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推薦
最新
訂閱
閒聊
台股
美股
國際
港股
A股
宏觀
科技
汽車
手機
房產
基金
區塊鏈
理財
外匯
商品期貨
保險
影片
時尚
消費
生活
未上市
追蹤
其他
房產加家棻
37分鐘前
•
已編輯
標準扣除額v.s列舉扣除額,2025報稅怎麼選最划算?
每年5月必須申報的綜合所得稅,是納稅義務人最關心的重點之一。其中,免稅額和扣除額是每個納稅義務人都可以用來減免稅金額的重要項目。扣除額是每年報稅時,減輕納稅人稅負的重要工具之一。透過各種扣除額的運用,納稅人可以在應稅所得中扣減一定金額,進而降低應繳稅額。本文將詳細說明三大類扣除額: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與特別扣除額,幫助您了解如何有效運用這些扣除項目,減少稅務負擔。一、免稅額與扣除額免稅額與扣除額旨在保障基本生活並減輕稅負。2025年起,多項規定調整,納稅人可享更多優惠。1、免稅額:免稅額是每人基本生活保障的固定金額,不計入應稅所得。2025年調整如下:2、扣除額:扣除額分為一般扣除額與特別扣除額,根據符合條件的支出從收入中扣除,降低應繳稅額。目的是鼓勵公益捐贈、保險支出、購屋及儲蓄等行為,促進社會發展。二、2025年免稅門檻根據新制,免繳稅門檻如下:單身無租屋:年所得 ≤ 44.6萬單身租屋族:年所得 ≤ 62.6萬雙薪無扶養親屬:年所得 ≤ 89.2萬雙薪扶養2名6歲以下子女:年所得 ≤ 146.1萬財政部提醒,月薪低於3.7萬(年所得44.6萬)可免稅,但若有可扣抵稅額,需申報才能退稅。三、一般扣除額:標準與列舉如何選?一般扣除額分為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納稅人擇一使用。1、標準扣除額:固定金額,簡單適用:單人:12.4萬 → 13.1萬夫妻:24.8萬 → 26.2萬2、列舉扣除額:適合有較多特定支出者,包括:捐贈:捐款給教育、文化、公益或慈善團體,或透過政府專戶捐助特定運動員,以及捐贈給公益信託,都可以申報扣除,金額以綜合所得總額 20% 為限。申報時,只要附上受贈單位的收據正本即可。保險費:納稅人、配偶或扶養的直系親屬所支付的人身保險費(如壽險、健康險、傷害險、年金險等)和社會保險費(如勞保、就業保險、學生平安險、國民年金等),如果被保險人與要保人在同一申報戶內,可以申報扣除。醫藥及生育費:納稅人、配偶或扶養的親屬,若有在公立醫院、健保特約醫院或診所治療產生的醫藥費與生育費,可以依法扣除,減少所得稅負擔。不過,若這些費用已經由保險理賠補償,就不能再扣除。災害損失:納稅人、配偶或扶養的親屬因不可抗力的災害(如天災)導致財產損失,可以申報扣除,減輕所得稅負擔。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納稅人、配偶或扶養親屬擁有的房屋,若完成戶籍登記,且房屋未出租、未作營業或業務用途,可將向金融機構借款購屋所支付的利息申報扣除。3、如何選擇支出少:選標準扣除額。支出多:選列舉扣除額。例如,單身小張有捐款3萬、醫藥費3萬、保險費2.4萬、房貸利息8萬,總計16.4萬 > 13.1萬,選列舉較划算。四、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薪資收入就是在職務上或工作上所取得的各種收入,包括薪金、俸給、工資、津貼、歲費、獎金、紅利及各種補助費。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有薪資收入者,應分別就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必要費用擇一減除,減除後的餘額為薪資所得: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25年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提高至每人可扣除218,000元,全年薪資收入未達218,000元者,僅得就其全年薪資收入總額全數扣除。必要費用:與提供勞務直接相關且由所得人負擔的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支出3項必要費用為限,申報時應檢附「個人薪資費用申報表」、憑證及相關證明文件。延申閱讀:年收入多少免繳稅?2025免稅額+7大節稅方法公開 114年報稅新制懶人包!申報2025綜合所得稅三大好康報你知!
#扣除額
#標準扣除額
#列舉扣除額
0人
讚
留言
分享
官方認證
喬王
2小時
•
網路上常常會遇到一些邏輯不通的投資人,但偏偏很多人不一定看得出來譬如說:有個投資專家,原本說:「買0050不如買台積電!」➡️邏輯:台積電>0050近期他又改口說:「0050集中投資在台積電,所以買台積電佔比較低(30%)的00922比較好!」➡️邏輯:00922>0050>台積電更有趣的是,前幾天他說:「金融股波段漲幅贏過0050,所以要買金融股!」➡️邏輯:金融股>0050他還特別鄭重提醒:「智商在平均值以上的讀者,請勿觀看我的貼文!」沒想到,他的讀者為了挺他,紛紛留言說自己的智商低於平均值...———————————如果你想要學習正確的資產配置,並且分散風險,提升長期投資勝率,歡迎加入美股ETF指數化投資課程的行列:https://onehourpro.kaik.io/courses/etf
10人
讚
留言
分享
官方認證
北風窗
前天 10:25
•
高利貸利率6000%,誰在圍獵“特殊借款人”
摘 要 業內人士認為,借貸寶、人人信等平台不僅存在違規問題,從實質上看也是高利放貸的共同行為人。對此,借款使用者可以同時起訴放款人和平台,法院會支援借款人追回超過司法保護的利息部分 時隔八年後,曾因女大學生“裸條”借貸引發熱議的“借貸寶”平台,再度被央視點名。 3月15日,據央視“3·15”晚會報導,有借款人以“電子簽”的方式,通過借貸寶、人人信等平台借款,而通過前者借款年化利率超過2200%,後者借款年化利率近6000%。與此同時,平台上的放款方通過做假帳號規避相關法律風險,甚至連去世人的資訊亦可使用。 針對央視曝光內容,借貸寶、人人信方面相繼回應稱,立即成立整改小組,徹底解決業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並將以最大決心落實整改。此後,借貸寶再發聲明稱,已暫停新增欠條的服務。 3月16日凌晨,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政府通過官網披露,錦江區財政局(區金融風險防範工作組)第一時間會同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分局等部門組建工作組,赴借貸寶平台所在公司開展聯合調查,已依法責成企業暫停平台營運。 同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發文向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倡議,嚴禁為高利貸、套路貸、收取砍頭息、暴力催收、非法貸款中介等違法違規活動提供技術便利或資訊掩護,嚴禁利用技術手段(如偽造身份資訊)、幫助合作方(如職業放貸人)或誘導消費者(如選擇欠條)逃避金融監管。 一時間,披著“合法外衣”電子簽的高利貸登上熱搜。業內人士認為,高利貸的存在並非電子簽造成,後者只是一個工具。而借貸寶、人人信等平台不僅存在違規問題,從實質上看也是高利放貸的共同行為人。對此,借款使用者可以同時起訴放款人和平台,法院會支援借款人追回超過司法保護的利息部分。 利率近6000%:電子簽如何滋生高利貸 電子簽如何淪為高利貸的“溫床”?據央視報導,在短影片平台以及其他網路社交媒體上,存在大量以“電子簽”為憑證產生的眾多相似借款成功案例。 