲,同樣不絕於耳。此前金沙江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嘯虎喊出的“批次退出人形機器人公司”,引發的行業泡沫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其將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的缺失、商業化路徑不清晰問題,擺上桌面。有關人形機器人的應用成熟爭議還在持續。而當人形機器人和汽車同台呈現,雙方廠商或許還想傳遞這樣一個訊號,至少在車廠這個場域裡,機器人“進廠”打工,是一個能跑通的場景。小鵬汽車已經明確,歷時五年研發的AI機器人IRON將於2026年規模進入工業化量產,目前,小鵬IRON已在小鵬廣州工廠投入實訓,未來將應用於工廠自動化生產線和門店服務等領域,提升生產效率與服務質量。另一人形機器人廠商優必選,其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系列,則早已進入全球最多工廠開展實訓。今年,優必選規劃人形機器人產能達到1000台,預計交付幾百台。其中,東風柳汽將部署20台優必選的工業人形機器人,並計畫在上半年完成,這也是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批次進入汽車工廠。 (財聯社)
【上海車展】新車速遞:極氪9X、仰望U8L、新款MEGA...那款是你的菜?
4月23日,2025上海國際車展如期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本次車展共有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業參展,展出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其中,有超過100台首發新車亮相,新能源車型佔比再創新高。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挑選出了幾款最具關注度的新車,看看有沒有你的心頭好。1. 仰望U8L本次車展最炸場的新車,就是仰望帶來的全球的首發車型仰望U8L,實際上就是仰望U8的加長版,車身的尺寸在仰望U8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長,外觀上採用了雙拼色設計,更顯豪華感,同時在智能科技和組態等方面也進行了全面升級。據悉,仰望U8L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外觀方面,仰望U8L採用了雙色車身設計,黑色的車頂配合金色的車身,相比仰望U8來說更顯豪華與尊貴感,同時還採用了全新的大尺寸封閉輪圈。新車前臉延續 "時空之門" 設計語言,點陣式頭燈組與懸浮式星環格柵相得益彰,車頂雷射雷達陣列與隱藏式門把手強化科技屬性。動力方面,現款仰望U8搭載了 "易四方" 平台架構,搭載 2.0T 渦輪增壓發動機與四電機組成的插混系統,綜合功率 880kW(約 1196 馬力),峰值扭矩達 1280N・m,零百加速僅需 3.6 秒。此外,仰望U8L預計也會搭載雲輦 -P智能車身控制系統,配合四輪獨立扭矩向量分配技術,保留U8的核心越野能力,並支援應急浮水、原地掉頭等黑科技。2. 極氪9X極氪在上海車展上正式發佈了其全新全尺寸旗艦 SUV ——極氪 9X。外觀方面,極氪9X沿用了系出同門的豪華 MPV 極氪 009 的家族風格,新車的線條設計更加硬朗,大面積鍍鉻豎條前臉、“大餅”輪轂等設計元素更顯豪華。方正的車身加上方正的車頭確實有庫裡南的味道。感知硬體方面,極氪 9X 將搭載 5 顆雷射雷達方案,其中 1 顆為長距雷射雷達和 4 顆補盲雷射雷達,實現四個 360 度全向感知能力。可搭載千里浩瀚 H9 方案,擁有 L3 級駕駛能力的技術架構。極氪9X的車頂設計靈感來自大型豪華遊艇的飛橋設計,通過鍍鉻處理提亮整個D柱,並從頂線和窗線同時向車頭延伸,形成一體式高亮C環,打造了獨創的飛橋遊艇式車頂,使車頂和尾部視覺上更顯舒展,也讓極氪9X的側面比例更加協調。