借款人洪先生向央視記者表示,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實際只有3500元轉帳,可平台欠條上的借款金額卻登記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額外還1500元利息。據悉,洪先生電子簽走的是借貸寶平台,實際年化利率高達2234.69%。 根據央視調查,洪先生的遭遇並非個例。多位在借貸寶上籤條借款的消費者透露,在借貸寶這個平台上,不要求借錢雙方上傳交易憑證,而且放款、收款還隨意由放款人和借款人自由選擇通過支付平台完成,平台根本不監管,也不詢問。但只要借貸行為發生,借貸寶平台每單都向借款人收取“出證費”,但借款人如果還不上錢,借貸寶平台又向借款人提供辦理展期服務。 由於無法按期還錢,洪先生被放款人要求在借貸寶平台上支付展期費用,延長7天時間還款,且標明不收利息。不過,如果要達成借款的展期,放款人私底下讓洪先生每天另轉300元利息,否則不同意延期還款。 無奈之下,洪先生只能辦理借款展期。由於在辦理展期時,形成了新的債務關係,借貸寶平台再次收取了洪先生出證費。多次展期後,洪先生發現自己已經還了7000多元,早就超出3500元本金。 簡而言之,只要放款人沒拿到他想要的全部利息,就不同意把借貸寶平台上的欠條撤銷掉。欠條就會一直留在那兒,就意味著這筆帳一直逾期,借貸寶平台就能夠不停地收逾期費,洪先生的債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在另一電子簽平台人人信上,借款人王女士告訴央視記者,自己借了30000元,到帳14000元,約定還30000元,扣除了16000元,說是利息。通過人人信平台,借款年化利率高達5959.18%。 圖源:央視財經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在借貸寶、人人信這些電子簽平台上籤條借款的人表示,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由於不清楚其真實身份資訊,根本沒辦法起訴。 借錢雙方都在同一個平台上登記註冊認證,平台也留存了詳細記錄,借款人為何找不到放款人的真實身份資訊?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李經理向央視記者介紹了規避法律監管的“秘籍”,即目前他們平台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過做假帳號來規避法律風險,目的就是讓受害人找不到起訴對象。 圖源:央視財經 對於放款人的實名認證如何通過平台稽核實現“做號”,李經理表示,“你要找一個人,找一個老頭、老太太,找一個村裡的人,或者找一個殘疾人,老人可能還有殘疾,法院肯定帶不走。”其同時強調,人臉識別是一種高科技,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著。 “有了這些辦法,電子簽平台的‘實名認證’就成了擺設,即使是被人告,平台給出去的放款人資料,也是無法查證的。這樣設計的商業模式,放款人通過電子簽放高利貸掙錢,平台不斷通過電子簽欠條收借錢人的手續費,出了問題,誰也不用擔責任。”李經理說。 業務存爭議:監管出手,平台整改 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內容,借貸寶、人人信方面先後回應稱:公司立即成立整改小組,徹底解決業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繼續主動與警方配合嚴厲打擊不法分子,更好保護使用者權益,懇請社會各界監督。同時,向所有受影響的使用者及公眾致以誠摯歉意,並將以最大決心落實整改。 對於上述回應,眾多網友並不認可,“如此高的貸款利率、如此多的套路,建議嚴懲、封禁”“借貸寶的業務長期以來都踩在監管‘紅線’上”…… 根據借貸寶官網,其定位於借條欠條、個人借錢、企業融資平台,主要提供“打欠條”“打借條”“優選貸”“理舊帳”“親友借”等服務。截至目前,平台已營運九年,註冊使用者數達1.4億,登記借條數1.1億筆,成功借款人數達1000萬。 天眼查顯示,借貸寶平台營運主體為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者成立於2014年12月22日,法定代表人為王璐,註冊資本30億元,控股股東為成都雲借寶科技有限公司,後者實控人是借貸寶(香港)有限公司。 在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如火如荼階段,“借貸寶”常被市場提及。其於北京成立之初,頗受資本市場青睞,分別於2015年8月14日和2016年1月25日獲得兩輪融資,共計45億元,估值金額一度高達500億元。 但借貸寶的“熟人借貸”等業務模式一直備受市場質疑,此前的2016年,其被媒體爆出女大學生“裸條”借貸等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同年11月,借貸寶被央視《焦點訪談》點名。 彼時,央視報導指出,大量使用者通過借貸寶借入資金,最高可達一二百萬元。而此前的2016年8月24日,多部門聯合下發《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借貸寶明顯超越這條紅線。 此後,借貸寶曾嘗試過業務轉型。與此同時,2021年至2023年期間,借貸寶又數次捲入套路貸案件,如2023年2月,據四川內江市公安局披露,有組織通過借貸寶等平台虛增與“砍頭息”金額一致的“保證金”,非法獲利上億元。 伴隨部分核心人員、員工的離開,借貸寶總部從北京遷往成都,並逐漸淡出大眾視野。直到此次央視“3·15”晚會曝光,其再次成為焦點。有借貸寶前員工向《財經》表示,“高管對業務模式的構想一直比較理想化,在實際運作中卻淪為高利貸或違法犯罪的‘溫床’,不可持續。” 3月16日凌晨,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政府通過官網披露,錦江區財政局(區金融風險防範工作組)第一時間會同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分局等部門組建工作組,赴借貸寶平台所在公司開展聯合調查,已依法責成企業暫停平台營運。 同日下午,借貸寶再發聲明稱,平台已暫停新增欠條的服務,未來將嚴格限制欠條功能的使用,杜絕陌生人間的非法出借行為,並幫助使用者識別非法借貸陷阱。 同樣被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另一電子簽平台——人人信,根據天眼查,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法定代表人為馬俊,註冊資本226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資料處理服務、企業管理諮詢等,該公司由馬俊全資持股。 人人信官網顯示,其定位為綜合信用服務平台,使用場景包括“電子借條”“電子白條”“擔保交易”“簽署合同”等。截至目前,平台已運行七年,簽約60個場景,履約記錄達9000萬條。合作機構包括北京銀行、百融金服、考拉徵信等。 “特殊借款人”合法權益如何保障? 市場關注,為何有使用者會願意借貸款利率近6000%的錢?央視報導中提及,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資金周轉,在網路上找到願意放款的人。儘管對方給出的利率高得離譜,但二人救急心切,還是咬牙接受了。 “央視報導中,洪先生和王女士的故事並非個例。他們代表了一類群體,因徵信瑕疵、收入不穩定或缺乏抵押物,被持牌金融機構拒之門外的借款人。疫情後,這類人群進一步擴大,而高利貸卻以‘快速到帳’‘無稽核’為誘餌,精準收割這些‘信用難民’。”有金融業人士撰文指出,高利貸的暴利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這類特殊群體的需求。 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海龍告訴《財經》,高利貸亂象的存在並不是電子簽造成的,電子簽本身只是一個工具,相關電子合同的條款以及合同當事人是否接受這些條款才是關鍵。 “當一部分借款人因個人信用不良或還款能力差無法通過正規管道、在法律保護的利率範圍內借到錢,就不得不去承擔更高的利息。只要有需求,那駭人聽聞的超高利率就會有存在的土壤。當然,不排除一些不法機構通過誘導、誤導的方式讓借款人在沒有充分瞭解合同真實利率的情況下籤訂合同。”夏海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一些平台與放款人共同圍獵“特殊的借款人”。 在放款人的高利貸、暴力催收等行為中,借貸寶、人人信等電子簽平台,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借款人又應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工信部資訊通訊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認為,上述過程中平台是否違規,首先要看平台有無合規資質,比如是否具備牌照資質、是否符合監管規則等;其次,看平台在資訊告知上是否盡責,比如“砍頭息”是否告知借款人,是否存在誤導宣傳等;再者,平台要保障使用者資訊安全,對於借款提供方等資訊,要明確告知使用者等。 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670條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如果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借款人保留證據,可以起訴平台和放款人。現階段法律不支援免除合理範圍內的本金和利息,所以借款人還是需要還本付息。”盤和林向《財經》表示。 “平台不僅是違規的問題,從實質上來看也是這種高利放貸的共同行為人。借款使用者可以同時起訴放款人和平台,法院會支援借款人追回超過司法保護的利息部分。”夏海龍告訴《財經》,正常情況下,若雙方已簽訂合同,會有放款人的相關資訊,借款人可起訴立案。需要注意,平台有義務提供真實的聯絡資訊,否則借款人可起訴平台承擔連帶責任。 (財經五月花)
#中國
#借貸平台
#特殊借款人
87人
讚
留言
分享
官方認證
MK郭俊宏帶你玩轉配息
2025/03/15
•
(愛上每一天)現金流 × 心態成長:打造真正富足的退休生活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s4dv1skmuq0b38pbpgwc0p 這集若覺得有意義,請幫我分享出去~ #愛上每一天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 👉 MK郭俊宏陪伴式學習訂閱專案 https://happy2brich.com/course/weeklyreport 👉 MK郭俊宏陪伴式學習訂閱專案(youtube平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ObVtpsd2p_s1X2L0_hQSg/join 👉 Firstory Podcast音頻訂閱專案 https://open.firstory.me/join/happy2brich ----------------------------------------------------- 商務合作及學習諮詢,請洽info@happy2brich.com
#退休
#現金流
#愛上每一天
firstory.me
(愛上每一天)現金流 × 心態成長:打造真正富足的退休生活 Podcast Platforms - Flink by Firstory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s4dv1skmuq0b38pbpgwc0p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s4dv1skmuq0b38pbpgwc0p] 這集若覺得有意義,請幫我分享出去~ #愛上每一天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 👉 MK郭俊宏陪伴式學習訂閱專案 https://happy2brich.com/course/weeklyreport [https://happy2brich.com/course/weeklyreport] 👉 MK郭俊宏陪伴式學習訂閱專案(youtube平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ObVtpsd2p_s1X2L0_hQSg/join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ObVtpsd2p_s1X2L0_hQSg/join] 👉 Firstory Podcast音頻訂閱專案 https://open.firstory.me/join/happy2brich [https://open.firstory.me/join/happy2brich] ----------------------------------------------------- 商務合作及學習諮詢,請洽info@happy2brich.com 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122人
讚
留言
分享
宏展
2025/03/14
•
已編輯
宏展融資|新竹汽車借款|新竹機車借款|新竹融資|新竹股票代墊
分享段落 為甚麼新竹地區的客戶都選擇宏展融資? 身上完全沒錢怎麼辦?宏展融資為客戶提供最合適的方案﹐本公司有提供銀行、車貸公司、當舖、代書等種種管道可以提供客戶做選擇﹐並且宏展為客戶親自挑選最有信譽、商譽良好、正派經營、合法立案的優良商家。 並且業者如果覺得民眾債務負擔比例過高的情況下並不會核撥款項予以客戶,一定是希望民眾不要在融資週轉下去,讓民眾以債養債導致負擔過大從而衍生出社會問題以及人倫悲劇所以一般來說有良心的業者並不會因為客戶需要多少錢就借多少錢給客戶,而是先會詢問客戶資金用途及用途的真實性,避免民眾被詐騙集團剝削。 因此如果客戶有任何資金需求歡迎來宏展融資諮詢最好的方案。 一般來說 汽車、機車是許多新竹人上班通勤的工具假設陳先生名下有一台轎車是作為上下班通勤的工具,因為臨時需要資金40萬向銀行申貸無法核撥那麼在新竹還有哪些機構能夠借款 1.銀行 2.融資公司 3.合法新竹當舖 4.網路仲介平台 5.小額借款 那麼如果汽機車借款的話,客戶需要注意些什麼情況呢?宏展融資幫您針對這一塊解答出7大情況如下 一、車輛是否真正登記於本人名下: 當你告知銀行或融資公司要申辦汽車借款時,第一個動作都會先核對車輛行照正本,在確認是車主本人後,才會有後續的鑑估車輛價值與汽車借款方案細項說明,所以行照上登記的車主是誰非常重要,因為有太常發生非本人想申請汽車借款,或者一直以為自己是車主但實際上車子是登記在妻子名下,甚至是一車多借的案例。 二、車輛狀態有無異常 一般來說,業者與客戶接洽時、看完車輛沒有發現異常成功核撥款項下來,客戶如果隱匿車輛狀態,如有禁止異動、泡水、重大事故、車身號碼及引擎號碼是變造時,將會要求客戶核撥款項全數返還予以業者。 三、牌照狀態有無異常 許多人也許因為忘記驗車、違規停車、超速扣牌、超速罰單、積欠稅金等等之類的罰單沒有繳納或者忘記繳納,這樣會造成當下需要資金時,當舖業者查詢車輛狀態時造成無法核撥的情況,所以有罰單欠稅必須要先繳納完畢或者請業者代墊後從撥出去的款項內扣除。 