尺寸方面,極氪9X車長超過 5 米 2,車寬超過 2 米,車高超過 1 米 8,軸距接近 3 米 2。22 英吋鏡面鍛造輪轂,同級最大;新能源 SUV 最大的後排車門,最大寬度超過 1 米。極氪 9X 還將搭載浩瀚超級電混技術。這套系統融合了純電、混動和增程式技術的各自優勢,從性能、效率、體驗三個層面帶來顛覆性創新。在純電性能方面,浩瀚超級電混採用混動領域最強大的高性能電驅系統,前電機功率290千瓦,後電機功率370千瓦,每個電機都是同級最大。在混動性能方面,極氪9X並未採用行業常見的120千瓦功率1.5T發動機方案,而是搭載自研自制的2.0T超級電混發動機,功率高達205千瓦,較同級高出70%以上。在增程性能方面,浩瀚超級電混採用了全球最高功率的發電機,相當於隨車攜帶移動的快充樁,在虧電狀態下邊開邊充,越開電越多。3. 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別版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別版承載了理想汽車對大家庭用車場景的最新思考。外觀方面,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別版保持了圓潤的設計風格,前臉採用封閉式設計,星環燈位於風擋玻璃下方,最明顯的變化是車頂的雷射雷達更為緊湊精緻,更符合空氣動力學。車內空間方面,理想MEGA Home配備21.4英吋後排大螢幕、二排雙側小桌板,對後排家人的照顧更加細緻。全車包括天窗、三角窗在內共採用11塊雙層夾膠玻璃,升級RNC主動路噪消除功能,以40公里/小時速度通過水泥路時的第三排噪聲降低3.8分貝,靜謐性再度提升。理想MEGA Home的中排座椅非常精妙,既能滿足零重力需求,又擁有無級旋轉功能,讓車內乘客可以變換各種角度,拓展多項功能。比如45°旋轉模式:配備人體工學扶手,方便乘客優雅進出車輛,特別適合老人與兒童的上下車場景。90°露營模式:能夠解決兒童座椅拆裝的不便,搭配小桌板還可打造露營觀景座椅。180°對坐模式:搭配上隨車配備的懸浮大桌板,就像一個帶大客廳的移動空間,能帶著家人們在車內面對面聊天、吃飯、娛樂和工作,打造出“家庭客廳”般的私密空間。懸浮大桌板僅用四步即可完成安裝,並且可以規整地收納進後備廂下沉儲物格。理想MEGA Home還為使用者配備了“零重力頭等艙”,二排零重力旋轉座椅展開後,腰部夾角和腿部夾角達到122度和130度,結合可伸展499毫米的四向懸浮腿托,可以實現完整的全身承托。一、二排座椅標配環抱式座椅加熱、18點熱石揉捏按摩,以及吹吸一體的呼吸式座椅通風,提升了實用性。輔助駕駛方面,理想MEGA Home升級了NVIDIA Thor-U晶片,算力達到700TOPS,未來將支援運行VLA司機大模型。價格方面,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別版售價55.98萬元。4. 樂道L90蔚來子品牌樂道本次車展以獨立展台亮相,全新樂道L90的實車也首次亮相,新車採用大三排佈局,定位面向大家庭的大型SUV,是樂道品牌的旗艦產品,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外觀方面,樂道L90整體採用了較為方正的設計,給人的體量感非常足。前臉採用時下流行的封閉式設計,分體式的大燈也極具家族化風格,特別是此次主打的雲曦金車色在光線下極具設計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樂道L90配備了一個240升超大前備箱,並且擁有智能“樂叩”開啟功能,只需輕輕連按兩下,即可開啟前備艙。可以放下兩個20英吋行李箱和1個兒童行李箱,開口寬度達到830mm,30英吋行李箱甚至都可以輕鬆放入,此外600mm離地高度比轎車的後備箱還要低,取放行李非常方便。車身尺寸方面,樂道L90長寬高分別為5145×1998×1766mm,軸距為3110mm,定位大型家用SUV。