四、免留車借款或留車借款 一般來說融資公司不會留車做融資,與業者接洽時,會先針對客戶的個人條件、職業收入、信用狀況、債務比例去評估是否需要留車,如果業者綜合評估以後需要留車的話,會將車輛保管於專屬停車場,室內環境免風吹日曬雨淋。 五、免留車借款 免留車借款就是融資公司及當舖會做的方案,因為本身有合法登記、特許營業,所以可以提供一般民眾如果有資金需求時,不必將車輛抵押於融資公司及當舖讓客戶能維持生活正常的情況下做原車融資,不過這些會有一些利率及費用方案需要民眾與業者洽談時要留意避免被收取不合理費用及高昂的違約金、代辦費。 六、利率方案 業者接洽評估完畢後,會告知客戶最適合怎麼樣的利率及方案,客戶如果覺得沒問題業者就會提供合約書,請客戶簽約,簽約完畢後才會收取費用,在諮詢的過程中並不會產生任何費用、近年來眾多不肖業者在網路平台或者影音平台大肆推放廣告,為了避免民眾被收受不合理的衍生費用,請在尋找借款的同時,詢問對方是否有店面及營業登記。 七、債務負擔比例 業者如果覺得民眾債務負擔比例過高的情況下並不會核撥款項予以客戶,一定是希望民眾不要在融資週轉下去,讓民眾以債養債導致負擔過大從而衍生出社會問題以及人倫悲劇所以一般來說有良心的業者並不會因為客戶需要多少錢就借多少錢給客戶,而是先會詢問客戶資金用途及用途的真實性,避免民眾被詐騙集團剝削。 歡迎所有新竹人都來宏展融資諮詢 本公司為大新竹地區師字輩的最佳選擇 新竹宏展融資官網:https://hsinchubank.com.tw/ 新竹融資官方:https://lin.ee/XxTR7Lp 新竹宏展融資電話:(03)657-3355 新竹宏展融資地址:新竹縣竹北市縣政十街75號 合作商家:桃園偉倢融資、大華融資當舖 服務項目:新竹汽車借款 新竹機車借款 新竹房屋二胎 新竹股票代墊 證件小額貸款 黃金借錢
#新竹汽車借款
#新竹融資
#新竹原車融資
143人
讚
留言
分享
元富期貨開戶推薦營業員郭靜宜(小靜)
2025/03/13
•
2025年最新【台積電(2330)→2025/03/18除息!現金股息4.5元,發放日一次看】
2025年最新【台積電(2330)→2025/03/18除息!現金股息4.5元,發放日一次看】#元富期貨小靜開戶#台積電股期手續費#期貨線上開戶#期貨全台開戶 元富期貨~小靜、國內外期貨手續費、元富期貨營業員手續費、元富期貨選擇權、元富期貨郭靜宜、電子期貨、金融期貨、ETF期貨手續費、選擇權、元富期貨軟體、期貨、選擇權、元富郭小靜、元富期貨、選擇權、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日 各位交易人留意囉^^ 元富期貨小靜分享~~ 台積電(2330) 2024 年 Q3 股利每股 4.5 元,將於 2025/4/10 發放。想要領息的交易人,可以在 2025/03/17 以前買進台積電股票,就能在 2025/04/10 領到配息囉! ◆2024 Q3 股利將於 2025/4/10 發放(每股 4.5 元) 台積電將於 2025/4/10 發放去年第三季每股 4.5 元的股利。 除權息交易日:2025/03/18 配息基準日:2025/03/24 現金股利交付日:2025/04/10 Q:台積電何時配息?一年配息幾次? 台積電(2330)從 2019 年 9 月開始為每季配息,一年分派 4 次股利,每年配息時間通常是 3 月、6 月、9 月、12 月,實際現金股利發放時間則為 4 月、7 月、10 月、隔年 1 月。 Q:台積電零股股東可以領息嗎? 目前持有台積電零股的股東約有 90 多萬人,即使持有零股,也跟整股股東一樣享有配息權利。以 2024 Q3 每股分發放 4.5 元為例,持有零股 100 股的股東就能領到 450 元的股利。 Q:什麼是除息? 當公司配發「現金股利」(配息)給股東時,總市值在短期內並不會改變,因此股價會降低。也就是說,公司把市值的一部分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向下調整。 Q:什麼是除權? 除權就是公司配發「股票股利」給股東,增加了公司的總股數。但公司的總市值在短時間內不會變化,當股票數量變多,每股的價格就會下降。 Q:什麼是填息? 參與除權或除息的交易人,其資產不會增加。這是因為公司不論配發股息或股利給股東,股價都會下跌,因為總資產短期內不會變動,因而交易人的資產也不變。 在除權息之後股價會下跌,但後來股價漲回原來的價格,這就是「填息」。由於交易人手上已經有公司配的股息跟股利,公司股票價格又漲回原來的基準,市值因而增加,此時交易人的資產就會增加了。 Q:什麼是貼息? 如果除權息後,股價沒有回到原來的價格,反而下跌,交易人資產就是虧損狀態,這就是貼息了。 延伸閱讀→『台積電股票期貨/小型台積電股票期貨,交易時間、一點跳動多少?期貨保證金? 』https://pse.is/79zu2l 資料來源:商益 元富期貨小靜整理~ 這是我的新網站,歡迎大家來看看呦^^ → https://www.jennykuo.tw/ 元富期貨營業員郭靜宜【小靜】 小靜專線:(02)8786-7958 小靜手機:0963-088-657(全台開戶/線上開戶) LINE ID:jojo7824000 手機加line請點此→https://line.me/ti/p/wc3eA25eNe 期貨小靜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00027 元富小靜部落格:http://jennykuo.tw/ 元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8號3樓 電話:(02)27290818 111年金管期總字第003號
#台積電除息
#元富期貨開戶推薦營業員郭靜宜
#期貨全台開戶
157人
讚
留言
分享
官方認證
美股艾大叔
2025/03/13
•
AI時代,投資應該怎麼投?(矽谷頂級風投2萬字訪談精編)
泉心泉意 大雨將至,“雨戰大師”開始準備超車了。 如果你的公司價值100億美元,這是一個讓你可能翻十倍的機會。而如果你的公司剛剛起步,你有機會擊敗那些你從未想過能擊敗的對手。 最終的比賽排位,完全取決於我們此刻決定如何應對。 ——Sequoia Capital合夥人 拉維·古普塔 AI公司Anthropic的創始人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將AI比作“資料中心裡的天才國度”,其中彙集了各行各業的天才供我們呼叫。 您的公司是否在利用這個“天才國度”? 您的公司是否能夠與那些已經利用“天才國度”的公司競爭? 比賽正在發生變化,未來幾年,您所在行業的排行榜也將發生劇變。 以上文字摘自文章《AI or Die》,作者拉維·古普塔(Ravi Gupta)是Sequoia Capital的明星合夥人。 作為矽谷頂尖投資人,拉維是多家AI公司的董事,也是擁有100億市值的美版“美團跑腿”Instacart的原首席營運官、首席財務官及現董事會成員。 圖1. Sequoia Capital明星合夥人拉維·古普塔(Ravi Gupta) 因為《AI or Die》這篇文章的影響力太大了,所以另一位著名投資人帕特里克•奧肖內西(Patrick O'Shaughnessy)立刻邀請拉維上了一期播客,請拉維全方位地分享自己最新的關於投資的思考。 帕特里克是Positive Sum風險投資公司的創始人兼CEO,也是O'Shaughnessy資產管理公司的名譽主席。因為他濃厚的投資背景和產業背景,所以他提的問題特別好,非常在點上。 圖2. Positive Sum風險投資公司創始人兼CEO帕特里克•奧肖內西(Patrick O'Shaughnessy) 兩個人滔滔不絕地聊了幾個小時,拉維基本上在這次聊天中,把自己近期關於投資的思考,未來的投資風潮,以及用什麼標準來選拔被投企業創始人的這些想法,都系統性地闡述出來了。【泉果探照燈】把整個訪談整理出來之後,發現有將近2萬字。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泉果探照燈】將訪談實錄分模組進行了整理,以下核心摘要,供您在1分鐘內快速瀏覽,並決定是否繼續精讀: 【1】問:AI創業者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決定創業方向? 答:最極端的情況:程式設計師將所有公司按市值、員工數量和NPS(淨推薦值)排序,然後選末尾的公司,用AI進行複製或者激進改造,比如採取敵意收購等等。 【2】問:你在投資中如何使用AI工具? 答:AI的能夠以驚人的速度,識別那些我們難以覺察的模式。你可以給AI一個思考標準和框架,讓它幫你找出那些適合收購的標的公司。 【3】問:AI時代,你最看重的被投企業的創始人,都具有哪些特質? 答:特質1,看創始人是不是“超級應變者”;特質2,看創始人有沒有“難以置信的謙遜”。 【4】問:未來在AI領域會出現哪些和以往不同的投資趨勢? 答:小公司風潮。 【5】問:對於這次的技術革命,CEO們能不能觀望下,在AI技術達到“平衡態”後,再做戰略決策? 答:在這個問題上,你不能外包你的思考,另外,在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你有了一個“方便”的信念,那麼你真的需要再次審視它是否合理。 【6】問:AI對你的個人生活有什麼影響? 答:說實話,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和我的妻子討論,該如何教育孩子。我和妻子意識到,可能無法教孩子某些具體的技能,但可以教一些行為、情感和思維方式。所以結論是:我們必須確保他們有雄心、有好奇心,有韌性、適應性強,並且高度自主。我覺得,這和我們討論的公司變革是相通的。在AI時代,一家公司同樣需要這些特質。 以下為2萬字訪談實錄精編: 引子: 一次有點尷尬的盡調訪談 拉維在訪談開始,講述了自己一次真實的盡調經歷: 最近,我和一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共進晚餐。真希望他沒在聽這期節目,因為我要說的故事會有點尷尬。 我對這家公司的業務並不熟悉,而我希望和他進行一次有建設性的對話。 在晚餐前的20分鐘,我打開了當前最新的AI模型想來“抱佛腳”。 我輸入了以下內容:“我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投資人(請允許我自誇一下),20分鐘後要見一位公司高管,但完全沒做準備。我需要在10分鐘內瞭解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重點關注四五個問題,最好還能給對方提點靠譜建議。我的需求清楚嗎?”然後勾選了“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模式。 AI回答我:“不夠清楚,您說的四五個問題具體指哪些方向呢?” 我趕緊花了幾分鐘整理問題要點輸進去,然後在去餐廳的路上,我閱讀了AI生成的一篇簡明報告。 結果在晚餐的時候,對方還挺驚訝,以為我提前做了詳細的功課。 但這次體驗讓我很震驚:“天哪,20分鐘就能摸清一家公司的門道?”這才是AI該有的工作場景。 這種用法和“幫我總結郵件”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帕特里克和拉維關於AI時代投資方法論的談話,就從這個有點尷尬的小插曲開始了…… 提問者【帕特里克】, 以下簡稱【問】; 回答者【拉維】, 以下簡稱【答】; 泉果視點註釋,用紅色表示。 問:AI創業者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決定創業方向? 答:最極端的情況:程式設計師將所有公司按市值、員工數量和NPS(淨推薦值)排序,然後選末尾的公司,用AI進行複製或者激進改造,比如採取敵意收購等等。 問 拉維,幾天前你發給我一篇你寫的文章,題目叫《AI or Die》(要麼AI,要麼淘汰),這個標題很有意思,我知道你最近一直在深入思考這個話題。能否分享一下你撰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什麼觸發了你的思考?這對未來有哪些潛在影響? 答 最近,大家都看到了AI新模型的進展,它們推出得實在太快了。前一天你還在用某個模型做事情,第二天新模型就出來了。 首先,是我在Sierra公司的見聞,我在它的董事會任職。 泉果視點註:Sierra是由OpenAI董事會主席Bret Taylor和前Google虛擬現實團隊負責人Clay Bavor共同創立的AI客服公司。 圖3. 《連線》雜誌報導Sierra 圖片中為Sierra的兩位明星創始人 標題:《這家公司說對話式AI將會“殺死”App和網站》 Sierra聯合創始人克萊·巴沃爾(Clay Bavor)給我做演示,他問AI模型:“我的指令清楚嗎?還有什麼我可以做的能讓你更清楚我的要求嗎?” 我從來沒想過要問模型這類的問題。而模型居然回答說:“你能不能再澄清一下這幾個點?” 這個互動讓我很驚訝。 第二件事,是我有個朋友從一家AI模型公司跳槽去了另一家。我詢問原因,他說:“過去三個月裡,AI的進展速度太快了,我覺得必須去這家新公司才能跟上最新的發展。” 這樣的事情很多。引用一下我的好朋友馬特•科勒(Matt Kohler)的話,他說:“我的工作不是預測未來,而更早地感知當下。”(My job is not to predict the future, it's to notice the present first.) 但是突然間,我感覺到的“當下”,和我之前的認知完全不同了。 泉果視點註:馬特·科勒是知名風險投資人,他是風投公司Benchmark Capital合夥人,曾任Facebook負責產品管理的副總裁。他因為早期投中Uber,獲得了600倍回報。 於是,我開始更多地嘗試使用AI模型。雖然我只是淺嘗輒止,但它的潛力讓我震撼。作為一個生活在矽谷、從事風險投資的人,我都感到如此驚訝,我不禁在想:其他人會不會也有同樣的感受? 問 你認為關於“AI or Die”,最極端的情況是什麼? 答 如果你看看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去年十月那篇文章中的觀點,他描述了對強大AI的設想:“這就像資料中心裡的一個國家,裡面全是天才,而這些天才的能力向所有人開放。” 泉果視點註: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l)是AI公司Anthropic的創始人兼CEO,他在去年10月發佈了萬字長文《Machines of Loving Grace》(仁愛機器),討論了AI對人類社會的長期影響和安全保障。 山姆·奧特曼也表示,十年後,每個人(EVERYONE)都會比今天的任何人(ANYONE)都更強大。 如果你細細琢磨這句話,默默在心裡重複一遍,你會發現,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泉果視點註:OpenAI的CEO奧特曼這句話的原話是,“十年後,也許地球上的每個人能取得的成就,都比今天最有影響力的人更高。”其理論依據是,“到2035年,每個人都應該能夠呼叫相當於2025年全人類智慧總和的智力資源”。 所以,“AI or Die”的意思是,上面這些人的觀點,哪怕只有一部分是正確的,未來也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將影響到每一家公司和每一個人。 我認為最極端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 一群開發者在週五晚上聚在一起,用AI工具根據市值、員工數量和淨推薦值(NPS)等指標,對現有公司進行排序,找出那些員工最多但NPS最低的大公司,然後比賽誰能用AI更快地重建起核心業務和模式。 這聽起來很瘋狂,但如果AI真的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強大,那這就不算瘋狂了。 