可以看到,車側部分採用了電動隱藏式門把手,同時還可以選裝電動踏板。車尾部採用類似L60的家族化設計風格。動力方面,樂道L90採用900V架構平台,並搭載蔚來ET9同款電機,單電機功率高達340kW,四驅版本綜合功率高達440kW。此外,新車還搭載了空氣懸架,整體行駛質感更加舒適。當然,樂道L90還支援換電功能,將支援蔚來的換電體系。5. 零跑B01零跑B01是其B系列第二款車型,定位緊湊型純電轎車,新車基於零跑最新技術架構LEAP 3.5打造,將搭載雷射雷達+8650晶片的智能駕駛方案。雖然本次車展沒有公佈售價,但以零跑的風格,B01的售價將有望低於10萬元價位。外觀方面,零跑B01採用了家族式設計語言,前臉採用封閉式設計,中間為一條貫穿式燈帶,兩側為分體式大燈組,頂部則配有雷射雷達,整體造型頗具運動感。車側部分,新車採用了隱藏式門把手,五輻式輪轂造型也十分簡潔。車尾部分造型很有層次感,後備箱頂部有一個小鴨尾,下方則是一條貫穿式尾燈,點亮之後的效果非常不錯。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770、1880、1490mm,軸距達到2735mm。組態方面,零跑B01將搭載高通8295晶片智能座艙,智駕則配備雷射雷達和8650智駕晶片,可實現高速及城區自動領航輔助功能,如自動泊車、記憶泊車等。動力方面,根據申報資訊顯示,零跑B01採用單電機佈局,提供電動機峰值功率分別為132kW和160kW兩種選擇。6. 日產N7N7是日產汽車在華合資企業東風日產在本地開發的全新新能源天演架構下的首款純電車型。外觀方面,日產N7採用封閉式前臉和分體式大燈組,車輛尾部採用貫穿式尾燈設計,配合燻黑後包圍設計,進一步提升了車身的層次感。車身尺寸方面,東風日產N7長寬高4930mm*1895mm*1487mm,軸距2915mm,以B級車身尺寸帶來C級空間體驗。內飾方面,新車採用15.6英吋2.5K中控屏和獨立的儀表屏,視覺呈現與操作體驗都頗為出色。車機方面採用高通驍龍8295P晶片,搭載了五大技術:AI零壓雲毯座椅、全域智能防暈車技術、一段式端到端組合駕駛輔助,NISSAN OS超級車機系統,以及四針刺多電芯無熱蔓延超安全電池。智能化程度很高。輔助駕駛方面,東風日產還與Momenta合作,可以實現高速領航NOA+城市記憶領航NOA功能。7. 大眾汽車大眾汽車品牌發佈了三款全新概念車,分別是來自一汽大眾的首款基於CMP平台和CEA架構的緊湊級純電概念轎車ID. AURA,來自上汽大眾的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車ID. ERA,以及來自大眾安徽的首款全時互聯全尺寸純電SUV概念車ID. EVO。這三款概念車量產車型將從2026年起陸續推出。純電ID. AURA概念車ID. AURA概念車定位年輕、家用,作為大眾汽車品牌首款基於CMP平台打造的純電概念轎車,ID. AURA的車身線條顯得非常動感流暢,車燈採用一體式環繞設計 ,車身姿態極具運動感。增程式ID. ERA概念車ID. ERA概念車外觀採用簡約大氣的設計,前燈則呈現“握手”形態,寓意夥伴間和諧共進。輔助駕駛方面,支援L2++級城市導航駕駛輔助(NOA)、泊車輔助等常用功能。ID. ERA是一款增程式車型,其綜合續航里程超1000公里(CLTC)。純電ID. EVO概念車外觀方面,ID. EVO概念車擁有非同尋常的車身比例、獨特的金色燈帶中線以及富有趣味性的3D LED動態互動燈語,使其能夠脫穎而出。車尾高位制動燈融合了沃爾夫斯堡狼頭標誌,象徵著中德團隊的緊密協作。8. 山海炮Hi4-T長城汽車在本屆上海車展發佈了山海炮Hi4-T車型,採用坦克的同款架構,擁有非常強悍的越野性能,共有兩個版本,其中性能版預售價24.98萬元,全球版預售價22.88萬元。外觀方面,山海炮Hi4-T擁有非常霸氣的造型,視覺上非常具有衝擊力,搭載了越野套件、全地形輪胎和T-MAX絞盤等組態,性能版還原車配備了涉水喉,整體的越野性能非常強。車身尺寸方面,山海炮Hi4-T高度達到1960mm,軸距為3350mm,接近角/離去角分別為32°/26°。動力方面,新車搭載坦克同款Hi4-T架構,由一台2.0T混動專用發動機+9HAT變速箱組成,整合P2前置電機,綜合功率300kW,綜合扭矩750牛米,零百加速僅需7.2秒。此外,新車還配備了37.1kWh的電池組,純電續航115km。同時,新車還搭載了6.6kW外放電功能。 (TechWeb)