泉果視點註:淨推薦值(NPS)是衡量客戶滿意度的指標。“員工最多,但NPS最低”,意味著這家公司規模很大,但是有明顯改進空間。 而更現實的情況是: 任何阻礙你擁抱變化的事物,都會成為巨大的限制。無論是你公司裡繁複的結構,對季度盈利的執著承諾,還是你個人對變革的抗拒——如果AI變化真的如我的直覺所判斷的那樣迅猛,任何削弱你敏捷性的阻礙,都會成為大問題。 問:你在投資中如何使用AI工具? 答:AI能夠以驚人的速度,識別那些我們難以覺察的模式。你可以給AI一個思考標準和框架,讓它幫你找出那些適合收購的標的公司。 問 在你提到的那個極端假設裡,程式設計師將所有公司按市值、員工數量和NPS(淨推薦值)排序,然後選末尾的公司,用AI進行複製或者激進改造,比如採取敵意收購等等。我想知道,你如何看待這樣的篩選過程?你如何評判哪些公司會在AI變革中會被替代,而哪些會因此受益? 答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也相當具有挑戰性。 但我認為,當我們說AI比想像得更強大的時候,它的確是如此。借用我朋友的觀點,AI的優勢在於,能夠以驚人的速度,識別那些我們難以覺察的模式。因此,不妨更大膽地去思考如何去利用這一性能。 別讓人類的模式識別效率限制你。 舉個例子,你可以給AI一個思考標準和框架,讓它幫你找出那些適合收購的標的公司。 首先,在AI相關的領域,你要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6個月之後會怎樣? 矽谷創業教父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在一條推文中提到:在AI領域處於最前沿的人,應該去建構那些目前還不起作用且成本過高的東西。因為,你知道,模型在未來3到6個月會變得更好,而且成本可能會降到過去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 第二個我思考的問題是,你是否能成為其他公司AI戰略的一部分? 假設大多數公司無法自行實現AI升級,那麼是否可以有一家公司來輔助他們?你是否能成為他們的未來之路?如果你可以,那你就能承諾你的客戶,在迅速變化的世界中,你是他們應對變化的途徑。這樣的公司是極其有價值的,因為AI會越來越好。 第三點,可能不會完全回答你的問題,但我認為和那些可能不利的公司相關。那就是,任何降低你敏捷度的、任何阻止你適應和改變的事情,都比以前要讓你痛苦百倍。這是我們在評價公司時要考慮的。 你知道嗎,其實很多東西都是“沉沒成本”,不僅是花過的錢,做過的事,還包括你說過的話。 這讓我想到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在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的電話會上,他談的還是“元宇宙”概念。 但是看看微軟現在財報電話會,薩蒂亞在說關於AI的1000億美元資本支出。他還會關心2年前自己說過什麼嗎?不會,他唯一關心的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我認為,許多公司都會被他們曾經說過的話束縛,這種與過去的自己保持一致的渴望,正在阻礙他們擁抱此生中最大的一次科技變革。 問 AI的最新進展對你的投資策略有影響嗎?比如你尋找標的公司的方式、評估標準或者對創始人的要求,有沒有什麼變化?現在我們看到了很多的“小而火”的網紅公司,估值很高,發展速度快得嚇人,但很難說它們到底值多少錢。和前兩年比,你在實際投資操作上有哪些不同? 答 我特別喜歡一個概念,是從我合夥人帕特・格雷迪那裡聽到的。 我們投資公司,看的是(增長)斜率,而不是(基礎)截距。(We invest in slope, not intercept.) 泉果視點註:這裡套用了數學的概念,在直線方程 y=a+bx中,a是截距,即直線的“起始位置”,類比公司的現有基礎,而b是斜率,即直線的“傾斜程度”,代表公司的未來潛力,高斜率就意味著更高的增長速度。 如果把這個概念發揮到極致,就意味著,對於特別優質的項目,多花點錢投資也是值得的。但關鍵是,得早點發現這些公司,並且搞清楚它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就又回到了一個問題上:高斜率公司的創始人需要具備什麼特質? 我之前提到過雄心、好奇心、韌性、毅力和適應能力等等。但在這些特質中,韌性和毅力一直都是優秀創始人必備的。而我認為,現階段越來越重的特質,是敏捷性和適應性——這是“超級應變者”(World-class Reactor)的關鍵。 也就是說,當面對新資訊時,願意迅速應變,甚至會主動去挖掘更多新資訊,不會抱著固有的觀念不放,而是隨時審視和更新自己的想法。但關鍵是要認識到,不能對任何事物過於執著。 這可能算是個新變化吧,再加上那些最優秀的公司增長潛力會更大。 我覺得以後的趨勢就是,好公司會越來越值錢,而平庸的公司就沒那麼值錢了,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既讓人興奮又讓人敬畏,畢竟在投資的時候,你得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行! 因此,要找出哪些公司在真正擁抱這些變化,那就是你的投資機會。 問 關於“超級應變者”這個概念,讓我想起你此前經常說的“世界級預測者”(World-class Predictor)和“世界級應變者”(World-class Reactor),你能展開說說嗎? 答 這真是一個很適合我的問題,因為它的答案,剛好能結合兩件最喜歡的事情——商業和體育,儘管它們看起來可能毫無關係。 泉果視點註:拉維以商業和體育跨界知名。拉維有一檔很出名的播客《Glue Guys》(粘合劑),就是和橄欖球明星三屆NFL職業投球手Alex Smith和邁阿密熱火隊的兩屆NBA冠軍Shane Battier一起錄製的,“Glue guy”源自體育術語,指在場上和場下都能凝聚團隊的球員,他們不一定是球星,但能提升團隊整體表現,該播客也在粘合商業與體育中尋找新的啟發。 圖4. 播客《Glue Guys》 杜克大學籃球隊的傳奇教練——邁克·沙舍夫斯基,綽號“老K教練”(Coach K)。他說:“我不是世界級的預測者,但我是世界級的應變者。” 老K當時說這句話有一個背景,那一年NBA的選秀規則發生了突然的改變,嚴重的衝擊了所有的大學籃球的聯賽規則——本來大學的籃球陣容可以很穩定的,不少球員是在大學踏踏實實打四年比賽,但選秀新規之後,很多明星球員只在大學打一年校隊,就要直奔NBA。 泉果視點註:NBA在2005年修改選秀規則,之前是允許高中生直接參加選秀,此後要求球員年滿19歲且高中畢業至少一年才能參選,該項規定促使許多頂尖高中球員選擇在大學打一年籃球過渡,然後參加NBA選秀,這種現象被稱為“One-and-Done”(打一年就撤)。這對大學籃球影響很大,導致大學球隊需要頻繁調整陣容。 老K說:“我根本無法預測規則會這麼改,我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既然遊戲規則變了,我就盡全力適應新遊戲。” 圖5. “老K教練”作為總冠軍教練剪下籃網留念慶祝 泉果視點圖註:“老K教練”在杜克大學男籃任教42年,獲得了5次NCAA全國總冠軍,培養出了多位著名球星,如科比·布萊恩特、卡洛斯·布澤爾、德懷恩·韋德。 老K的這個觀點對我幫助很大,尤其是在思考未來時。 對於預測未來,矽谷有很多聰明人,全球各地也有很多頂級人才,但我沒有那麼高的智商,也沒有那個能力。 不過,有一件事我能做到,就是快速應對新的變化。但對我來說,擁抱變化本身也是一種能力,它是我能掌控的事,也是整個團隊能掌控的事。而對那些能靈活應變的人來說,現在這個時代,機會無處不在。 擁抱變化的難度,不像創造一個全新的數學定理那樣高不可攀,它不需要你天生比別人聰明,而像堅持健身一樣,只是需要更多自律,這是一件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 問 在過去三個月裡,有哪些對話對你的投資產生了最大的影響? 答 有很多。但這些對我影響最大的談話,在狀態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種“難以置信的謙遜”。 所有的對話都不是斷言,而是充滿好奇的探尋。他們總體的態度是:“哦,天哪,現在發生了太多事情。我需要更接近核心,我得去探尋真相。” 這種謙遜是我現在投資時最看重的品質。 我曾聽到Collison兄弟中的一位說過,他們會“帶著掠奪性的求知慾在傾聽”(listen with predatory curiosity)。你能想像那種狀態嗎?就是那種強烈的渴望:“我真的很想知道你在做什麼?你為什麼這麼說?我想要瞭解更多。” 我認為,那些即將做出偉大成就的人,真的願意去改變,充滿好奇心,而且非常謙遜。 泉果視點註:來自愛爾蘭的Collison兄弟,是市值近千億的矽谷獨角獸Stripe的創始人。Stripe提供一站式全球支付平台,被稱為“支付巨無霸”。 問:未來在AI領域會出現哪些和以往不同的投資趨勢? 答:小公司風潮。 問 你如何重新思考公司的組織結構? 答 就像我們討論過的,一個關於小公司趨勢正在開始出現。 問 小公司風潮(Small team meme),對吧? 答 HubSpot的達米什·沙阿(Dharmesh Shah)說過,SMB不再代表“中小型企業”(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es),而是“小而強大的企業”(Small and Mighty Businesses)。 泉果視點註:達米什·沙阿(Dharmesh Shah)是HubSpot的聯合創始人兼CTO,HubSpot是一家基於雲端運算的SaaS(軟體即服務)公司,其產品以易用性和一體化著稱,特別適合中小型企業(SMB)。 所以如果你從這個前提推演,也許小公司比我們想像的更好,更有優勢。問題是為什麼? 我認為,擁有大量員工有很多隱性成本,我們之前都討論過,協調和管理就是一個隱性成本。就像微軟,沒有人懷疑薩蒂亞的勇氣,但是你真的會擔心龐大的組織可能會拖累他們。 過去,人們常以團隊規模來衡量一家公司的地位,其實今天仍然如此。 創業者常被問到:“你有多少員工?”這被視為公司代表進展階段的某種指標。但從“小而強大”的角度看,擁有小團隊可能比龐大組織更具優勢。 畢竟,如果一個20人的公司,可以做到以前20人公司永遠做不到的事情,那麼找到20個優秀的人比管理一個10000人的組織要容易得多。 新的效率標準,可能是員工的“人均魔法比率”(Magic per Employee)。 AI賦能帶來的效率“魔力”當然可以用收入來衡量,如果你想用一個非常粗糙的標準,高“人均魔法值”的理念意味著,有人會因此而驚訝:“天哪,你們用10個人就做到了這些?” 問:對於這次的技術革命,CEO們能不能觀望下,在AI技術達到“平衡態”後,再做戰略決策? 答:在這個問題上,你不能外包你的思考,另外,在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你有了一個“方便”的信念,那麼你真的需要再次審視它是否合理。 問 如果一個CEO覺得“好吧,我明白了,這很酷,我喜歡在週末用GPT,我也理解它的魅力,但是我擔心將整個公司往這個方向轉可能是一場徒勞。這可能需要太長的時間,或者變化太大,無法在實際應用中奏效。那麼就像此前的元宇宙,我也許會浪費兩年的時間,結果一無所獲還搞砸了公司。所以我願意再等幾年,觀察這些技術的發展以及何時達到平衡態。” 我會成為傑弗裡·摩爾(Geoffrey Moore)所說的“第三類人”,既不是早期採用者,也不是早期大眾,而是晚期大眾,我覺得這也沒問題。 泉果視點註:傑弗裡·摩爾(Geoffrey Moore)是組織理論和行銷專家,他在《跨越鴻溝》中提到,在產品生命週期中,根據使用者接受的不同階段,劃分了五類技術消費人群: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和落後者。 答 我理解這種疑慮,因為當我們並不身處在公司管理者的位置上,說很多話是非常容易的。我對此的回應是,在這個問題上,你不能外包你的思考,你不能因為別人說的而做這件事。 如果我是管理者,我會花幾週的時間,真正試圖說服自己“你之前想法可能是錯的”——帶著打破已有想法的心態,去真正弄清楚發生了什麼。 因為,這種“逐步涉足”或者“稍後再漸進”的想法,接受起來容易得多。它很“方便”,因為你不必做出太大的改變。 但是我認為,任何時候,在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你有了一個“方便”的信念,那麼你真的需要再次審視它是否合理,你不想真的只因為“方便”而採納它。 在這個案例中,在你保持開放的批判性思考的前提下,如果這個“方便”的方案仍然被證明是合理的,那很好,就按這個執行。但是注意要積極地去做,而不是認為這是個“方便”的路徑,所以你就不需要做出太多改變。 你和我都是NBA球迷,這就像球隊,你很難一直保持優秀。通常在再次優秀之前,你都需要經歷一個不斷重組調整的痛苦期。 問:在調研企業的過程中,你有沒有看到什麼比較普遍的現象,是你想提醒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們的? 答:企業的董事會們要警惕自己的“集體幻覺”。 答 我在做私募股權投資時,我經常下意識地鼓勵CEO們更瞭解新技術能做什麼,然後應用在實際工作中。 但我也注意到了一些董事會在看AI相關的PPT時,可能出現“集體幻覺”。 講話的人會說:“嘿,董事會,不用擔心,我們在使用AI。” 董事會成員會說:“好的,很高興你們在用AI。”談話結束。 但是,沒有人真的認為這就足夠了,只是大家都在互相安慰。 我認為不要做表面功夫。你需要真正弄清楚AI是否適合你的業務,如果不適合,就說明原因;如果適合,就全力以赴地擁抱它。 問:AI對你的個人生活有什麼影響? 答:說實話,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和我的妻子討論,該如何教育孩子。我和妻子意識到,可能無法教孩子某些具體的技能,但可以教一些行為、情感和思維方式。所以結論是:我們必須確保他們有雄心、有好奇心,有韌性、適應性強,並且高度自主。 問 當你從朋友和前沿公司那裡獲得關於AI的資訊後,你個人做了什麼改變? 答 說實話,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和我的妻子討論,該如何教育孩子。 如果這一切是真的,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這對企業意味著什麼,而是這對我們的家庭意味著什麼?在這個全新的世界,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 我和妻子意識到,可能無法教孩子某些具體的技能,但可以教一些行為、情感和思維方式。所以結論是:我們必須確保他們有雄心、有好奇心,有韌性、適應性強,並且高度自主。 我覺得,這和我們討論的公司變革是相通的。在AI時代,一家公司同樣需要這些特質。 問 你文章中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比喻,關於如何看待AI模型,你說應該把AI看做一個剛剛加入你們團隊的天才,能詳細說明一下這個思想實驗嗎? 答 我認為,人們目前對AI模型的要求太苛刻了。他們的互動這就好比,我讓你做某件事,我對自己的要求並不清楚,而你對任務背景也一無所知,但是我要求你“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做好”。當第一次沒有做到完美時,我們就會覺得“這個模型不行”。 這種心態完全錯了。 