比亞迪一雪前恥,王傳福做高端大獲成功
高端市場的油水讓人眼紅,王傳福早已虎視眈眈。比亞迪仰望銷量破萬仰望作為比亞迪旗下高端品牌,在推出時就曾遭受過網友的質疑,原因無他,新能源汽車賣到百萬讓大部分人無法接受。此後,仰望更是因為銷量不足而被網友質疑,不少人覺得比亞迪將在高端市場鎩羽而歸。面對這些質疑聲,比亞迪選擇了沉默,因為比亞迪知道,面對銷量質疑最好的反擊,就是用銷量來一雪前恥。近日,比亞迪宣佈,仰望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0000台,創造了中國百萬級汽車新紀錄。圖源:微博這一紀錄意味著仰望成為了中國首個銷量突破一萬台的國產百萬級汽車品牌,不僅代表了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突破的里程碑時刻,更展示了中國汽車工業在新能源賽道上的硬實力,標誌著中國汽車工業首次在高端市場實現規模化突圍。因此,網友紛紛表示看好:“加油加油”“新的里程碑”“真的厲害”……圖源:微博值得一提的是,仰望汽車的第10000輛車主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圖源:百度對此,俞敏洪表示:“非常高興成為第10000名仰望車主,也很開心中國能夠有這樣一款符合企業家氣質,也符合我個人氣質的好車。”提到仰望符合企業家氣質的特點,難免與高端豪華息息相關,而仰望的定位便是新能源市場的百萬級豪車,因此仰望的車主八成以上為企業家、合夥人或者高管,形成了獨特的“仰望朋友圈”。仰望車主作為國產高端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者、中國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與仰望的特質不謀而合。仰望銷量破萬不僅體現了市場對其產品力的肯定,更反映了使用者對“中國智造”技術實力的信任。此次,仰望為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先生交付新車,彰顯了仰望與企業家們的精神共鳴。除此之外,仰望汽車還一直堅持“賣一台車,交一個朋友”的理念。對此,仰望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胡曉慶發文表示,“為了向使用者提供更多價值,我們成立了仰望商業研究院,搭建一個交流商業心得和成長經驗的平台,希望在這個平台上,分享比亞迪30年來的實踐經驗和管理智慧,助力中國企業同向發展。”圖源:微博仰望的產品佈局作為比亞迪旗下的百萬級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依託於比亞迪集團30多年來的技術積累和全端自研能力,仰望打造了前所未有的高端產品矩陣——仰望的產品矩陣覆蓋越野(U8)、超跑(U9)、行政轎車(U7)全場景需求‌。圖源:百度據瞭解,在即將到來的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仰望將基於U8車系推出的第二款 SUV全新車型U8L,新車定位為全尺寸行政豪華 SUV。U8L通過差異化定位與在售的U8車型形成互補,將進一步細分賽道,提升仰望在百萬級市場的競爭力。圖源:百度與此同時,仰望系列以62.8萬-168萬元的定價直擊BBA核心價格帶,以“技術平權”挑戰傳統品牌溢價。在設計方面,仰望系列的設計風格以“時空之門”為核心設計語言,融合了未來科技感與傳統美學元素,形成了極具辨識度的家族化特徵。其中,外觀採用標誌性C形大燈、溜背轎跑車身與可升降電動尾翼,搭配敦煌飛天腰線、像素化燈光,營造運動感。內飾以對稱式豎屏佈局為核心,輔以真木飾板、Nappa真皮等豪華材質。