而我所說的思想實驗是,假設你知道一個人非常聰明、很有潛力、而且會為你工作24小時,你花了心思才把他招進了你的團隊。那麼如果第一次他沒有做好,你不會斷言“哦,他不行”,而是會想“我怎麼調整自己,才能讓這個人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如果模型沒有按預期工作,那不是模型的問題,而是你的問題。問題不是模型的能力,而是你的提示、你的理解以及你提供上下文的能力。 我們不能指望模型就像你默契的人類夥伴,你一個眼神飄過去,對方就唰的完全理解了你的心意。其實即使在生活中,人之間的默契這也需要大量的“上下文”,包括你們的溝通協作的共同經歷。 當有了足夠的上下文,AI模型足以成為我們工作中的高效夥伴。我認為,在這條道路上最重要的是樂觀主義。我其實不太喜歡我那篇文章的標題《AI or Die》,聽起來有點消極。我只是想表達,如果不擁抱AI,確實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但是,就像這個思想實驗,你也可能以一種新的心態和從未想過的方式,為你的客戶創造魔法。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難以置信的時代,而最難的是選擇樂觀地去應對。 問:投資中的“雨戰時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答:如果你的公司價值100億美元,這是一個讓你可能翻十倍的機會。而如果你的公司剛剛起步,你有機會擊敗那些你從未想過能擊敗的對手。 問 我認為從機會和風險兩個角度思考當下很重要。如果你想想“AI or Die”這個標題,一個代表機會,另一個代表風險。在談話快結束時,你可以談談樂觀的一面嗎?你思考了很多,你每天都在跟創始人和投資人交流,你對這一切的總結是什麼? 答 我在《AI or Die》文章的開頭,引用了方程式賽車手埃爾頓·塞納(Ayrton Senna)的名言:“在陽光明媚的天氣裡,你不能超過十五輛車。但是雨天可以。” 泉果視點註:賽車手埃爾頓·塞納(Ayrton Senna)被認為是F1賽車界的“雨戰大師”之一。他的成名戰是摩納哥大獎賽,24歲的塞納第一次參加F1比賽,在暴雨傾盆、視線模糊的惡劣條件下,他駕駛一輛競爭力不強的賽車,從第13位發車,連超多輛賽車,追到了第2位。 現在,無論我們身處哪個行業,天氣都在變化。大雨將至,會有很多超車出現,而最終將在比賽中取得怎樣的排位,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這是一個你可以超越前面很多車的時刻。它也是我樂觀的理由,因為在這個時刻,你唯一的限制,是你的野心有多大。 你可以超越前面的15輛車。 如果你的公司價值100億美元,這是一個讓你可能翻十倍的機會。而如果你的公司剛剛起步,你有機會擊敗那些你從未想過能擊敗的對手。 我們都不想停滯不前,我們都不想被困在原地。但如果你願意去學習這些新事物,去致力於卓越,世界將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你敞開。 問 我們共同的朋友薩姆特勒(Sam Teller:Tesla前CEO辦公室總監)說過,“如果見識過最高水平的卓越,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競爭優勢,因為你可以用這個標準去比較事物,做出更好的決策,與更優秀的人合作。歸根結底,這源於你看到過最高水平的卓越。” 我從你的文章中得到的啟示是,我們實際上已經極大的共享了這種體驗,我們所有人都有過使用AI模型的“哇哦時刻”。 所以,我們不應該在自己的業務中停下來,直到我們創造出一個同樣讓我們驚嘆的時刻。 答 完全同意!謝謝你,帕! 參考資料: 《AI or Die》, Invest Like The Best, Feb 18, 2024 《AI or Die》, Ravi Gupta, RKG 《Machines of Loving Grace》Dario Amodei, Oct 2024 (泉果視點)
#Ravi Gupta
#AI or Die
#投資理財
222人
讚
留言
分享
官方認證
美股艾大叔
2025/03/12
•
芒格:常識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查理·芒格曾說:“波克夏和《每日期刊》的成功沒有秘訣,只是堅持了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識。” 這裡的“常識”並非大眾理解的直覺或經驗,而是一種經過驗證的認知作業系統。 “所謂常識,是平常人沒有的常識。” 多數人所謂的“常識”實則是群體性謬誤:事實≠常識、直覺≠常識、共識≠常識。 常識的本質定義 常識是人類在複雜系統中,通過跨學科基礎原理的交叉驗證,形成的可證偽的認知框架。它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本質穿透力(第一性原理):能在資訊迷霧中識別出物理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根本約束條件。 系統冗餘度(反脆弱性):應對黑天鵝事件的緩衝性。 決策槓桿率(80/20法則):能識別複雜系統中的關鍵控制點。 如何擁有常識?知識積累:建構跨學科認知框架 常識的本質是經過驗證的認知作業系統,其根基在於廣泛而系統的知識儲備。通過閱讀經典、結構化學習、主題學習可以更快的建立起認知框架,關鍵是要“浸泡”。 認知訓練:從資訊到判斷力的躍遷 常識的核心在於對複雜系統的判斷力,需通過思維工具升級實現。 比如回歸第一性原理;對同一事件比較不同信源,交叉驗證,實踐檢驗;比如充分識別關鍵的點,聚焦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本質,遵循常識,聚焦關鍵。 實踐驗證:從認知到行動,行思篤進 常識的最終檢驗標準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需通過實踐將知識內化。 行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以行動帶動行動本身就是認知的迭代。 結語 芒格所言:"常識的本質是看到事物本來的樣子,而非你希望的樣子",這需要持續對抗人性的認知惰性。想要擁有常識,就要比別人更多的思考、積累、解構、跨界、實踐、內省。 (格上財富)
#芒格
#常識
251人
讚
留言
分享
PV排行榜
日榜
週榜
月榜
年榜
1
突發!印尼崩盤了
小小天下|
03/18 21:17
2
特斯拉股票連續下跌七周,華爾街收你們來了
美股艾大叔|
03/18 12:25
3
深夜,中國資產大漲!川普,最新宣佈
美股艾大叔|
03/18 11:48
4
【GTC大會】Rubin來了!輝達下一代晶片即將登場,預計26年爆賺2370億美金
美股艾大叔|
03/18 12:41
5
金秀賢事件,受害者不止金賽綸
小星星|
03/18 15:55
6
Windows斷供,華為PC沒有退路了
北風窗|
03/18 21:16
7
李兆基、李嘉誠,怎樣的家與國
北風窗|
03/18 14:14
8
【GTC大會】速看!輝達AI盛會即將來襲:建議關注算力產業鏈(附概念股名單)
美股艾大叔|
03/18 12:35
9
李嘉誠賣港口給美國財團,李家超表態
北風窗|
03/18 13:35
台股頻道新上線!快速切換技術線圖與績效掌握即時資訊
精華區
斯坦福教授吳恩達揭秘:AI 發展5個的重要趨勢以及如何抓住其中的機會
RexAA|
11/24 16:30
未來今日研究所:2024技術趨勢報告-人工智慧篇
RexAA|
11/26 18:20
ChatGPT兩周年,AI浪潮之巔的變革與未來
RexAA|
12/01 16:00
立即登入創作自己的專屬文章
立即註冊/登入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