設計上兼顧超跑基因與低風阻最佳化,通過星際穿越主題燈光、流暢車身線條,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創新融合,定義了高端新能源美學標竿。圖源:百度在技術方面,仰望系列搭載易四方四電機系統、雲輦-Z電懸架等自研技術‌,實現原地掉頭、應急浮水等燃油車無法企及的功能‌,被網友評價為“技術堆到天花板”‌。圖源:百度值得一提的是,U7的後輪轉向減小轉彎半徑,側重商務舒適;U8則強調全場景適應能力;U9的碳纖維車身與“跳舞模式”強化科技娛樂屬性。不難看出,仰望以技術創新重塑豪華市場規則,通過精準品類切割與定價策略,才建構了覆蓋越野、超跑、行政全場景的高端新能源產品矩陣。自仰望誕生以來,兩年多的時間做到高端市場品類佈局和銷量破萬,這一切都與比亞迪對仰望的發展規劃和支援離不關係——2022年11月,比亞迪在深圳正式公佈旗下高端汽車品牌,定名為“仰望”。這一品牌填補了比亞迪在豪華車市場的空白,開啟了品牌向上突破。2023年1月,比亞迪正式發佈仰望品牌及其核心技術“易四方”,同時發佈仰望U8、U9。仰望以四電機獨立驅動、雲輦懸架等核心技術,確立“技術豪華”標籤,對標BBA電動化轉型。2023年9月,比亞迪仰望U8正式上市,售價為109.8萬元。訂單如潮,驗證了高端使用者對國產新能源技術的接受度,為後續產品矩陣擴張奠定基礎。同年9月,仰望全國首家門店在上海開業,佈局核心城市高端商圈。仰望採用直營模式強化服務體驗,與比亞迪王朝網/海洋網形成差異化管道體系。2024年1月,比亞迪仰望汽車官宣“百萬級新能源旗艦轎車”仰望U7,主打“新能源D級豪華車”市場。自此仰望補齊了轎車品類,形成“越野+超跑+行政”三大高端場景閉環。2025年3月,超級四電旗艦轎車仰望U7純電及插混版本雙旗艦上市,五座版起售價62.8萬元,四座版70.8萬元起。這讓仰望以插混+純電進行雙線佈局,降低豪華車門檻,擴大了使用者覆蓋範圍。到如今,仰望汽車官宣累計銷量突破10000台,證明中國品牌在豪華市場的可持續競爭力,還將在上海車展推出U8L來滿足高端家庭和商務出行的需求。顯然,仰望持續致力於以極致技術打造高端品牌,在依託於比亞迪的核心技術賦能下,仰望通過技術的靈活組合,聚焦不同場景需求,打造多品類高端產品。正如業內人士評價:“中國豪車從仰望開始,真正有了叫板世界的底氣。”‌比亞迪產品矩陣除了在百萬級高端市場佈局仰望品牌之外,比亞迪在其他市場的佈局也是全面開花——就中高端市場而言,比亞迪佈局了騰勢與方程豹。‌‌騰勢‌的定價為30-50萬元,主打高端家用市場,以智能座艙、高階智駕為核心賣點,還與奔馳合作提升了豪華基因。圖源:百度‌方程豹‌的定價為40-60萬元,聚焦個性化越野市場,搭載DMO超級混動越野平台,通過電控四驅技術實現“城市+越野”雙場景覆蓋。圖源:百度就‌大眾市場而言,比亞迪佈局了王朝網和海洋網。‌王朝網的定價為10-30萬元,以“龍顏美學”為核心,覆蓋漢(商務旗艦)、唐(家庭旗艦)、秦(家用入門)等車型,鞏固市場份額的基本盤。圖源:百度海洋網‌的定價為10-20萬元,採用“海洋美學”設計,主推海豚(小型純電)、海豹(中型純電)、宋PLUS(混動SUV),聚焦年輕使用者與新能源增量市場。圖源:百度不難看出,通過在不同類型市場的產品劃分和佈局,比亞迪已經覆蓋了10萬-168萬元全價格帶,形成了“技術下放+場景互補”的產業生態。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比亞迪的產品佈局依舊面臨著不少挑戰——比亞迪車型的百萬級市場認知度不足,未能突破傳統豪華使用者對“中國高端車”的價值偏見;比亞迪天神之眼系統在複雜場景下的誤判率較特斯拉FSD高,自研算力中心規模不足;比亞迪在歐美市場受政策限制,海外價格溢價不足……綜上所述,雖然比亞迪依託全產業鏈優勢和技術平權策略,已形成從大眾到高端的完整產品矩陣,但是高端品牌認知度、智能化短板和國際化阻力仍是關鍵挑戰。在未來,比亞迪能否將挑戰一一踏平,不斷換發新的生機與活力,讓人拭目以待。 (科技頭版)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